作者:管理心理學專家、培訓師 胡鵬飛老師
有時對方向你傳遞的信息可能是你不贊同的,但你并沒有抵觸;而有的時候,對方看起來一句不起眼的話語卻可能傷害你,之所以有這種區別,往往不在乎表達的內容,而是你感覺沒有安全感。那如何創造安全的氛圍呢?
1、共同目的
在對話過程中,我們應當對讓對方感到我們在對話中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的,感到你關心他的目標、利益與價值。反之亦然,對方也能讓你感到他關注你的目標,利益與價值,這就是雙方對話的啟動因素。如果共同目的出現危機,往往會表現出自我防御、無端指責等。因此,我們需要學會這樣問自己,“對方覺得我在對話中是否關注其目的?,對方是否信任我的對話動機?”。
強調“共同”。要想順利完成問題解決,我們必須真正關心對方的利益,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如果我們只是顧及自己的利益,想辦法去控制對方,安全感就會破壞,對方有可就是沉默或暴力來應對。
2、相互尊重
良好的溝通氛圍需要的是信任,而信任的前提是尊重。尊重這東西你說說他他好像不存在,但一定缺少了,我們就能馬上感受到。一旦對方感覺你缺乏尊重,那他要一定爭取,如何去爭取呢,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去為難你,給你造成種種障礙。共同目的是我們對話的開始,而要想這種對話持續下去,就需要彼此的尊重。在對方失去安全感時,不防問問自己,“對方覺得我有尊重他嗎”,如果沒有,想想自己從內而外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3、學會道歉
當你的行為不妥或者給別人帶來傷害時,需要表達真誠的歉意。道歉不僅僅是口頭的,需要從內心改變那種我會永遠正確的想法,也就是動機需要改變。在我們的共同目的以及尊重出現問題之后,真誠的道歉是建立安全感的最好方法。
4、利用對比消除誤會
在有的時候,你本來沒有惡意,對方卻從中感受到你要傷害他,在這種情況下,道歉可能無法解決問題,需要利用對比法來澄清,再重新建立安全感。對比法是一種是非型陳述,主要結構就是1、打消對方認為你不尊重他們或抱有不良企圖的誤解(否定),2、確認你對他們的尊重,明確你的真實目的(肯定)。例如:“我不是對你有什么意見,只是希望這報告能更完善一點”。
無論是家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需要安全。沒有安全感,我們會想方設法給別人制造障礙;有了安全感,我們才能卸下自己的防御體系,敞開心懷去接納別人的意見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