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東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微博的出現,使得傳統媒體中的“把關人”角色逐漸淡化,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陣地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能夠與他人進行充分的交流。這使得傳統媒體管控的思維與方式遭遇著巨大的挑戰,相當多的地方政府在各類網絡事件的沖擊以及影響下逐漸改變輿情引導的方式,雖然傳統的慣性或多或少的還存在著,但不可否認的是政府與公眾溝通的技巧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對于主導地方政府的官員來說,微博不僅是一個加強與公眾溝通與改善自身形象的渠道,也是一個被群眾、媒體以及紀委監督的新窗口。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因為不適合的一句話、一個行為或者一個表情使得官員生涯截然而止,更為要命的是微博成了反腐的新渠道,讓不少官員膽戰心驚!
在腐敗多樣化、行賄手段隱蔽化的今天,傳統的反腐渠道與方式逐漸失效。當一個官員被舉報后,紀委根據線索,按照程序開展調查,收集證據,而這些調查往往經歷一段時間。就在調查期間,被調查的對象可以掩蓋信息、可以阻止調查甚至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比如權力靠山進行斡旋。所以大部分舉報的信息,最后都不了了之。互聯網爆出來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證據,有照片有視頻,一目了然,沒有辦法掩蓋,沒有辦法解釋。而且微博的快速傳播造成的強大輿論壓力迫使相關部門必須啟動調查平息大家的憤怒。這也就是出現一起拿下一個、沒有一個例外的最根本原因。陜西的表哥、廣東的房叔就是典型。
如果一個官員涉及到性或者說陷入艷照門,更是前途不保。在改革的過程中,利益受損群體通過制度化的渠道比如談判、仲裁以及司法等并不能解決問題,因為地方政府往往與資本站在一起而不是建立一個合理化的、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利益訴求、表達、分配以及平衡機制。當制度化渠道失效的時候,利益受損群體只能通過非制度化的渠道去解決問題,比如:上訪、封路、游行示威等,而非制度化的渠道往往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在這種背景下,公眾產生了一種抽象憤怒,這種憤怒體現出了公眾的無助以及焦慮。抓住艷照門進行窮追猛打符合一種憤怒背后的心理。中國的傳統道德文化使得中國人羞于在公開場合談性話題的,而艷照門的出現則提供了一個公開談論的機會,而且比腐敗更具有傳播性,因為比腐敗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及情節。更要命的是任何靠山或者上級都不愿意替自己的下屬為這種事去斡旋以及艷照門與中央“以德為先”的用人選人標準是完全相違背的。
在這種背景下,地方官員的壓力相比過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抑郁、自殺或有心理疾病的官員在過去幾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多。怎樣解壓成了很多官員學習的一個課題。不同的人,解壓的方法與方式是有差異的,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等特點發展出一套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有別于他人的解壓的系統及方法。前段時間,有朋友問我燒香管用不管用,我們黨有規定不能公開信佛啊,于是他早上五點鐘去北京雍和宮燒,燒完了偷偷從后門溜走,然后跑出來跟我講,管用不管用。我說沒用,為什么?這不是公開行賄佛主嘛!你拜他,他就給你好運;不拜他,就不給你好運;佛不是成了勢利眼了!真正的佛是不講究交易的。佛主說心外無佛,做好自身才是關鍵啊。在高校給官員上課的課堂上,我通常會送給官員這些話,這也是降壓的關鍵所在:1、遵循大道,做好分內工作;2、做事高調但做人一定要低調;3、約束好自己的行為;4、勿以惡小而為之;5、修煉自己的定力。
附:葉東,危機管理專家,鵬遠(北京)咨詢公司CEO,道德經研究者,清華大學等11所高校客座教授。鵬遠咨詢,中國領先的危機管理咨詢及培訓服務提供商,中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第一品牌。鵬遠咨詢先后為可口可樂、法國威立雅、中國移動、海南航空、統一(中國)在內的3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供危機公關、媒體應對、公共關系等咨詢及培訓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