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心理學專家、培訓師 胡鵬飛老師
管理者,顧名思義是管理別人工作的人。那為什么很多管理者都恨不得一天有二十五個小時,還有一千只手呢?一方面是因為企業對管理人員的任務越來越重,需要完成的工作多所造成的,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管理人員自身,不會去安排自己的工作,無法高效完成任務。因此,有沒有通過一些工作方式的改變來提高工作效率呢?
1、日程管理。現代日程管理的工具已經足夠多了,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都有這功能,關鍵在于你是否愿意去做。不需要多專業的人指導,你可以先把每周每日的工作安排一下,看看自己有哪些事情要去做。
2、優先順序管理。把每周每天的活排排看,哪些相對來說是又急又重要的,哪一些是重要不急的,哪一些是急不重要的,而哪一些又是不急又不重要的。
3、授權管理。把工作優先順序排出來了就應該看看,哪些需要自己親自去做,哪一些可以授權別人去做,只需告訴對方的結果即可。
4、會議管理。用好每周的例會,早會晚會,對工作進行安排與總結。建立標準的會議紀要制度,并要求部屬對會議紀要涉及內容提供標準格式報告
5、報告管理:包括日報-月報-季報-年報-重點項目報告。匯報要求內容、匯報時間、匯報范圍、主要問題、解決方案、上期問題解決進展、保密程度、責任人等
6、檢查清單管理:安排的任務必須有結果,而結果要檢查確認,員工不會做你希望做的事情,但會做你檢查的事。
7、助手管理:學會用好自己的助手,讓助手真正成為自己的幫手,助手不能為我們決策問題,但一定要時刻提醒我們,并為我們收集相關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