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1世紀網發布《致命危機:酒鬼酒塑化劑超標260%》的調查文章,指出酒鬼酒在第三方檢測機構查出了3中塑化劑成分,其中一種塑化劑含量竟然超標高達260%,文章同時指出,“塑化劑超標在白酒行業里不只是酒鬼酒一家,其他品牌的白酒,也存在塑化劑超標的情況!痹搱蟮朗紫仍谫Y本市場引發白酒行業震蕩,酒鬼酒受負面消息影響臨時停牌,白酒板塊也全下挫。而在消費市場中的影響或許剛剛開始。
由于去年在臺灣爆發的塑化劑重大安全事故,很多人對塑化劑并不陌生。食品中塑化劑超標將對人體有嚴重的危害,長期食用塑化劑超標的食品,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對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傷害,甚至會毒害人類基因。
從目前的媒體報道情況來看,白酒中塑化劑超標主要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企業為了讓年份不夠的酒液看起來好看,出于利益驅動,人為增加各種增粘劑固化偽造糧食酒內的糖分多粘杯掛杯的效果;另一種情況是在白酒的生產、儲存、運輸等過程中,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輸酒管、酒泵進出乳膠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內蓋、成品酒塑料袋包裝、成品酒塑料瓶包裝、成品酒塑料桶包裝等。真實的情況如何還需要權威的調查結論。
據經濟之聲報道,中國酒業協會對塑化劑超標的問題作出回應稱:通過對全國白酒產品大量全面的測定,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份,最高2.32mg/kg(超過國家規定的約8倍),最低0.495mg/kg(超過國家規定的約1.7倍),平均0.537mg/kg(超過國家規定的約2倍)。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擋白酒含量較低。
而也有報道稱,中國酒業協會早在去年6月份就知道了白酒中含有塑化劑的消息,但并未公諸于眾,僅在小范圍傳達。2011年6月,獲知白酒產品中含有塑化劑有關信息后,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分別與全國重點白酒企業、國家相關檢測、科研機構進行溝通并布置調研任務,于2011年12月發布通知,明確要求白酒企業要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全面貫徹國務院食安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酒類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食安辦[2011]23號),禁止在白酒生產、貯存、銷售過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加強對接觸白酒的塑料瓶蓋的檢測。
如果以上消息屬實,那則說明,塑化劑超標是白酒行業的“潛規則”,但公眾和消費者一直被蒙在鼓里,這無異于另一場“三聚氰胺”危機。
盡管21世紀網的上述報道有待相關政府主管部門調查確認,但是“塑化劑超標”問題已經不僅是酒鬼酒一家需要解釋的問題,整個白酒行業都需要對公眾和消費者有所交待,處理不好,很可能引發消費者對白酒質量安全的信任危機,進而重挫白酒市場。
(本文作者沈志勇系資深公共關系顧問、北京安迪智信公關顧問有限公司C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