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路徑
路徑影響企業能力發展的作用是通過路徑依賴來實現的。企業能夠向何處去,受制于它目前的位置和前方的路徑,而它目前的位置又是由它走過的路徑所塑造的。換句話說,一個企業以前的投資和它所儲存的慣例制約著它的未來行為。這是因為學習是局部的,是一個不斷反饋和不斷評估的過程,所以學習的進行往往圍繞著企業正在從事的活動,即學習的機會特定于企業已經從事的活動。由于路徑依賴的作用,企業其投資行為就會影響企業學習和能力發展的方向。
由以上動態能力的戰略要素可知,組織能力和資源狀況所反映的企業動態能力是戰略變革的基礎,企業的競爭優勢取決于戰略變革的有效性。企業競爭優勢來源于嵌入在這樣或那樣的組織過程中的勝任和能力,即在企業內部運行的,由過程和位置所決定的變革的有效性。組織過程的內容及其發展競爭優勢的機會,在任何時點上都明顯地由企業所擁有的資源特性以及由企業所采用的演進路徑所塑造。
在動態環境中,為了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企業需要的是能夠進行創造性的能力。企業只有通過其動態能力的不斷創新,使企業的資源和能力能夠隨時間的變化而改變,利用新的市場機會來創造競爭優勢的新源泉。所以在一個動蕩的環境中,企業的動態能力是其戰略變革的基礎。
二、企業家的戰略能力
在動態、錯綜復雜、變幻莫測環境下,企業能否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進行全方位的戰略變革,關鍵在于企業家有沒有戰略視野、戰略能力。
1、企業家必須具有戰略意識
戰略是一個組織發展總目標的表現形式,它涉及到一定時期內帶動全局的方針政策與任務,是一種重大的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和方向性的謀劃。企業家必須建立正確的戰略意識,戰略意識是一種高層次的意識,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目的性、能動性、創造性的突出表現。作為現代企業家,必須具有很強的戰略意識。首先要進行戰略思維轉型,即從項目導向的投資思維轉向產業戰略導向的投資思維,從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的思維轉向確立產業價值鏈競爭的思維,從先圈錢后找項目的融資思維轉向以產業戰略需求拉動融資戰略需求的思維。其次要了解企業戰略的關注點。戰略關注點應該體現在五個方面:第一是形成明確的戰略觀點;第二是正確選擇產業及提升產業能力;第三是優化業務結構、合理配置戰略資源;第四是把握投資方向;第五是基于戰略能力的內生資源與能力上,進行系統的管理升級與文化變革。有了正確的思路,才會有正確的出路。
2、企業家的戰略能力
企業家是企業的異質性資源,同時企業面對的是資源稀缺的競爭環境。企業家這種資源所具有的功能恰恰能有效地對資源進行整合,使有限的資源為企業創造最大的價值。企業家能力所表現出來的直接結果就是一種從未存在的稀缺性資源,通常就是通過對現有資產、技能和能力的整合。企業家能力在資源生成模式中先于其他模塊,具有起因的作用。企業擁有的資產、技能和能力本身并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潤,企業家能力將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從未存在的稀缺性資源。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家還必須具有戰略能力。簡單地說,企業家戰略能力就是企業家把握與處理全局性、根本性、長遠性問題的能力。只有具備戰略能力,企業家才能在領導活動中有效把握全局,運籌帷幄,才能使企業持續發展。具體來說,企業家應具有的戰略能力包括以下內容:第一,戰略思維能力。戰略思維就是在戰略觀念的指導下,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對戰略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找出解決問題辦法的過程,是企業家能力的思想基礎。第二,預測能力。企業家是作為企業戰略規劃與實施的設計者和組織者,企業家必須具有較強的預測能力且運用準確、科學地預測進行有效的戰略規劃。第三,創新能力。創新能力表現為企業家善于敏銳地洞察舊事物的缺陷,準確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提出大膽新穎的設想,繼而進行周密的論證,拿出可行的方案來付諸實施。第四,戰略規劃能力。戰略規劃能力就是企業家把握全局,為組織確定方向,指明道路,制定組織發展戰略的本領和水平。戰略規劃是企業家的第一大事,每個企業家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的職責,其心中就是須有一個組織發展的清晰藍圖,知道組織應該向何處去,怎么去。只有明確了發展的方向與目標,具有了強烈的責任感與全局意識,才能進行科學的戰略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