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組織結構
合理的組織結構有助于持續學習,其益處在于能提供流動的職位。職位的流動是為了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和組織自身的需要,像職位輪換、自我控制和多職能的工作小組。這些做法都將增加組織的靈活性,而使那些阻礙了信息流動的官僚體制的影響壓縮到最低程度。
合理的組織結構對JohnsonvilleFoods公司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個公司中,鼓勵成員學習公司的每一個層面,甚至包括那些傳統上只為高級管理人員所特有的層面。實際上,公司所有的工作都由自我控制的小組完成,甚至連業績的評定和對失誤的補救都由小組成員自己完成。零售業巨人沃爾瑪也利用工作結構重組來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
美國《財富》雜志指出:未來最成功的公司,將是那些基于學習型組織的公司。學習型組織是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一個企業只有當它是學習型組織的時候,才能保證有源源不斷的創新出現,才能具備快速的市場應變能力,才能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的作用。因此企業更因建立學習型組織,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的需要。
四、持續創新
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由于各種因素的作用和變化而處于不斷的變動之中,甚至可以說已經達到動態或劇變的程度。環境的動態化嚴重削弱了企業經營決策與行為可能性預見的基礎。由此就使得企業的每一種既定形式的競爭優勢都不可能長久地維持,最終都將消散,只是時間的長短不同而已。
在動態的環境中,如果企業只有一種競爭優勢且無力新創競爭優勢,那么企業在動蕩環境中將很難生存。在動態環境中,企業要想進行有效的戰略變革來獲得持續競爭優勢,要求企業能夠深刻預見或洞察環境的變化并迅速地做出相應反應。應該立足于持續性的創新,超越其所處環境和市場競爭。通過持續性創新,不斷超越自己的,從其既有的競爭優勢迅速地轉換到新的競爭優勢,超過競爭對手的企業,從而獲得基于其整體發展的持續競爭優勢。真正的競爭優勢在于沒有競爭的優勢,避開競爭的最好辦法就是新創并獨占一個領域。
1、創新要以市場為導向
不被市場認可的新產品,不是成功的創新。創新不能脫離市場導向。所謂市場導向,是指企業的各職能部門都注重顧客目前及未來需求的市場情報的收集,及其在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傳播,進而促使整個企業對市場需求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市場導向不僅要求市場營銷部門關注顧客需求,而且還要求企業所有部門,這里重點強調創新部門關注顧客需求與營銷部門的配合。創新以市場為導向,將科技潛力轉化為營銷優勢的創新活力,涉及到從新創意到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和服務的全過程。
2、創新要有明確的目標定位
任何工作都要設立目標,創新也不例外。否則就會在組織創新工作時顯得盲目雜亂,即使創新工作完成了也無法進行評估。創新目標應當分清主次。企業的創新目標可能是多元的。在多元的目標中,可能會存在對立和矛盾。企業在確定一項創新目標時,必須分清主次,明確關鍵性的目標,在實現關鍵性目標的前提下,再盡量追求其他目標。
創新目標應當穩定,一旦確定,不宜隨意變動。只有在內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不改變創新目標會影響企業生存時,才應當及時調整。創新目標應當有一定的期限,應當有長期目標,無期限的目標是無法評估的。
3、培育企業市場創新能力
企業界有句話:沒有飽和的市場,只有飽和的產品。關鍵在于企業是否有能力發現市場、挖掘市場,核心是需求創新。這種創新不僅僅是指市場的開拓,由產品的甲地市場打入乙地市場,不屬于市場創新的范疇,而是市場開發。市場創新是創新需求、引導消費。市場創新的首要任務是對消費者進行分析,分析的要點是消費者的群體結構特點,包括人口因素、年齡結構、消費心理、生活方式等。問題在于,這些分析提供給企業的是目前的市場狀況,可能引導企業鉆進現有市場的“死胡同”而不能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