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組織學習
學習型企業是指通過培養整個企業的學習氣氛和文化、推動集體學習,使企業中的每個員工不斷的學習,并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能力,不斷改進管理、技術及服務,使企業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和戰略能力。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員工已成為企業最寶貴的資產。由于知識的快速折舊與創新,員工對于專業知識的持續學習與更新能力,將決定一家企業所擁有的競爭實力。
1、戰略與愿景
一個企業必須有一個往何處發展的愿景,這樣員工才能知道為了到達哪個方向和目標,應該學習什么。為此公司必須制定詳細的戰略,以便使員工的學習能推動組織向愿景靠近,同時公司的愿景和戰略也就必須支持和促進企業的持續學習能力。
許多成功的公司都證明首先建立學習型組織的愿景是非常必要的。1980年代初,GE是一個工業革命時代遺留下來的龐然大物,韋爾奇堅信它一定可以成為市場上高價值的供應商,高效率運營的公司。為了達到這個愿景,韋爾奇不斷加強公司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變化的能力,從而推動了公司的改革,使GE成為了全球最成功的國際企業之一。
如何能夠讓一個組織從對愿景的期望中產生持續的學習能力呢?我們可以設置這樣一些問題:這個組織會把有目的的學習和適應變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嗎?公司中的成員認可組織更大的目標嗎?他們會把組織作為一個系統來理解嗎?在公司中,如果員工對目標愿景充滿信心,感到完成這一目標有自己的一份,他們將會全力以赴地學習和工作。
2、決策行為
從愿景向外推移,下一個因素是決策行為。公司領導人說的和做的能支持組織學習的愿景嗎?他們對雇員的持續學習和技術改進負責嗎?他們能激勵組織中其他人跟隨他們一起實現愿景嗎?漢諾瓦保險公司的CEO說在一個學習型組織中,經理們肩負著一個神圣的職責:創造一個能使員工幸福生活和高效工作的環境。作為公司的管理人員,應該每天不斷地追問自己:為了創建一個有創造性的學習環境和使每一個員工能感到自己在促使公司計劃完成中,我所做的最大貢獻是什么?
3、管理行為
在認真對待學習的公司中,經理人員會鼓勵員工個人的發展和成長,他們幫助員工整合所學的知識,鼓勵冒險。經理們與決策層共享這些來自員工的想法和創意,決策層再利用這些創意尋求進一步的改進和發展。
學習型組織也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實現有效的組織學習。如通用電氣施行無邊界組織,取消組織中傳統的制度、程序、信息傳遞方式,甚至物理的隔閡。JohnsonvilleFoods公司則取消了經理的稱呼,代之以“合作者”,他的工作是幫助員工建立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目標。在這些公司中,從薪水最低的員工到決策層只有很少的幾個等級,任何等級的員工被鼓勵與最高決策層直接對話。
還有一些公司的做法是把員工放到他們不能完全勝任的職位上,他們必須學習、掌握新的技能,然后再被派到新的崗位。如果一個員工能完全勝任某個職位,那么這樣的工作是令人厭惡的。
4、組織氛圍
組織氛圍是公司每一位員工的態度、價值觀的總和。這些態度和價值觀決定了員工如何看待自己在公司的地位,怎樣與其他職員相處以及對公司文化的認同。一個學習型組織的氛圍應該是開放、信任。員工不會因說出他們內心的想法而擔心日后受到懲罰,經理和員工之間的戒心完全消除了,大家在為共同的福利并肩作戰。
營造開放、信任的氛圍對公司的各個方面都能產生良好的影響。在嚴格作業的化工行業,工廠的管理者對事故傾向于閉口不談,擔心安全事故的記錄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但在Belle的杜邦化工廠,他們把每星期的會議作為論壇,來討論哪怕是最輕微的化學藥品泄露或其它安全隱患。所有的事故,即使發生在工廠外,如員工在交通事故中受傷,都會在周例會上討論,以引起全體員工的重視,從中汲取教訓。結果Belle工廠成為了全球最安全的杜邦化工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