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3年5月30-31日(深圳) 6月8-9日(深圳)
培訓費用:8800元/人(包括授課費、教務費、講義費、午餐費)
課程背景
自2010年以來,以渾水與香櫞為代表的美國做空機構對于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進行了無情地獵殺,造成相關中國公司股價暴跌甚至被摘牌,而且這些機構進一步把目光投向了在香港上市的更多中國公司。在中國大陸,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股指期貨、融券等做空手段的出現,中國企業在國內股市被做空也越來越近。正常的做空是市場秩序的有力平衡,但惡意做空對于中國國內上市公司、股民財富的威脅也變得越來越緊迫。
惡意做空是產業研究、情報收集研判、戰略傳播等多種手段綜合運用的產物,是一種全新的企業風險。本課程從競爭情報與風險管理的角度,深入地探討了國際上以渾水與香櫞為代表的國際做空機構的操作手法,并結合國內做空機制特點,在國內率先提出了一整套防御反制惡意做空行為的實戰策略體系。對于中國上市公司保護自身資產、商譽,應對來自國內外的惡意做空行為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與實操價值。
課程對象:
1、中國在海外上市公司(美股、港股)CEO、財務總監、法務總監、公關部負責人、內部安全調查專業人士。
2、關注惡意做空行為的國內上市公司CEO、財務總監、法務總監、公關部負責人、內部安全調查專業人士。
3、關心做空行為的對沖基金、投資公司高管、項目負責人、證劵律師、會計師。
課程特色與創新(課程收獲)
1、國內首創防御反制惡意做空行為的實戰培訓項目
本課程系國內第一個針對惡意做空行為從防御反制實戰角度進行系統探討并提出可操作
性解決方案的培訓項目,通過針對性地介紹了國際惡意做空機構的背景、特點,尋找攻擊目標的標準、流程與偏好,集中探討了惡意做空機構收集攻擊目標的漏洞與情報的操作方法手段,幫助企業在源頭上識別惡意攻擊的機理、手法,知己知彼,提前建立針對性的防御體系。
2、全新的企業綜合風險控制框架與操作模式
惡意做空行為是由做空機構啟動并引爆,通過或利用監管機構、對沖基金、證劵律師、財經媒體、研究機構共同行動的產物,是一種博弈對抗性極強的全新企業風險,很難通過單一的法律、公關手段進行有效應對,本課程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企業綜合風險控制框架與操作模式,將商業調查、情報分析、危機公關、法律風險管理融合為一體,可以預見,此種風險管控模式將成為企業應對全球化環境下復雜敵意威脅的發展方向。
3、針對惡意做空情報收集的反情報調查
情報收集是惡意做空行為的起點,針對可能的惡意情報收集,基于長期競爭情報與反情報的研究,本課程在國內首次提出針對惡意做空情報收集的反情報調查框架,針對惡意情報收集的征兆、跡象提出了實戰性風險監測預警框架,幫助企業及早警覺可能的惡意攻擊行為,預測可能的攻擊點、時機與方式,制訂反制的作戰路線圖。
4、從戰略傳播與危機公關角度的實戰性策略體系
高度博弈環境下做空行為,做空者利用第三方通過社交網站、微博等新媒體披露或夸大被攻擊企業在環保、勞工、產品質量上的瑕疵,誘使環保、勞工團體、敵意媒體的抵制并進而引發司法、行政與監管機構的調查也是一種全新的做空手段,本課程講師是國內較早提出網絡輿論攻擊與防御的專家之一,本課程從戰略傳播與危機公關的角度,針對斬斷、遏制惡意信息傳播也提出了一套具有實戰性的策略體系。
5、案例分析、分組模擬互動的體驗方式
本課程區別于國內多數學院派的同類課程,在方法要領講授基礎上,其核心模塊更多通過案例分析、分組模擬互動的方式進行,結合對模擬實戰案例的點評,使受訓學員有更強的現場實戰感。
【課程提綱】
《上篇——知彼篇》
一、什么是惡意做空?
1、做空與惡意做空
2、惡意做空可能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國內做空者:
莊家
競爭對手
外資做空者的國內伙伴 <二、誰是做空者?——我們的對手是何方神圣?
國際做空者:
做空調查研究機構
對沖基金
律師事務所
例: 渾水與香櫞機構創辦人大起底
三、惡意做空的機制與手法
(一) 惡意做空者的贏利模式
(二) 惡意做空的操作流程
(三) 惡意做空者的五種武器:
行業與財務分析
第三方調查
戰略傳播策略
事件引爆
專家意見
(四) 從真實案例看惡意做空的可能攻擊方式:
白酒塑化劑事件
《下篇——防御與反制篇》
一、從博弈對抗的角度分析做空
惡意做空行為是企業面臨的一種全新威脅,具有對手不確定性、攻擊手法隱蔽多樣、應對周期短暫、一旦造成危害,損失巨大等特點,傳統手段很難有效應對,需要全新應對思路。
二、綜合風險控制——應對惡意做空的全景思維
三、針對惡意做空的常規防御之道:
1、公司治理優化
2、財務手段
3、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全維體系
4、危機公關與輿論戰
5、第三方研究報告
四、針對惡意做空的積極反制:
把握惡意做空者的軟肋——惡意做空可能遭遇的風險
建立威脅識別監測體系
開展反調查
綜合運用法律武器
尋求公共執法機構的介入
順詳敵意,引君入甕
五、全天總結
《第二天:實戰訓練篇》
案例解析:針對某目標公司的模擬攻擊與防御想定
學員分若干組各自扮演攻擊與防御方,分組PK,講師現場點評復盤
【講師介紹】鄭剛(Frank Zheng)
國內知名風險控制專家、商業情報專家,國務院國資委特聘講師——競爭情報與商業秘密方向,“360度并購盡職調查”方法體系的創立人,Keen Risk Solution(以下簡稱KRS)執行董事。鄭剛先生系2007中國競爭情報年會、2008中國信息安全產業高峰論壇、2009年中國法律風險管理高峰論壇、2009中國競爭情報年會、2010中法競爭情報交流論壇、2011中國首屆海外風險高峰論壇、WAD 2011全球年會、2012中國競爭情報年會、2012中國競爭情報國際年會主講嘉賓。
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日趨多元化的現狀,鄭剛先生在國內最早提出“企業綜合風險控制服務”的概念;
針對網絡輿論攻擊日益成為打擊特定國家、企業與組織機構的工具,鄭剛先生在2008年10月中國信息安全產業高峰論壇首次提出《網絡輿論戰——一種全新的非軍事戰爭手段》,全面地闡述了網絡輿論攻擊這一以挖掘放大負面信息為攻擊工具,打擊個人、企業及國家的新型攻擊方式,詳細分析了網絡輿論攻防的機理、程序及使用資源,并對我國如何應對全球化條件下的網絡輿論對抗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思路與對策。
2010年5月11日,鄭剛先生應法國工商聯合會的邀請,在 “中法競爭情報高峰論壇”上作《通過競爭情報控制企業風險》主題演講——鄭剛先生在演講中大膽地提出了企業綜合風險控制產業的概念,以案例研討的方式與在場的法國、摩洛哥、瑞士的競爭情報學者、專家進行了互動交流,并就競爭情報在這一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作出了樂觀地展望。整個演講
受到以法國工商聯競爭情報分會主席Philippe CLERC 先生、法國競爭情報學界泰斗Dou Henri教授為首的歐洲競爭情報專家以及中方代表團各位專家的高度評價。
針對全球化環境下,中國企業并購屢屢失敗的嚴峻現實,鄭剛先生通過對并購風險管理的深入實踐,提煉并提出了 “基于產業鏈框架下的360度并購盡職調查”方法體系,并在國內較早提出發展中國民族商業安全產業,為中國企業海外擴張提供風險控制服務的觀點。
鄭剛先生曾接受《鳳凰衛視》、《上海東方電視臺》、《深圳電視臺》、《CHINA DAILY》、《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民晚報》、《計算機世界》等數十家國內外媒體的專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