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社會保險法、工傷賠償、勞動合同終止續訂與員工手冊規章制度撰寫技巧和有效調整薪酬及其體系設計高級研討班”的通知
各相關企事業單位: 為了學習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或賠償的計算依據和計算標準;學習各種勞動人事管理協議的主要內容、撰寫技巧和注意事項;掌握《社會保險法》實務應對策略;新《工傷保險條例》實務應對策略;勞務派遣實務應對策略;理解和掌握員工手冊的基本知識、制訂的基本方法、原則與技巧;理解和掌握企業規章制度的基本知識、制訂的基本方法、原則與技巧;學習如何調崗、調薪與合理解雇裁員;掌握如何有效在新勞動合同法架構下調整薪酬及其體系設計;學會如何應用相關法規避免陷入各類誤區,規避用人風險,加強對違紀員工的管理及違紀違規問題員工處理能力,中心決定對社會保險法、工傷賠償、勞動合同終止續訂、經濟補償金的支付、企業規章制度的設計、有效調整薪酬及其體系設計、多元化用工及勞務派遣等勞動爭議處理進行培訓。希望各單位接通知后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學習,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研討內容 (一)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或賠償的計算依據和計算標準 (1)經濟補償金、代通知金和賠償金的支付條件和支付標準; (2)加班工資、業務提成、生活補貼、房補、獎金應否計入經濟補償金的工資基數? (3)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可否超過十二年?哪些情況不能超過十二年? (4)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基數有無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各是多少? (5)解除勞動合同與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上有何區別? (6)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或賠償如何計算? (7)企業違法辭退"三期"女職工,員工可否要求企業同時支付"三期"工資和二倍經濟補償金(賠償金)? (8)勞動合同法實施后,企業不依法支付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員工可否要求企業加付50%的額外經濟補償金? (二)《社會保險法》實務應對策略 (1)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或者拖欠社保費的,有什么法律責任? (2)用人單位不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如何處理? (3)員工不愿意買社保或員工自愿降低投保基數,并與單位簽有協議的情況下,該協議是否有效? (4)試用期間,是否必須繳納社會保險? (5)因第三方的責任而產生醫療費用的,能否報銷? (6)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前提條件有哪些?怎樣理解“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7)企業協助辭職員工騙取失業保險金,有什么法律風險? (8)生育醫療費用包括哪些,什么情況下可以享受生育津貼? (9)用人單位不出具《離職證明》的,有什么法律責任? (10)跨地區就業的,社會保險如何對接,現階段的做法有哪些? (11)未繳足15年的人士,能否退休,如何處理退休事宜? (12)辦理職工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三)新《工傷保險條例》實務應對策略 (1)屬于工傷范圍的情形有哪些?不得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怎樣理解上下班途中?怎樣控制期間的風險? (3)因工作需要應酬喝酒導致死亡,能否認定為工傷? (4)異地參加工傷保險的,如何認定工傷? (5)停工留薪期間過后,發生的醫療費用,如何處理? (6)工傷員工借故拒絕復工,如何處理? (7)工傷員工借故拒絕配合做傷殘鑒定,如何處理? (8)已經認定為工傷的職工嚴重違紀,企業能否解除合同? (9)對于第三人造成的工傷事故,如因第三人引發的交通事故中,我方司機受傷,如何處理?受害人司機能否要求工傷待遇又要求第三方的人身傷害賠償? (10)單位能否以商業保險理賠款項替代職工工傷賠償待遇? (11)發生工傷事故后,企業與勞動者私下和解,簽訂的補償協議是否有效? (12)從工傷事故的發生到全部法定程序完結,時間可能超過3年,是利還是弊? (四)勞務派遣實務應對策略 (1)新法下勞務派遣面臨的主要風險有哪些? (2)業務外包與勞務派遣如何劃分? (3)用工單位如何規避同工同酬風險? (4)用工單位如何行使對派遣員工的退還或退換權? (5)用工單位如何追究派遣員工的損失賠償責任? (6)怎樣規定派遣員工的辭職程序和離職責任? (7)用工單位如何應對派遣合作爭議和勞動爭議? (8)派遣員工退回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如何設計? (9)勞務派遣下的工資、工時、休假、社保、工傷問題如何處理? (10)如何處理違反用工單位規章制度的派遣員工? (五)各種勞動人事管理協議的主要內容、撰寫技巧和注意事項 (1)保密協議的主要內容、撰寫技巧和注意事項; (2)競業限制協議的主要內容、撰寫技巧和注意事項; (3)培訓協議的主要內容、撰寫技巧和注意事項; (4)勞務協議的主要內容、撰寫技巧和注意事項; (5)借調協議的主要內容、撰寫技巧和注意事項; (6)離職協議的主要內容、撰寫技巧和注意事項; (7)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的主要內容、撰寫技巧和注意事項; (8)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的主要內容、撰寫技巧和注意事項; (9)入職登記表和招工名冊的主要內容、設計技巧和注意事項; (10)員工離職申請表的主要內容、設計技巧和注意事項。 (六)企業員工手冊撰寫技巧 (1)員工手冊包含哪些內容及常見的幾類不合法規定; (2)制定員工手冊的原則和方法 (3)員工手冊在運用中的訣竅,有哪些關鍵點必須涉及,有哪些錯誤必須避免; (4)員工手冊涉及到的法律條款; (5)制定員工手冊的法定民主程序、公示程序及準則的設定; (6)如何處理送達書面通知的舉證及證據固化等疑難問題; (7)與員工手冊內容相關的勞動爭議精彩案例評析。 (七)企業規章制度撰寫技巧 (1)勞動合同法時代規章制度的重要性; (2)企業規章制度的必備內容; (3)規章制度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地位; (4)企業制度建設常見問題; (5)規章制度的現狀; (6)制度制定和執行的重點和難點; (7)企業規章制度與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效力關系和適用關系; (8)勞動合同法對規章制度的影響; (9)規章制度能為企業帶來什么? (10)如何預防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帶來的風險? (11)規章制度制定程序應對措施; (12)企業規章制度的風險防范; (13)員工手冊的主要內容及制定原則、撰寫方法與技巧和注意事項; (14)招聘制度的主要內容及招聘管理的原則、流程和注意事項; (15)勞動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及制定原則、撰寫方法與技巧和注意事項; (16)工資支付制度的主要內容及制定原則、撰寫方法與技巧和注意事項; (17)獎懲制度的主要內容及制定原則、撰寫方法與技巧和注意事項; (18)考勤與加班制度的主要內容及制定原則、撰寫方法與技巧和注意事項; (19)如何有效運用企業規章制度對員工加強管理?特別是對問題員工和高層員工、關鍵崗位員工的管理? (20)企業以員工違反規章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敗訴原因分析; (21)規章制度能否規定對員工進行經濟處罰? (22)法院對規章制度的效力的認定。 (八)如何有效調整薪酬及其體系設計 (1)法律上“工資”的含義與范圍? (2)怎樣理解“以崗定級、以人定檔、以業績定獎金”? (3)怎樣進行簡單有效的崗位價值評估? (4)“以崗定級”,如何操作? (5)“以人定檔”,如何操作? (6)“以業績定獎金”,如何操作? (7)固定工資與浮動工資的比例該定多少才合理? (8)工資扣除技巧與企業勞動紀律配套設計? (9)加班加點工資支付常見誤區? (10)不同地區對加班、休假工資計算和支付的特殊規定? (11)醫療期、病假、工傷、休假等情形下的工資支付? (12)住房、汽車等特殊福利待遇的控制和保護? (13)年終獎、季度獎考核與發放常見誤區? (14)銷售人員工資、貨款管理中的常見誤區? (九)如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及綜合案例分享 (1)和諧理念的解讀,勞資雙方如何和諧相處? (2)勞動爭議發展趨勢; (3)勞資關系將呈現多元化、復雜化、逐步趨于國際化; (4)勞動者權益保障迫切,員工從權益訴求轉向利益訴求; (5)平衡勞資雙方的利益,實現勞資“雙贏”; (6)人力資源、勞動用工管理制度、員工手冊應該包括哪些必備內容:《工作時間與休息休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勞動監察制度》等關注點; (7)在校生、退休人員、停薪留職人員、待崗人員等特殊群體的勞動用工風險防范; (8)如何計算《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后的經濟補償?
二、主講專家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領導、法律專家;韓智力、魯志峰、白永亮、韓佳等(專家以實際到會為準) 三、參加人員 各國有、外資、合資、民營企事業單位董事長、總經理、人力資源總監、行政總監、人事經理、薪酬經理、勞資經理、社保主管、經辦;法律部門、工會及負責社會保險的專業人士;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社保中心和工會組織、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的主管領導,律師事務所受理勞動爭議的律師;國內外人力資源專業咨詢機構、人才服務機構、人事代理機構、勞務派遣機構。 四、研討時間和報名辦法 2012年11月23日至11月29日 桂林市 (2012年11月23日全天報到) 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04日 西安市 (2012年11月28日全天報到) 2012年12月07日至12月13日 海口市 (2012年12月07日全天報到) 2012年12月14日至12月17日 北京市 (2012年12月14日全天報到) 2012年12月20日至12月27日 昆明市 (2012年12月20日全天報到) 2012年12月21日至12月27日 深圳市 (2012年12月21日全天報到) 2013年01月11日至01月17日 海口市 (2013年01月11日全天報到) 2013年01月18日至01月24日 昆明市 (2013年01月18日全天報到) 2013年01月25日至01月28日 北京市 (2013年01月25日全天報到) 請參加學習的同志務必將報名回執表填好后,至少在每期開班兩天之前傳真至我中心。研討班詳細地址在我中心收到報名回執后另行通知。 五、研討費用 研討費每人1800元(含講課費、學習用品費﹑場地租用費等)。食宿考察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