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9月15-16日 深圳 學員對象:中高層經理、人才管理干部、人力資源總監、人事專員等 培訓費用:3200 /人(含授課費、資料費、會務費、午餐費)
課程背景: 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競爭中,什么最重要最關鍵?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可是,21世紀的商業競爭,人才難得呀。您的企業是否后備人才匱乏?在后備人才選拔和培養方面是否缺乏系統規劃?各級人才是否能持續支持企業的發展?支撐未來戰略的發展?人才供給是否短缺?本課程將從企業生存發展的內在本質、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戰略視角,采用系統思維、科學發展觀理念;運用戰略分析、人才培育五徑理論、人才素質模型、人才測評與任職資格管理的科學工具方法論;采取打造學習型組織、高績效團隊的方法和人才素質、領導力模型和企業育人文化理念等,結合講師20多年職場選育用留的經驗和實戰操作成功案例,演繹和啟發構建基于企業戰略的人才梯隊建設體系的三部曲。
課程收益: 了解企業人才短缺的困惑原因及人才競爭的意義和對策; 掌握企業人才戰略分析及組織能力需求的分析方法; 學會企業人才梯隊建設體系構建的工具方法論和基本步驟; 掌握梯隊人才開發培育的科學方法與技巧和如何選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基本方法與技巧; 為企業培育人才隊伍,提供支持企業持續發展需求的組織能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獲取專家授予的一套規范科學的基于企業戰略的人才梯隊建設體系參考模版。
課程大綱: 引子: 大國崛起的啟示(一個字、兩張圖、三個標識+一組數據) 上篇:認知與理念篇 (一部曲:)
第一講:企業人才與人才隊伍建設困惑 第一章、企業人才困惑 1.1企業人才短缺現狀回顧 1.2企業為何“人才荒” 第二章、企業人才隊伍建設誤區 2.1 企業人才培育誤區 2.2 企業人才隊伍建設誤區分析
第二講:從企業核心競爭力看人才的梯隊建設 第一章、企業的生存發展本質 1.1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本質要素 1.2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本質要素內在邏輯關系 互動分享:邏輯關系圖 第二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構成分析 2.1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成 2.2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三角型 2.3 企業核心競爭力中人才的作用 第三章、人才梯隊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理念 3.1企業人才梯隊及其重要性 3.2 得人才者的天下 案例分享: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
第三講:企業人才觀與人才標準設計 第一章、企業愿景與使命、價值觀分析 1.1企業核心價值觀與使命、愿景的關系 1.2 如何尋找企業老板的哲學思想 第二章、企業人才觀規范 2.1 企業人才觀與企業老板的哲學思想關系 2.2 企業人才觀規范 案例分享:某企業人才觀 第三章、企業人才標準設計 3.1 企業人才標準的范疇 3.2 企業戰略目標與人才匹配的原則 3.3 企業的人才標準 案例分享:某企業人才標準 中篇:人才梯隊建設規劃篇 (二部曲)
第四講:企業戰略分析與組織能力需求分析 第一章、企業戰略分析模型 1.1 企業的戰略是什么? 1.2 SWOT分析工具簡介 1.3 企業戰略 SWOT 互動練習:運用SWOT分析本企業戰略 第二章、企業戰略人力需求分析 2.1 從組織能力到戰略需求 2.2 企業戰略人力需求 2.3 人才戰略分析 第三章、組織能力需求與戰略發展匹配模型 3.1 企業戰略發展路徑 3.2 企業戰略目標與人才的匹配 3.3組織能力與戰略發展匹配模型 案例:某公司人才與戰略匹配模型
第五講:人才梯隊體系規劃 第一章、企業人才結構分析 1.1企業現狀分析 1.2企業戰略與業務發展模式人才需求分類 第二章、企業人才需求分析 2.1 企業后備人才需求分析方法 2.2 企業人才需求分析與預測 互動練習:企業人才需求分析 第三章、企業人才梯隊構成模型 3.1企業現有人才梯隊排列 3.2 企業人才梯隊構成模式 案例:某公司人才梯隊模型
第六講:梯隊人才能力模型設計與考評 第一章、企業梯隊人才能力要素 1.1企業人才的能力要素概述 1.2企業人才綜合能力要素 1.3企業梯隊人才能力模型 案例:梯隊人才能力模型圖 第二章、企業梯隊人才能力考評 2.1 企業人才能力要素與任職資格管理 2.2 企業人才能力考評結果分布 互動練習:企業人才能力考評矩陣圖 第三章、梯隊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3.1 企業級梯隊人才需求分析 3.2 部門級梯隊人才需求分析 3.3 后備干部人才需求分析 互動練習:部門、后備人才需求分析工具應用 下篇:梯隊人才選育用留實務篇 (三部曲)
第七講:梯隊人才培養規劃 第一章、企業梯隊人才培養的理論與角色 1.1企業梯隊人才培養的理論:五徑論 1.2企業梯隊人才培養目標與目的 1.3各級管理者的角色與任務 1.4企業梯隊人才分類方法 案例:人才分類表 第二章、梯隊人才需求規劃 2.1 企業梯隊人才職業通道分析與設計 2.2企業人才梯隊層級設計 2.3 企業人才繼任計劃 2.4企業人才儲備計劃 互動練習:人才繼任計劃表編制 第三章、梯隊人才培養課程計劃 3.1 課程需求規劃 3.2卓越課程計劃 3.3 精英課程計劃 3.4基礎課程計劃 互動:課程計劃編制 第四章、企業梯隊人才培養規劃方案 4.1企業梯隊人才培養規劃方案編制 4.2 方案討論修訂與實施公布 案例:某企業梯隊人才培養規劃方案
第八講:如何選人:梯隊人才的選拔 第一章、各級管理者的選人角色與任務 1.1企業選人的誤區 1.2各級管理者的選人角色與任務 典故:武大郎開店 第二章、梯隊人才甄選的原則與標準 2.1 梯隊人才的甄選基本原則 2.2梯隊人才的甄選中企業人才觀與人才標準的對接 2.3 梯隊人才的甄選標準 案例:梯隊人才的甄選標準模型圖 第三章、梯隊人才的甄選的方法與技巧 3.1甄選及面試的基本技巧 3.2 甄選考評基本法 互動:面試技巧、甄選技巧練習;經典借鑒:七觀法
第九講:如何育人:梯隊人才的培育 第一章、各級管理者的育人角色與任務 1.1各級管理者的育人角色 1.2各級管理者的育人任務 第二章、管理者育人的原則 2.1 企業梯隊人才培育原則 2.2 管理者育人的具體原則 第三章、管理者育人的方法與技巧 3.1了解你的屬下: 一個簡要實用的工具 3.2培育需求分析與員工訓練計劃 3.3當個好導師---入職和在職教育、指導(企業文化、職業素養教育、職業生涯指導) 3.4當個好師傅—--入職和在職訓練(崗位職責、作業流程培訓、崗位技能訓練技巧) 3.5當個好教練---在職訓練與教育(培訓的目標、指導的方法技巧、教練技術及其運用) 經典案例:兩張圖的啟示
第十講:如何用人:梯隊人才的歷練 第一章、各級管理者的用人角色與任務 1.1各級管理者的用人角色 1.2各級管理者的用人任務 第二章、管理者用人的原則 2.1 企業戰略與用人原則 2.2企業文化與梯隊人才的“三匹配原則” 2.3“任人唯賢”原則 2.4以績效管理為核心的用人機制原則 第三章、管理者用人的方法 3.1 適人適崗法:崗位職能基礎 3.2 柔性管理與授權法 3.3 崗位輪換法 第四章、管理者的激勵技巧 4.1 不同層級和類型儲備干部的不同激勵技巧 4.2 十種不花錢的胡蘿卜的應用與傳承 4.3 梯隊人才績效矩陣圖的應用 互動:激勵技巧應用;【案例分享】:劉邦的故事
第十一講:如何留人:梯隊人才的留用 第一章、各級管理者的留人角色與任務 1.1管理者的留人角色 1.2管理者的留人任務 1.3管理者留人的原則與梯隊人才留用原則 第二章、管理者留人的方法與技巧 1.1為何留人?如何留住成長了的人才? 1.2任用留人:知人善任 1.3管理者留人五招術 案例:企業文化留人經典
第十二講:梯隊人才建設的管理 1.1梯隊人才數據管理與培育考評 1.2梯隊人才的推薦 結語: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培育是管理者的長期使命。
講師簡介:博文(Bowen)老師 資深咨詢師 資深人力資源實戰專家 高級培訓師、金牌講師 專注于人力資源管理,流程優化和教育訓練、員工素質培訓。 管理咨詢項目背景: 具有跨國IT、電子、汽車零部件、船舶重工、五金家具、膠合板、玩具服裝、陶瓷等制造企業及金融證券、服務業、房地產及物業管理、移動通訊等行業企業培訓、咨詢改善項目經驗。 工作背景: 有20多年在政府外經貿部門、大型外資(新資,港資,臺資)企業高層管理、7年管理咨詢顧問的工作經歷,曾任職行政財務總監、人力資源總監、教育訓練中心負責人、董事長助理、總經理助理、總裁助理。曾任職的主要機構:政府外經貿局及國有大型股份公司、大型港資\臺資\新加坡上市企業,包括:新加坡IPC 集團(新資 IT 上市)、億勝集團(新資 IT 上市)、億勝生物科技(港資制藥上市)、PTS 集團(臺資 IT 上市)、MOXELL 公司(摩托羅拉合作 IT 公司)。 咨詢教育訓練成功案例:(尚未詳列) 深圳發展銀行、中國鋁業集團、聯想集團(惠陽)、世紀天元礦業(港資)、福建興業銀行、江西省電信、山東常林集團、華潤集團、建行澳銀基金、云南文山移動、深圳名雕集團、山東銀仕來紡織集團、廣州森大外貿、深圳移動、深圳寶裕集團、江蘇韓通船舶重工、廣東溫氏集團、深圳安吉爾電器、富士康集團、新興房地產公司、廣東翔順集團、江西廣豐卷煙廠、深圳華憶科技、廣東華興玻璃集團、廣東聯存保健品、深圳安順康駕校、鄭州航天金穗、香港華寶香料、深圳深港駕校、佛山活力家具、廣東寶利房地產、深圳金泰國際、東莞廣仁駕校、誠業家具、廣東新中源陶瓷、佳兆業集團、玉柴LT汽車零部件、兄弟工業、太原興業銀行、內蒙農村商業銀行、北方聯合電力、惠州燃氣、深圳卓寶科技、泛亞人力---- 擅長提供企業管理解決方案的領域: 全面精益管理系統; 人力 資源 管理 體系 績效與 薪酬體 系 企業人才梯隊建設與培育體系 教育訓練管理體系行 政后勤管 理體系 企業文化管理體系 授課風格: 互動式多媒體教學,動感享受; 聲情并茂,激情演繹; 案例分析,現場點評; 經驗分享,悟道結合; 理論與實操結合,實戰實用; 通俗幽默,趣味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