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3年4月26-27日 北京
培訓費用:4680元(含培訓費、資料費、午餐及茶點)
授課對象:運營總監、生產總監、工廠經理、生產經理、高級生產主管、生產主管及其儲備人員。
課程背景: 作為管理人員,提高團隊KPI的表現是您工作的全部! 雖然大多數公司已經擁有了KPI考核體系,然而,在我們與眾多工廠管理人員接觸的時候,我們常常看到如下現象: KPI只有總監經理層知道,未有效分解到執行層及基層 管理層并不理解工廠KPI指標的真正內涵和相互關系 管理層只顧埋頭做事,不管KPI的變化情況,也不注重KPI的過程監控 團隊執行力不好,卻不知道如何著手去推進KPI的提升 不知道如何去考核屬下,不知道如何激勵屬下達成目標 對于提高KPI指標,沒有整體思路,只顧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那么, 如何建立起全廠的KPI體系圖?如何建立起工廠各級人員的量化考核體系? 如何增強自上而下的KPI意識,工廠各級主管都主動關注KPI的變化? 如何從整體到局部全面推進KPI的提升,增強執行力? 要提高KPI,重點應該開展哪些管理活動,有哪些管理手段可以應用? 獨家研發并推入市場的課程《生產績效KPI提升與執行力》-兩天的培訓將給你滿意的答案!讓您的管理工作上一個臺階。培訓案例全部來自于真實的生產現場,配以錄像和動畫教學,一定令您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本課程榮獲 “2011中國企業培訓行業最佳品牌課程”! 本課程為冠卓版權課程,版權登記號為:國作登字-2012-A-00078041
培訓目標: 深刻認知工廠常見KPI的意義及其相互關系 熟練運用PDCA循環解決工作中的問題達成卓越KPI 掌握提升團隊執行力的關鍵方法與技巧 了解KPI量化考核指標的設計與分解 掌握現場績效持續改善(CI)的多層面工具
課程大綱: 樹立正確的KPI意識,了解工廠常見的KPI指標 KPI的定義 達成卓越KPI的三個步驟(意識+執行=結果) KPI的時時跟進與控制 KPI現場管理之屋 常見的質量、成本(效率)、交付指標的設置與詳解 高效能督導人能力模型(行為模式及能力環+勝任模型) PDCA循環的使用 PDCA循環的定義以及其與現實工作的關系 Plan階段詳解 Do階段詳解 Check階段詳解 Action階段詳解 PDCA循環的冰山效應 多案例討論:如何運用PDCA循環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 推進全員5S與建立員工培訓體系 如何開展全員5S活動 全員5S活動與KPI之間的關系(多案例討論) 如何建立生產員工崗位培訓體系(六大模塊) 建立生產員工崗位培訓體系的目的與成果 如何進行崗位劃分、編寫培訓教材、進行崗位分級 如何進行100%的上崗考核認證、建立員工培訓檔案 如何建立可視化的員工培訓狀況矩陣看板(I/L/U法、四分法、八分法) 推進多層面的持續改進工作 持續改善意識、行為與結果關系模型 持續改善之團隊層面:改善項目 持續改善之小組層面:QCC活動 持續改善之員工層面:員工提案體系 如何激勵屬下團隊與個人 對員工的有效激勵方法:雙層復合評估法 如何確定團隊考評比例分布 可視化個人業績(KPI)看板即葡萄圖的使用 個人表現矩陣的使用 團隊激勵的技巧 行動計劃書 編寫行動計劃書的方法 行動計劃書的編寫
講師介紹:姜老師(James Jiang) 工廠運營管理首席顧問 姜老師曾任某全球500強企業工廠運營經理,施耐德電氣、索尼愛立信生產經理,聯想高級生產經理以及卡夫食品企業生產經理等職務;曾赴美、日、歐深造生產管理技術和精益生產技術;在企業工作期間管轄3000人以上,具有12年以上生產管理與設備管理經驗及3年以上咨詢經驗。 姜老師擅長工廠運營經理、生產經理、生產技術經理、生產主管等各層次工廠管理者的管理技能與能力提升,工廠持續改善,卓越工廠生產運營管理體系的搭建與執行等相關領域的培訓與咨詢,主要包括現場精益生產、5S項目實施與目視管理、生產員工崗位培訓體系建立、工廠KPI量化考核體系的搭建與執行、工廠持續改善體系的推進、生產員工激勵體系的建立與執行、TPM 、標準化流程作業等領域。 姜老師曾為多家企業提供項目咨詢服務,包括各個行業的知名企業,如Ahresty、特發信息、拜耳、皮爾金頓、三重電器等等。姜老師曾培訓過SONY、Siemens、施耐德、ABB、聯想集團、三星集團、豪森藥業、諾和諾德制藥、德國拜耳醫藥、卡夫食品、伊利集團、好麗友、瑪氏食品、高絲化妝品、立邦涂料、一汽大眾、廣州本田、上海李爾、諾維汽車、東風本田發動機、優尼沖壓、采埃孚、無錫特瑞堡減震器、庫博建大輪胎、瀚德汽車產品、上海柴油機、麥格納唐納利、大陸汽車電子、雙良空調、英資萊爾德、蘇司蘭能源、艾爾姆、飛利浦、丹佛斯、中鈔集團、馬勒東炫、大冷王、六和集團、中美史克、龍大集團、吉百利等眾多知名企業。 姜老師在企業內部一直擔任生產管理體系方面的內部培訓師,具有豐富的授課經驗,課程中錄相、案例討論、角色扮演、動畫模擬等授課形式占課程的40%,講解占60%,來自于工廠現場的案例扎實而豐富,能夠深入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