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3年3月15-16日 上海
培訓費用:3280元(含培訓費、資料費、午餐及茶點)
授課對象:采購,倉儲,銷售部門/經理/主管/跟單人員,制造業生產計劃主管,物料計劃/經理/主管/計劃人員/跟單人員,生產部門/經理/主管/管理人員,業務部門經理/主管/跟單人員.
課程背景: 生產計劃與庫存控制(PMC)是企業生產運營管理的心臟,在精益生產時代,PMC部門顯得尤為重要,然而PMC似乎天天都在救火!! PMC似乎永遠有解決不完的問題,“剪不斷,理還亂”: ·庫存太高,資金積壓嚴重; ·該用的材料沒有到,不用的材料躺在倉庫一大堆,現金變成了存貨; ·生產計劃體系混亂,生產計劃頻繁變革,計劃失去了指導意義; ·新產品不斷上市,設計變更增多,呆料廢料又產生一堆; ·面對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方式,只能以庫存為代價去接單,無法適應精益時代的變革; ·剛剛備好料,銷售又通知:訂單有變化,得重新買材料! 交期越短越好,庫存卻要越少越好!! PMC就像“洗衣機里的衣服”,在左搓右揉,上壓下擠的環境下,行使著兩大使命:交付與降本。 ·如何在供應鏈環節中大大縮短交期,提高準時交付率? ·如何提高備料準確率? ·如何減少呆滯物料? ·如何提高企業內部供應鏈的柔性以應對外界需求的變化?…… 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 如果你也有著類似困擾,卻一直未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如果你希望與同行業交流,希望吸收講師寶貴的管理經驗,請關注特別推出的《生產計劃與物料管理(PMC)》課程!
課程大綱: 第一篇:生產計劃 第一部分:生產方式導論 1.按業務性質劃分為三類生產方式 a.備貨型生產(MTS)的特點b.訂貨生產方式(MTO=ODM+OEM)的特點 c.混合型生產(MTS+MTO)的特點 2.按批量大小分 a.大批量生產方式的特點 b.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特點 c.單件生產方式的特點 3.按時間延續性分 a.間斷性生產方式特點 b.連續性生產方式特點 4.精益生產方式的特點 a.追求生產均衡化 b.追求生產的同步化 c.追求“一個流”生產 5.生產計劃模式取決于生產方式
第二部分:生產管理(PMC)的組織結構 1.制造管理與生產管理的職能分離 2.生產管理的職能定位及追求的目標 3.PMC(生產管理)=PC(計劃管理)+MC(物料管理) 4.PC的職責、MC的職責、PC與MC間規范流程 5.傳統的PMC結構不適應于生產管理的有效運作 6.規范的PMC組織結構分析案例
第三部分:主生產計劃(MPS)運作 1.需求的確定流程,需求=預測+訂單 2.預測是生產計劃順利執行的前提和基礎 3.合同評審關鍵管理因素 4.預測與產銷計劃 5.預測模式及實務預測方法 6.如何組織生產規劃會議協調生產計劃 7.主生產計劃(MPS)周期滾動規則 8.主生產計劃的作用 9.沒有規則和約定生產計劃方式,生產計劃將形同虛設
第四部分:主生產計劃的編排 1.主生產計劃編排流程及組織要求 2.主生產計劃的基本形式 3.某工廠季/月/周生產計劃編排案例剖析 4.周生產計劃制定時須考慮四個關鍵因素 5.計劃變更后的信息溝通流程 6.生產計劃適用的基本表格形式 7.生產進度的控制方法 8.生產進度失控后的應對處理案例 9.如何應對插單和緊急訂單案例
第二篇:物料需求規劃與庫存控制 第一部分:物料需求規劃基本概念 1.MRP的基本原理及邏輯流程 2.BOM的基本形式和作用 3.毛需求與凈需求的展算方式 4.現有庫存量、現有庫存可用量、庫存可用量、在途庫存量的區別 5.何謂ATP量?ATP量作用是什么? 6.供應鏈(SCM)基本理念及操作案例 7.ERP/MRPⅡ/ERP/ERPⅡ之間相互關系 8.ERP實施中基本步驟及實施中的八大忠告
第二部分:物料需求計劃的制定 1.通用性、常規性材料需求計劃的制定 2.中長期采購周程(超過2個月)的物料需求計劃的制定 3.中長期生產周程零件、半成品需求計劃制定 4.零件生產與外協加工生產計劃的制定 5.工作指派方法與自制部品生產進度的控制 6.物料采購計劃的滾動規則(與供應商約定規則)7.物料進度跟催 案例分享:企業實際排產案例、制造業生產計劃體系案例 集體討論:應對計劃變動頻繁的一些工作技巧和方法
第三部分:庫存控制 1.實用的訂購方法 a.固定訂購批量法(Fixed Order Quantity)b.經濟訂購批量法(EOQ法) c.固定時訂購法(Fixed Period Requirements) d.凈需求訂購法(Lot For Lot) e.復倉法與訂購點法 2.庫存的分類 3.衡度庫存合理性的指標:庫存周轉率和庫存周轉期計算和分析 4.物料在庫天數分析和計算 5.庫存積壓資金的原因分析 6.降低庫存的有效途徑(安全庫存的設置,庫存的分類管理,縮短采購周期,提高預測準確性等十幾種具體方法) 7.廣東某電子廠降低300萬美元庫存行動計劃案例 8.某工廠材料庫存周轉率分析案例 9.庫存控制基本組織保障要求
第四部分:倉儲管理 1.影響倉庫高效運作的因素 2.倉庫日常作業與注意點 3.有效處理呆滯料的途經 4.導致物料賬實不符的因素及不良后果 5.循環盤點與定期盤點 6.通過一些倉庫的現場圖片,找到不足點并提出改善方法.
講師介紹:蔡老師 Alex Cai 高級講師,現任中國企業家聯合會特聘高級講師,供應鏈研究中心資深顧問,注冊供應鏈管理師課程編寫委員會委員、供應鏈世界教學總監。曾作為編委出版書籍《供應鏈管理和信譽基礎》《交付流程與實施》《生產流程與庫存》《采購流程與戰略》。 蔡老師曾任職聯想集團亞太區訂單交付部,飛利浦等知名公司,歷任高級主管、經理等職,具有豐富的供應鏈管理經驗。其擅長領域涵蓋供應鏈的多個方面,包括:國際采購、訂單管理、庫存控制、生產計劃、流程改善等。作為精益6sigma綠帶,蔡老師擁有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曾為數百家企業提供供應鏈培訓和整體解決方案。 蔡老師曾培訓及輔導過法國圣戈班、海爾集團、科達、皇家飛利浦、haworth、上海醫藥、今創集團、常發集團、敬玹集團等多家知名公司。 蔡老師的授課案例豐富、理論前沿,關注學員實際問題的解決,授課效果得到學員的一致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