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3年3月8-9日(深圳) 【培訓對象】生產經理、主管、工程師,工業工程(IE)及工藝工程(PE)工程師、技術員 【培訓費用】3600元/人(含培訓費、講義費、午餐、茶水費、稅費) 【課程目標】 ◆從系統的角度了解現代IE(工業工程)的真正含義及發展歷史 ◆學習衡量工廠效率的指標定義及計算方法,明確IE工作的方向 ◆學習如何區分增值和非增值的工作及活動,以增值的方法優化流程,提高效率 ◆系統學習傳統及現代的IE改善手法,從大量實例中感受IE改善帶來的成果 ◆多品種少批量情況下的IE解決方案:單元化生產線設計方法與運用 ◆全面學習工廠各個環節存在的浪費及消除各種浪費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制造成本 本次課程主要講述了工業工程概論、制程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生產物流分析、搬運分析、動作經濟原則、標準工時測量與管理、預置動作分析簡介等等基礎IE專業知識及實戰應用技法,重點在于系統全面的講述,與實戰應用技法的交流。期以通過以上培訓,使學員對IE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并能夠了解并運用其專業圖紙、技法、思考方法與團隊合作,解決工作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從微觀上了解工作研究的實戰應用。特別是標準工時的測量與管理,更是IE專業知識中的重中之重;從宏觀上了解生產管理、工程設計等管理活動中IE的應用,重點在目標、政策、計劃、控制的了解與實戰管控。并為更精進一步掌握IE知識,解決更高層次問題墊定必要的基礎。 通過以上兩天的學習,學員可以對基礎IE(工業工程)有個較系統全面的了解,并初步具備實戰工作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練與經驗積累,可具備一個IE專業人員的基本專業素質,為更高層次的管理活動——精益生具備實戰工作能力,墊定非常好的理論與實務基礎。 授課方式: 實行案例教學方式,通過簡單、易懂的案例與互動游戲。 輔以大量參考圖片與推行基礎工業工程多樁歷史案例評點,與模擬決策參與。課程內容實戰性,技術性強,寓理論于實戰方法中,課堂生動,讓學員在輕松的環境中演練管理技術,達到即學即用的效果 重點傳授系統的基礎IE專業知識,及在工作中的實戰技法,工作中常遇到的問題與應對技法。將工作中表面看起來不相關,但其實互相關聯;看起來一團亂麻,其實因果分明的疑難問題,通過多年工作經驗向各位一一講解。 鑒于工業工程在國內的應用趨勢,與國內相關教育的現狀,大部IE相關人員或者從院校畢業,卻未經過實戰演練;或者由工作崗位安排執行IE或相關工作,沒有經過專業知識的培訓,只有從工作內容與其它書本雜志獲得資訊;極少部分師從海外高人,但也是杯水車薪。以上狀況都不利于IE的應用與推廣,并且無法向企業展現IE人的真正實力與價值,嚴重影響IE在企業內的形象與價值定位。 市場環境越來越激烈,企業的壓力越來越大。在剩者為王今天,合理的運用IE技術,消除浪費、強化體制,將能幫助企業保護自己、渡過冬天、戰勝對手。
【課程大綱】 一. IE職能分析及組織設計 1.IE工程的定義及發展概況 IE的發展歷史與變革 傳統IE手法與改善工具 現代IE的發展趨勢 精益生產與現代IE的區別及聯系 2.職能組織與IE效率 現代世界級企業組織結構分析 生產工程(工藝工程)職能分析 工藝工程與IE效率的關系 生產計劃(PMC)職能分析 生產計劃(PMC)與生產效率 生產部門關鍵職能分析 IE技術手法在生產部門的運用 品質部門關鍵職能分析 品質成本分析與IE效率 各職能部門關鍵的管理績效指標 IE在工廠應有的管理角色定位 IE與工廠職能部門的協作關系 二.標準時間設定及標準化 1.標準時間設定方法 預設時間法(PTS)簡介 現代IE常用的預設時間法(MOD法) 模特法(MOD)原理及其在IE預設時間中的運用 作業時間秒表分析法 人機作業時間分析 寬放原理及標準時間設定 小組活動:實例分析與計算 2.標準化作業實施方法 產品制造工藝、工序分析 制造工藝標準化實施步驟 工序安排及作業內容標準化 標準化作業指導書(WI)制定及員工培訓 生產條件標準化:設備工具、物料 員工作業動作標準化 標準化作業與效率質量的關系 三.IE現場效率改善手法 1.效率定義及分析技巧 生產線標準產能設計與分析 生產性數據收集統計 產線生產效率計算方法 綜合設備效率計算方法(OEE) 2.IE效率改善方法與步驟 IE技術對七大浪費的消除 現代IE效率改善的六大方法 動作經濟性原則分析與運用 理論作業瓶頸與實際瓶頸分析 ECRS改善手法運用 生產停線異常分析與改善 員工作業異常分析與改善 低質量效率損失分析與改善 自動化在效率改善中的運用 人性化管理與生產效率 3.快速換線(SMED)效率改善 換線時間統計與分析 區分內部作業時間與外部作業時間 識別同步作業改善機會 換線活動過程中的典型浪費分析 縮短換線時間50%的六大步驟 改善實例演練 四.單元化生產線設計 1.小組活動:生產線模擬 生產線設計原理與基礎 生產線現場存在的典型浪費分析 生產線布局設計的六項基本原則 如何在生產線設計時減少作業浪費 單元化生產模式的定義與特點 單元化生產模式的種類 設備加工單元化與流水線單元化 設備加工制程化價值流分析(VSM) 從價值流圖分析傳統生產模式的優缺點 設備加工細胞單元化的風險與挑戰 2.單元化生產線設計步驟 產品分族的重要性、產品分族方法 設備加工型單元線節拍設定方法 單元流水線節拍設定原則 作業分解、時間分析、作業均衡、設備、人數確定 直線型、U型、Y型、復合型 工作臺、工裝夾具、物料架、物料車 工序半成品緩沖庫存(IPK)、物料補充系統/數量、頻率 五. IE工作關于人的問題與處理 IE的角色定位與特點 IE應有的心理素質與人的問題應對 IE“做局”、“造勢”的技術 案例分析:IE的工作策略 六. 總結 辛苦兩天,回去讓工廠利潤增加5-10%的方法與步驟 Q&A:學員提問及問題解答
【主講老師】羅忠源(JAMES LUO) ·精益制造及制造成本管理專家,首席顧問。 ·知名制造業實戰派講師,資深顧問。 ·機械工程學士、工商管理碩士(MBA),擁有十多年著名外資企業生產、工程、品質及供應鏈中高層管理經驗。 背景經歷:亞洲最大的精密五金沖壓、注塑產品服務提供商AMTEK公司生產及工程經理,著名港資EMS企業NAMTAI GROUP 生產工程經理,世界500強FLEXTRONICS供應商品質、IE工程、運營及精益生產六西格瑪高級經理。羅老師具有多年的管理顧問及培訓經驗,服務過的企業獲得了良好收益。為許多客戶主導實施過精益管理改善項目,獲得廣泛好評。 核心領域:精益生產-六西格瑪管理培訓、精益工廠建立與管理、IE工業工程、質量管理、制造業成本管理、制造業項目管理等專題培訓及專案咨詢輔導。 服務企業:美的集團、偉易達集團、立白集團、德國BOSCH、臺灣蔚盛集團、香港亞倫電器、烽火通訊、麥科特光電、 高飛電子、美律電子(深圳)有限公司、久隆汽車配件、臺資國威運動器材、港泰玩具、阿波羅(中國)有限公司、瑞聲科技、當納利印刷、九星印刷、中威制衣、昌利行、樂華(箭牌)陶瓷、濮耐股份、長沙卷煙廠、大同機械、龍大食品等。 杰出成果:1、在FLEXTRONICS獨立完成6個黑帶項目和推行精益生產系統及指導企業內部管理改善,領導團隊為企業節省近500萬美元成本 2、主導FLEXTRONICS DG精益價值流(VSM)分析和改善,使其所輔導的工廠生產效率提升約25%; 3、2006年3月帶領導團隊輔導美的電磁爐廠精益生產及制程品質改善項目,短時間內效率提升約20%; 4、2006年8月帶領團隊進駐阿波羅實施精益流程改善項目,揭開阿波羅這家大型民營企業的改革序目,效率4個月內提升50%以上; 5、2007年2月年帶領團隊為美的日電集團下屬的: 美的微波電器事業部; 美的洗碗機事業部;美的熱水器;美的廚房電器; 美的環境電器事業部(風扇)全面推行精益運營管理; 6、2008年3月帶領團隊為臺資美律電子提供精益生產咨詢輔導服務;主要生產線效率提升2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