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統計過程控制(SPC)理解和運用培訓
開課時間:2012年8月23-24日(2天)
培訓費用:2000元/人,含培訓費、發票稅金、課程資料費(含教材)、證書費(如有)和培訓期間的午餐費。
開課地點:廣州市黃埔區黃埔東路2926號萬好萬家A座302室
培訓對象:項目經理,設計、質量,工藝、設備和制造工程師,質量檢驗員,質量體系、供應商管理人員。直接負責準備PPAP的人員或APQP小組成員。
培訓目標:
·理解SPC的基本原理和實踐方法;
·了解過程變差及其評價方法,開展過程能力的評估;
·掌握基礎的統計概念和SPC的基本步驟;
·建立均值、極差圖和均值、標準差圖,并能對控制圖作解釋;
·了解過程改進循環和過程控制過程的各階段運用控制圖的流程;
·掌握新版中各類特殊控制圖的應用環境及應用方法;
·掌握新版中提出的過程能力分析方法;
·掌握運用軟件(Excel、Minitab)進行SPC運用。
·了解對于過程度量的有關定義。
課程內容簡介:以分析過程變差著手,以基本的統計概念為先導,介紹統計過程控制的原理和實踐;使學員認識為何SPC是持續改進的工具和SPC在過程控制中的作用。對于第一版的基本控制圖和第二版中新增的各種特殊控制圖,以實際實踐講解其應用環境,應用步驟及其原理。講解如何使用統計軟件(Excel,Minitab等)進行SPC分析,以使學員盡快將SPC運用到日常工作實踐中。
課程詳細內容:
第一章 基本統計概念
總體和樣本
數據分析方法、直方圖
正態分布及性質
常用統計量:均值、中位數、極差、標準差、移動極差
第二章 持續改進和統計過程控制
預防和探測
過程控制系統
變差的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局部措施和對系統采取措施(過度調整和戴明漏斗試驗)
過程控制和過程能力
過程改進循環和過程控制
控制圖:過程控制和改進的工具
控制圖的有效使用和益處
第三章 控制圖運用步驟
控制圖運用步驟
定義過程
確定作圖的特性
選擇控制圖
測量系統分析
決定抽樣方式
第四章 計量型控制圖
平均值極差控制圖
平均值標準差控制圖
中位數極差控制圖
單值移動極差控制圖
第二版新增的復雜SPC控制圖
--預控圖
--標準化控制圖
--計數型標準化控制圖
檢測小位移的控制圖
--CUSUM控制圖
--EWMA控制圖
第五章 認識計量型數據的過程能力和過程性能
過程術語的定義
條件描述
建議使用的過程測量
過程能力CPK實例
雙向公差的能力分析
單向公差的能力分析
過程性能指數PPK,設備能力指數CMK比較
第六章 計數型控制圖
P控制圖
Np控制圖
C圖
U圖
附錄A 關于抽樣的一些解釋
附錄B 關于特殊原因的一些評述
附錄C Cpm和其他指數的關系
附錄D 控制圖的常數
附錄E 控制圖控制限公式表
附錄F 標準正態表
學員背景要求:
·具備基本的電腦操作,基本質量管理體系、先期產品策劃知識和過程控制理論,以及基本的產品生產過程知識。建議參加培訓人員應至少包括以下人員:設計工程師,質量工程師,產品工程師,工藝工程師、設備工程師、供應商工程師以及現場檢驗和測量人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