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總裁培訓網 作者:張雪奎 風險投資是如何介入創業企業的,進入盈利之后又是如何退出的,至今還是有很多人搞不明白。一個典型的風險投資大約可分為七個階段、分別是建立基金尋找投資機會、項目選擇產生交易、經營流程、篩選、評價交易、評估、談判、達成交易、運作資本以求最大化、策劃并實施退出。投資理財講師張雪奎(歡迎訂制張雪奎講師投資創業課程13602758072)現將各個階段的基本形式,羅列出來供創業者參考。
一、建立基金、尋找投資機會
風險投資不同于一般投資、它是智力與資金的結合、風險投資的投資對象主要是高新技術產業、它承擔著投資項目的技術開發和市場開拓的風險。因而、它以嚴格的項目選擇、評審和參與對該項目的管理來盡可能地減少風險性、并以投資組合的經濟效益來保證資金的回收。
二、籌集風險資金以供投資
風險資金是指用于風險投資的資金、其來源可以有多種渠道:
1、個人投資、
2、政府資助、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三、項目選擇
選擇什么的項目或公司投資是風險投資家最為關心的一件事、同時也是衡量投資家眼光和素質的重要指標。風險投資家在分析某個投資建議是否可行時考慮因素不外乎三點:技術創新的可行性、項目經濟評估、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對于一些在通常金融業務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例如自有資金的多少、資信狀況的好壞等等問題則考慮得較少。其分析的次序一般是人、市場、技術、管理。
1、創業者的素質:風險投資家應從各個角度去考察該創業者或創業者隊伍是否在他從事的領域內具有敏銳的洞察力?是否掌握市場全景并懂得如何去開拓市場?是否懂得利用各種渠道去融通資金?是否有將自己的技術設想變為現實的能力?是否有較強的綜合能力等等。這種考察并不是絕對的、往往是與風險投資家本身的素質水平有相應的關系。關于對人的考察問題,投資理財講師張雪奎(歡迎訂制張雪奎講師投資理財課程13602758072)有專門文章介紹,《吸引風投的創業者七種素質》,請查閱。
2、市場任何一項技術或產品如果沒有廣闊的市場作基礎、其潛在的增值能力就是有限的、就不能達到風險投資家追求的目標:將新生公司由小到大、到強培育成長、風險投資通過轉讓股份而獲利的能力也就極為有限、甚至會造成失敗。這里所說的市場可能是全新的市場、即沒有同類的產品與之相比較、相競爭。需要創業者從零開始逐步開拓市場、使廣大用戶所接受。也可能是在已有產品市場中尋找空隙。風險投資家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對市場的認識、分別判斷投資產品是否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市場占有率會有多大?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如何。
3、產品技術。風險投資家應判斷產品技術設想是否具有超前意識?是否可以實現?是否需要經過大量研究才能變為產品?產品是否具有本質性的技術?產品生產是否需要依賴其他廠家?是否有決竅或專利保護、是否易于喪失先進性等等。
4、公司管理。
公司管理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張雪奎講師提醒大家要記住:一流的管理加二流的產品比二流的管理加一流的產品更具有優勢。創業者初期往往身兼數職、既搞研究開發、又要搞市場拓展、還要負責公司管理。而在社會分工日益細致的現代社會是不足取的、因此當一個人申請項目時說他全能、將全負責時、這往往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風險投資家一般會勸說其吸引其他專家加入、組成一個知識結構合理的管理隊伍、共同把企業搞好。
四、風險分析
向風險投資家提出申請、爭取投資的人會有很多、但其中好的項目卻不見得有多少、這就需要進行篩選和評價、進行風險分析。張雪奎講師認為風險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有以下幾種:
1、技術風險:即技術開發方面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如技術難度、成果成熟度、與商品化的差距、開發周期與技術壽命期。
2、市場風險:難以確定的市場需求、上市時機、市場擴展速度、競爭能力、產品替代性。
3、管理風險:人員素質欠缺、領導判斷與決策失誤。
4、財務風險:資金不足、難以周轉、支付不能。
5、政策風險:社會、經濟、政治、法律政策的變化。
6、自然風險:地震、火災等災害。
造成風險的因素也就構成了風險管理的內容。風險管理關鍵是選擇項目、決定投資方向。這里風險因素是很多的、但是各風險因素的權重是不同的、這要受投資階段和投資者的影響。首先、對風險企業發展不同階段上的考察重點是不同的。在首輪投資中面臨的主要風險是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因此著重考察的因素也就應依次是〉管理隊伍、技術和產品的特征、而后續投資中則注意企業實施計劃的效果。另外、不同的投資者由于其知識背景。信息掌握、投資偏好和目的的不同、在排序和權重上亦有區別。
為降低投資風險、通常采取的風險管理原則有:
1、平衡投資、組合投資、以分散風險的原則。即將風險資金同時投向不同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或幾個風險投資公司聯合起來向一個企業投資。這不僅可借其他風險投資者的經驗和資金降低風險、還能以較小的投資使風險企業獲得足夠資金、盡早受益。
2、分類管理、區別對待原則。企業可大致分為三種〉成功、中等、失敗企業。對于成功企業、風險投資者應強化經營管理、促使它盡快成熟、盡早在股票市場上公開上市、以獲得最大利潤。對一般企業、應保持其穩定發展、鼓勵與其他企業合并、或協助其從銀行或其他渠道籌集資金。對于失敗企業則應及早提出警告、協助其轉移、改變經營方向、或干脆清算破產、以便把損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3、建立制約機制和激勵機制。既要制約、防止盲目立項、又要通過提成等方式激勵管理者努力工作。
五、評估、談判、達成交易
經分析、交易核算、就可以進入談判階段。一般談判要持續數周至半年時間。風險企業提出項目計劃書和前景預測、交由風險投資家審查風險投資公司對申請項目作出了傾向于肯定的技術經濟評價、談判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在談判過程中要解決的主要是以下四方面問題:
一是出資數額與股份分配、包括申請方技術開發設想與作為研究成果的股份估算;
二是創建企業人員組織和雙方各自擔任的職務;
三是投資者監督權利的利用與界定;
四是投資者退出權利的行使。在談判中、會有雙方的律師、會計師、投資顧問等參加。雙方意向一致后、則簽署法律文書、形成合同、風險投資者將資金打入風險公司帳戶、雙方開始『婚姻生活』。
六、共同合作、共創價值
談判終止、合同簽訂、風險投資者與風險企業就已是在一條船上、成敗與共、他們的合作狀況直接影響著雙方能從中獲利的狀況、一般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
1、制定發展戰略:行業選擇、市場定位。
2、建立有活力的董事會。各方參加的董事會、各方代表在董事會中名額的分配不應拘泥于投資比例、應吸收專家參加。知識結構應力求合理。
3、聘請外部專家。雖說風險投資家是管理上的好幫手、但現代管理的日益復雜多變、需要有更多的外部專家、如律師、會計師、管理咨詢公司。專家的意見很重要、但要注意一點、外部專家的意見不應代替自己的判斷。專家的意見只是提供了一種或幾種選擇方案、真正作決定的還應是自己。
4、吸收其他的投資者。其他投資者的加入、不僅帶來資金、而且可能帶來新的管理思路、新的關系網絡、可提高企業的管理資質和盈利前景。但同時、新的投資者的加入、可能會沖擊原有的利益格局。一旦處理不當、不僅沒能起到引資的正面作用、反而很可能將公司拖持。
5、監督和控制。風險投資者的監督和控制對一個成功的企業運作是必要的。決定合作以后、風險投資公司對該項目開發的用款逐筆監督、一看是否有必要支出、二看該項支出是否經濟、有無更好的替代方案。在開始合作一年之后、風險投資公司要考察投資效果和項目開發前途、如果認為發展趨勢不好、而且找不到適當的補救措施、就應當機立斷、決定放棄、趕緊處理已有資產和成果、盡可能減少損失。
七、策劃、實施退出戰略
如果說風險投資的進入是為了取得收益、那么退出則是為了實現收益。只有退出、風險投資才能重新流動起來、只有退出、收益才能算是真正實現、只有退出、風險投資家才能將資金投向下一個項目、賺取更多利潤。可以說、策劃退出是風險投資家從開始尋找項目就著手考慮的問題。以后每個階段、風險投資家都在考慮退出問題。
風險投資公司之所以敢冒高風險、目的在于獲取高額資金回報、因而公司在將風險投資注入企業三--八年后就會帶著豐厚的利潤將資本撤回。投資公司為了防止資金被鎖定、一般在契約條款中意向性規定有資金的退出時間和方式。風險投資公司資金退出的方式及時機選擇、取決于投資公司整個投資組合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追求個別項目的現金流入最大化。風險資本退出的主要方式有四種:
·風險企業股票公開上市;
·風險投資公司將其所持股份出售給其他公司;
·風險企業購回投資公司所持股份;
·其他公司收購該風險企業或者專業性的經紀人公司收購后再轉手賣出。
在股票交易所公開上市一度是最富盈利性和最常用的退出方式、然而由于繁瑣、嚴格的上市條件使得小企業在股票交易所上市非常困難、因此在一些國家專門設立了轉讓小企業股票的交易所(二板市場),如加拿大的溫哥華交易所和美國的丹佛交易所。美國的大多數風險投資支持的上市企業首先在NASDAQ即柜臺交易市場上交易、英國的未上市證券市場〔USM〕也發揮著相同的作用。據筆者所知,中國的股權交易市場正在逐步放開,二板市場將是風投資金退出的較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