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古知今”,“彰往而察來”,“讀史明志”。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雅書院首開史學經典課堂(通鑒班),綜覽王朝興替脈絡、帝王統治經典、政經變革實踐、中外思想文化解讀、經典研讀、國家與社會變遷圖譜等。從現實出發,從中國出發,讓歷史貼近現實,讓世界貼近中國。正本清源,以史為鑒,學以致用。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追尋大國崛起的軌跡,探究市場萌動和工業革命的歷史本源,領悟歷史人物決策、選人、用人、團隊構建及其治理的奧秘,用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中擴充我們的智慧,提升我們的思想和人文修養,完善我們的事業與人生。
傳統優良,歷史輝煌: 北京大學歷史系始創于1899年京師大學堂設立之史學堂,是近代中國最早的國立史學高等教育機構。歷經115年的風風雨雨,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嚴謹求實的優良學風長盛不衰。1903年開設中國史學門和萬國史學門,民國初年增設歷史地理學、考古學、史學理論與方法、專門史等課程體系。李大釗、朱希祖、陳漢章、陳翰笙、陳寅恪、馮承鈞、何炳松、傅斯年、孟森、錢穆、陳受頤、顧頡剛、范文瀾、姚從吾、鄭天挺等史學名師先后在此執教。1952年院系調整后,清華、燕京等名校精華匯入本學科,翦伯贊、向達、張政烺、鄧廣銘、齊思和、楊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鐵崖、邵循正、蘇秉琦、田余慶、羅榮渠、張廣達、宿白、嚴文明等名師云集。新世紀成長了閻步克、鄧小南等新一代史學精英。被稱為北大的根所在。
課程特色:
★ 植根大師云集的人文沃土,從紅樓飛雪到未名塔影,堅守啟蒙與復興的大旗。正本清源,彰往而察來;
★ 配置導師指導。講、習一體,根據各自的專題興趣選擇導師指導并深入研習。實現師生之間深入互動;
★ 課程縱貫古今,融匯中西,并安排系列人文講座、提供教學大綱、參考書目、參考文獻輔助課程教學;
★ 學術純正,從現實出發,從中國出發,從問題出發,從知識解構到行為啟迪,鑒古知今,以史鏡鑒;
★ 大師、古城、游學,沿著歷史軌跡開課講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名師引路。探幽浩瀚綿延的歷史;
課程體系:
模塊1、創業篇:雄才大略 智勇冠群
以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宋太祖趙匡胤,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元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等帝王為例,解析他們開國創業的歷史機遇、采取的舉措、追求與奮斗開拓、知人善用、個人品格魅力等,總結他們創業的共性與個性, 感悟其創業之道與卓略智慧。
模塊2、守成篇:務須創新 中興帝業
以漢文帝劉恒、景帝劉啟,北魏孝文帝,唐玄宗李隆基,遼太宗耶律德光,宋太宗趙炅,金世宗完顏雍,元世祖忽必烈,明成祖朱棣、清圣祖玄燁、世宗胤禛、高宗弘歷等為例,闡述守成之君為使王朝長治久安,在傳承祖業與文化的同時,審時度勢,大力開拓創新,推動了王朝的發展。揭示其事業傳承與創新之路。
模塊3、亂亡篇:昏聵愚鈍 沉痛教訓
以秦二世胡亥,王莽改制,東漢滅亡,隋煬帝敗政,唐末衰敗,宋、元、明、清衰亡為例,闡述王朝末世的帝王“下愚而不可移者”,以致朝綱紊亂,吏治窳。毁x役繁重,泛用民力;帝王腐化,宦官專權;邊疆危機,民變四起,導致了王朝大廈的傾覆。解讀王朝倒塌與基業衰敗的現代啟示。
模塊4、改革篇: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
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在中華民族歷史的每個發展階段,都發生過不同程度的革新與變法。諸如,商鞅變法、漢武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唐玄宗改革、王安石變法、忽必烈改革、張居正改革、戊戌變法等。一些進步的政治家、思想家,站在時代前列,順應歷史潮流,革除時弊,力行新政,推動了社會進步,詮釋了變革與發展的精髓。
模塊5、盛世篇:“太平盛世”縱橫談
古往今來,百姓期盼“太平盛世”。所謂“盛世”,即古代文人描繪的政治清明,年豐物阜,烽火不驚,國泰民安。古代出現的漢代“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以及清代“康乾盛世”等“盛世”,有其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系等持續繁榮發展的一面,也存在“極盛”之下社會危機的另一面。拷問“盛極而衰”的歷史宿命與“基業常青”的悖論。
模塊6、民族篇:“大一統”思想與多民族國家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金元、明清時期,最終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政治格局。孔子所著《春秋》蘊含著“大一統”的政治主張。秦始皇統一天下,開疆拓土,融合民族。漢代董仲舒指出:“《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睗h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清圣祖玄燁、清世宗胤禛等,突破“華夷之辨”傳統觀念,實現華戎同軌,“華夷一體”的局面。中華民族和睦和諧與邊疆穩定息息相關。還原民族沖突與文化融合的領袖治理之道。
模塊7、軍事篇:軍事思想與戰爭藝術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我國古代國家與國家、民族和民族、政治集團同政治集團,各階層之間,為了爭奪土地、人口等利益,壓迫與反壓迫、爭奪與反爭奪戰爭次數之多,規模之大,為世界罕見,產出了眾多的職業“兵家”與闡述的“兵書”。以孫武《孫子兵法》、孫臏《齊孫子》(即《孫臏兵法》)為代表的優秀兵書,均閃耀著古代軍事戰略戰術思想的光輝。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高梁河之戰、黃天蕩之戰、薩爾滸之戰等,均先計后戰,以奇用兵,以少勝多,戰爭實踐與“兵書”中的謀略、智慧可供后人借鑒。洞見思想力量與贏在戰略的真諦。
模塊8、文化篇:傳統文化與國家興衰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靈魂。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學說成為古代傳統文化之源。秦朝統一天下,秦始皇“以吏為師”,以法家思想治國。漢高祖劉邦采納士人陸賈建議,以黃老“無為而治”,新生政權得以鞏固;漢武帝吸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維護漢代一統天下。南宋朱熹的“程朱理學”,重新整合古代歷史與文化,影響深遠。明代中期,“陸王心學”突起,程朱陸王,門戶水火,引起朝野糾紛。清人陸隴其指出,明朝“亡于學術”。清朝崇儒重道,重構文化秩序,統治再次復興。探尋文化基因與王者氣質。
模塊9、人物篇:杰出人物與歷史發展 追尋歷史偉人崛起與領袖之路。
模塊10、經典導讀:探源歷史文化的源流
諸子百家——學術思想的源泉
五經三傳——儒家學說的匯聚
資治通鑒——統治者們的寶鏡
四書集注——程朱精神的凝聚 |
模塊4、爭霸世界篇: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列強爭霸世界 |
模塊5、城鎮化篇:歐洲、美國、日本等鄉村城鎮化道路 |
模塊7、名人篇:
(1)法蘭西第一帝國創始者——拿破侖一世
(2)俄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推動者---彼得大帝
(3)美利堅聯邦共和國奠基人—喬治·華盛頓
(4)“兼羅伯斯比爾和拿破侖于一身”的英國克倫威爾 |
王 希:北京大學歷史系資深教授、長江學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和任教并獲終身教職,是中國美國史研究領域最著名的學者,著有《原則與妥協:美國憲法精神和《美國自由故事》等多部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學術著作。
閻步克: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系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授課講師,從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國古代政治文化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品位與職位》、《帝國的政治體系》等。
鄧小南: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資深教授,國家級精品課程主講老師,國家級名師,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授課講師。曾在耶魯大學、早稻田大學、臺灣等地講學。著有《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課績·資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側談》、《唐宋女性與社會》等。
牛大勇:北京大學歷史系資深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曾任北京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先后被邀至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日本京都大學、英國劍橋等講學訪問。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現代政治史。
彭小瑜:北京大學歷史系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先后獲得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天主教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基督教制度和思想史,著有《教會法研究》、《世界史(古代卷)》以及闡釋羅馬天主教社會經濟思想的一系列論文。授課深受學生歡迎。
錢乘旦: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世界史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歷史系資深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組成員,擔任中國英國史研究會會長。著有《英國通史》、《大國崛起》、《劍橋藝術史》(譯著)等數十部著作,曾為央視十二集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擔任學術指導。
朱孝遠: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資深教授,國家級精品課程主講老師,國家級名師,中國世界中世紀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英國史學會理事。專業特長為宗教改革、文藝復興、中世紀思想文化史、世界中古史、歐洲史、歷史學理論與方法;歐洲、中國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形態轉變等。
陳蘇鎮: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資深教授。專長為秦漢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史。曾主持教育部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漢唐之間政治與政治文化互動關系研究”、教育部重大科研項目“東漢至明中葉政治文化與政治演進、制度變遷關系研究”。
樓宇烈:著名國學大師,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京昆古琴研究所所長,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曾任全國宗教學會副會長。著有《玄學與中國傳統哲學》、《儒家修養論今說》、《佛學與近代中國哲學》、《中國的品格》等著作。
王守常: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研究方向主要為中國哲學史、中國近現代哲學。在儒學、孫子兵法、宗教學等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所出版專著和發表的論文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
周建波: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社會經濟史研究所執行所長,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副會長,研究領域:經濟思想史、管理思想史。著有《成敗晉商》、《儒、墨、道、法與現代企業經營》。
孫立群: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從事中國古代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代表作有《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解讀大秦政壇雙星—呂不韋、李斯》、《從司馬到司馬—西晉的歷程》等。為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呂不韋、李斯、范蠡、從司馬到司馬,廣受好評。
朱 鋒:著名國際關系專家,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國際安全研究項目主任。長期從事國際關系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張國剛: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中國唐史學會會長
【學習對象】
·企業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和其他高管人員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干部及歷史愛好者
【研修安排】
學制安排:共24天課程,每月集中授課2天
研修地點:北京、西安、太原、成都、開封、洛陽、南京、承德、邯鄲等地;
研修學費:98000 元/人,包括授課費、教材課件費、證書費、茶點其他相關材料等;
【證書學籍】
·所有被錄取學員均由北京大學統一進行學籍管理;
·完成全部課程并經考核合格,由北大頒發《北京大學博雅書院史學經典課堂》研修證書;
【報名方式】
提交報名表及相關資料 →院方審核→ 發放入學通知書 → 交納學費 → 報到入學
填表:學員詳細填寫《報名申請表》后傳真或郵件形式發送至招生辦并提交本人身份證復印件、2寸免冠照片三張。
審核:培訓部收到報名后對學員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向學員發出入學通知書。
匯款:收到《入學通知書》后將學費匯至北京大學收費賬戶并把匯款底單傳真至招生辦。
通知:培訓部收到匯款底單后統一發出《報到通知書》,通知學員報到上課事宜。
匯款信息:
戶 名:北京大學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海淀西區支行
帳 號:0200 0045 0908 9131 151
食宿費由學員自理。培訓費由北京大學財務部在開班前統一收取,開具中央行政事業單位統一收據,并嚴格執行有關財務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