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企業培訓網 > 管理學堂 > 成功故事 > 馬云一語道破A股天機 |
馬云一語道破A股天機 |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14-6-8 9:33:45
|
|
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郭施亮
據悉,6月5日,恒大集團、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阿里巴巴12億人民幣入股恒大俱樂部,與恒大分別擁有增資擴股后俱樂部的50%股權。值得一提的是,鑒于本次阿里入股恒大,實際上僅用了15分鐘的通話以及5分鐘的會議隨即敲定,其速度可謂驚人! 去年6月,在“外灘國際金融峰會”上,馬云表示,很多行業的創新都是外行進來才有這樣的創新,而金融行業需要攪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進來變革。隨后,隨著余額寶的正式上線,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在短短九個月的時間內,余額寶的用戶規模已經突破5400萬!此刻,作為前期占有絕對壟斷優勢的傳統金融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從而促發傳統金融機構的變革欲望。確實,這就是“攪局者”所做出的貢獻。 顯然,余額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馬云也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傳統金融機構的完全壟斷局面。 如今,馬云與許家印的強強聯手,預示著中國足球事業將面臨重要性的變革。針對中國的足球事業,馬云的核心觀點仍然圍繞著幾個字,即“讓外來人去攪攪局”。 按照普遍的理解,所謂的“攪局者”,就是用互聯網的思維助推轉型與變革。 一般而言,互聯網思維主要具備便捷、免費、數據思維、表達以及用戶體驗等五大特性。此外,在互聯網思維中還存在著“迅速迭代”等理念。 其中,便捷度、用戶體驗以及迅速迭代等特性成為社會關注的核心。 以過去傳統金融的發展模式分析,因部分傳統金融機構憑借自身的壟斷優勢獲得了大量的優質資源。而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傳統金融機構過度依賴自身的資源,且備受國家的政策支持,最終卻形成了一種缺乏創新、過度依賴的發展形態。對此,無論從便捷度、用戶體驗,還是從迅速迭代等方面來看,均無法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也阻礙了時代發展的大趨勢。 不可否認,在互聯網的大時代下,確實深刻改變了社會的發展趨勢。然而,在這一新型的發展模式下,行業尋求發展壯大就必須充分了解互聯網的思維模式以及用戶的實際需求等。畢竟在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下,充分掌握用戶的實際需求或許就等于擁有了一切。 馬云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來打破長期處于壟斷地位的傳統金融,這就是一種創新的表現。雖然期間遭遇傳統金融機構代表的頑強反擊,但馬云對傳統金融的轉型與變革確實有著很大的助推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針對余額寶對傳統金融的影響,不僅在于其打破傳統金融機構的壟斷地位,而且它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就在于其還富于民的功能。正如上文所述,互聯網思維注重用戶的真實體驗,并強調用戶的利益最大化。在實際操作上,余額寶將大部分的利息交給用戶,而自己只收取少量的費用。 于是,在此背景下,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充分借助互聯網思維即可達到沖擊傳統金融以及其他傳統行業的效果。 其實,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沖擊,對A股市場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此,有評論認為,互聯網時代的來襲,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快速崛起,對A股構成前所未有的壓力。 此外,也有評論認為,以余額寶為主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實際上助推了利率的上升,從而大幅提高了股市的風險溢價,最終大幅降低了股市的投資吸引力。 正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上述兩種觀點確實存在一定的道理。不過,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下,A股確實需要“攪局者”。 假設用互聯網思維來改造A股,此舉又能否讓A股重塑自身的形象呢? 筆者郭施亮認為,互聯網金融實際上加快助推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相應的利率水平。不過,根據國外成熟市場的經驗,在利率市場化推進的初期,整體的市場利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未來整體市場的利率水平將逐漸回落,直至恢復常態。 事實上,互聯網金融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加速了股市自身的轉型與變革。 近兩年,無論從券商、基金,還是其他金融機構均依靠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大背景,打造出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產品。顯然,這也符合了互聯網高速發展下的大趨勢。同時,此舉也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股市的創新能力,從而助推股市的吸引力。 不過,就目前而言,A股對互聯網思維的理解度仍然不足。同時,因管理層急于借助股市的直接融資功能,直接為實體經濟輸血,進而大幅度降低了股市自身的投資功能。毫無疑問,這是對A股最直接的傷害。 多年來,A股的扭曲性發展已被各方質疑。而在股市吸引力大幅度降低之際,游戲規則的盲目制定、新股批量式的發行以及再融資規模的大幅度攀升正反映出A股跌跌不休的根源。 歸根到底,管理層對A股管得太多,對投資者的真實需求仍然不大理解,股市并沒有體現出投資者利益至上的本質。當前,管理層既想股市發展得更好,又想充分利用股市對實體經濟的融資功能,同時也想保障中小投資者的切身利益。顯然,這樣的發展思維明顯不符合當前A股市場的發展趨勢,也違背了互聯網思維的本質。換句話來說,即A股市場并沒有按照自身的客觀規律進行合理發展,“投資者利益至上”的原則無法在股市中體現,而股市的發展也已經嚴重脫離了中小投資者。 |
 |
版權聲明: |
1.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 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