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企業培訓網 > 管理學堂 > 經營管理 > 不是所有行為都能被定價 |
不是所有行為都能被定價 |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14-10-6 17:06:02
|
|
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姚日來
最近,江西南昌大學在學校全面推行學生“自主保潔”,辭退校內保潔員并讓學生負責寢室和樓棟的具體保潔工作,引起各方熱議。據校方介紹,這種推行自主保潔初衷是為了讓大學生通過勞動懂得艱辛、分享成果、學會協作,更重要的是增強勞動觀念,錘煉意志等,同時能夠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讓學生在人格方面變得更加健全,素質修養更完善。然而,這種好的理念、思路,具有一定創新的做法和措施,卻遭到學生的強烈反對,變成現在垃圾成堆。 原因又何在呢? 作為長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和培訓師而言,不禁思潮涌涌。 記得20年前自己讀高中和大學的時候,不說公共環境衛生令人惡心,就連學生自己住的宿舍衛生,部分同學不管不問,還有甚者每次都能從自己衣柜找到最干凈的衣服穿(衣服基本不洗)。特別到接近學期尾聲,部分學生開始積攢臟衣服,等放假的時候,回家路上大包小包,這些不是所謂禮物,而是臟衣服拿回家。如今,南昌大學敢于面對學生做如此大的動作,膽識可見一斑,措施力度可見一斑,面對阻力也可見一斑。 對于學校初衷和做法,筆者是支持和贊同。但最后出現反差如此之大,需要值得我們商榷。 學生提出反對意見有三個: 一是不是學生的意愿,學校具有強制推行行為,希望學校公開打掃衛生相關費用; 二是每個月250元報酬太低。 三是學生是來學習,不是來掃廁所的。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反對聲音背后人群又有哪幾類呢?筆者從人力資源管理和心理學角度進行分析。 畢竟,行為背后,反映的是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首先,這種政策的推行,肯定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意愿的。大學生對勞動的概念和價值判讀已經固化,難以一日就能改變。沒有意愿的這部分同學,反對聲自然最大,也是難以教育的,也不大可能參與其中。 其次,對學校提倡勞動觀念是認可的,也有意愿做此項行動。問題是,對于大學生而言,是否應該打掃廁所存在爭議,同時,認為報酬太低。 如果純粹把樓層保潔作為一個崗位而言,從崗能匹配角度而言,大學生所擁有的素質、能力和知識永超過樓層保潔這個崗位具備的基本要求。如果讓大學生愿意從事樓層保潔工作,自然需要支付永高于樓層保潔這個崗位的能力要求,至少要達到大學生自身具備的能力要求才能不會不滿意。 這對于校方而言,是不可能的。畢竟,這個崗位的薪酬決定了貨幣價值。 第三,這里要闡釋的觀點,那就是不是所有行為都能被定價。 美國經濟學家丹·艾瑞里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請人幫忙推陷在土坑里的小汽車。 他隨機向路過的行人求助,他發現超過半數以上的人樂于出手相助;后來他改變了求助策略——他告訴行人,如果有誰幫忙推車,他將給予對方10美元的報酬,這次竟然只有很少幾個人愿意去幫他,丹·艾瑞里甚至遭到一些人的白眼:“我沒有時間,你用10美元的報酬去雇用別人吧!”第三次,丹·艾瑞里改變答謝策略——車推出土坑后,他贈與每個施助者價值1美元的小禮物,這次他發現,施助者不但愉快接受了他的小禮物,而且反過來對他表示謝意。 現在我們回到南昌大學這個案例來。 第一種情況,用一種存道德行為,義務勞動。這種活動只能一次兩次,雷鋒精神是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堅持無私奉獻。因此,若讓學生長期堅持是很困難的。 正如一位學生而言:“這不是錢的問題,你一個月給我五千我都不會去淘糞,我是來讀書的,又不是來掃廁所的。”從這個角度而言,對勞動的價值判斷已經發生嚴重偏移,很難通過教育加以改變了。 第二種情況,施以報酬,反而沒有人愿意做此項工作。當然,這個報酬激勵還不夠充分。假如打掃廁所年薪超過5萬,估計愿意從事的人數會大增,反對聲可能會減少。(這里不排除學生反對,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現在實施的只是低薪酬,自然會遭到白眼了。 第三種情況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丹·艾瑞里認為:“我們同時生活在兩個市場里,一個是社會市場,一個是貨幣市場。市場不同,規則不同,回報不同,我們在其中的專注點也不同。當某種行為出于道德考量時,人們通常不會考慮其市場價值,即使沒有任何報酬,人們也樂于實施,因為人們覺得這樣的行為有道德、精神意義上的價值;某種行為如果屬于社會市場,你就不要將其引入貨幣市場進行“定價”,否則會讓別人不悅,甚至產生厭惡、抵觸情緒。當然,對于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應該答謝,但不是給錢——丹·艾瑞里的小禮物讓施助者更開心,因為,禮物的意義不是對他們的善行或者義舉進行“定價”,而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感激和褒揚。” 那么,對于南昌大學而言,如果堅持實施大學生保潔這項具有精神層面意義的活動,可以借鑒丹·艾瑞里所做實驗的第三種措施,具體結合學校實際,不凡廣開思路,建議如下: 1、取消薪酬 低薪酬不如沒有。 2、勞動必修課 大一學生勞動必修課,由團委、班主任和班干部主責。每個同學都需要參加這個勞動。學習內容不僅僅是課本學習,還有社會實踐個勞動課。 真不知,我們這個時代為什么會取消勞動課? 3、適當激勵 班級評比,獎勵班級活動費用。 定期評比班級之星、個人之星。 不同等級,全部量化,作為評先、評優、入黨、獎學金等榮譽獎勵必備條件。一定需要起到決定性因素,否則就沒有作用了。 用積分制方式,加大勞動課比例。 4、獎懲結合 對于那些錢就是多的學生,可以作為班級公益基金納入。自然,需要提高懲罰措施。同時,這些學生不能進入班委、團委和一切評優評先活動。這個是否可行,結合實際情況推行。 5、公開競爭 可以引入競爭機制。 只要有決心,方向正確,辦法總比困難多。 以上只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
版權聲明: |
1.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 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 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