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唐兆希
關于組織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設定決定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這些管理思想和理論你可以看成是管理界的哲學。而企業家們就是這些思想的信徒和踐行者,通過他們的管理實踐又孵化出一個個新的管理思想家。
組織并不復雜,再復雜的組織也是由一個個人一件件事組合在一起的。組織非常復雜,就是因為這些簡單的人和簡單的事的組合是無序的。所以,構成組織的要素很簡單,但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每件事的起因和目的不同,最終這么多人和這么多事糾纏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組織行為就變得非常復雜。復雜似乎非常難認識和控制,所以,管理簡單說就是設計能夠形成“合力場”的機制以超越復雜性!
簡單組織的復雜性首先因為不同時間段組織中不同人的壓力和動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動力和壓力使組織中的人表現出不同的價值標準和行為傾向。簡單的加薪、晉升、機會可以解決某個人的問題,卻不能解決所有人的問題。
組織要素很簡單,但組織的構成卻非常復雜,為什么呢?我們推動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初衷是想解決大部分人的問題,但最終導致組織“變異、混亂、復雜”的人卻是“大部分人”之外的小部分人。
構成組織的要素很簡單,那為什么組織本身會變得如此復雜呢?所以,復雜的原因一定不在單個要素上,而在把這些要素組合在一起的方式,以及更多簡單要素之間的作用導致的。所以,組織就像無規則的“布朗運動”,每個人的自由和有序卻構成組織的無序。
每個組織都是完全不同的,如同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一樣,精心設計組織方式和激勵機制是非常重要的,但可惜的是我們總是簡單地套用通用的管理模式來解決個性化的問題。
從需求角度人在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成長、成就、歸屬”是他滿意工作的條件。建立滿足這些條件的機制不難,難的是要同時滿足所有條件。這不是簡單的加法問題,而是復雜的、動態的、互相影響的“算法”。從這個角度看,完美的機制和完美管理不可能存在于實踐中——組織一定會存在適當的混亂。
最糟糕的陷阱就是我們的注意力老是會被“無序”所吸引,我們天性害怕“無序”,因為“無序”會帶來不安全感。但,如果無序是組織的必然,那么我們經常錯誤地耗盡最寶貴的資源去消滅一個必然存在的、不可能被消滅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總是“杞人憂天”般瞎忙。
組織的方式不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組織方式只是實現組織目標的手段,如果我們把太多注意力放在組織方式上,我們往往會忽略目標。所以,當看到無序的時候,我們應該問:“我們的目標是什么”“為什么會存在無序?”“無序是必然的嗎?”“無序的解決有助于實現目標嗎?”“無序是否也有它積極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