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手里有什么?錢,這是企業的命根子。投入那么多資金,操了那么多心,不就是為了掏顧客口袋中的錢嘛。一個小伙子,狠命追求一個姑娘,只為了她的豐盛嫁妝,而嘴里的甜言蜜語,表現的熱情似火,都只為把嫁妝迎娶到家。對于只圖賺錢的企業而言,顧客口袋的錢,就是他想要的嫁妝,至于顧客的人、顧客的心,都只是逢場作戲的說辭而已。
營銷,也就成了鼓惑顧客消費、掏腰包的說辭。這其中,情感營銷,在玩合群與孤立的把戲。營造一種眾人向往的情感訴求,追求并付出金錢者,成了這場虛擬游戲的贏家,加入了美好大家庭,表明了自己心善、心誠的一個側面。買給爸媽的保健品、孩子的奶粉和衣服,無不盡己所能玩耍顧客的情感,為的就是讓他們心甘情愿地鉆進自己設的套。進套的,算你合群,花錢買個心安;而膽敢不進套的,你就是被拋棄者,留著錢自個兒孤獨去吧。
社會營銷的玩法,更為巧妙與高超。利用顧客攀比的心理,樹立一個比自己強的偶像,然后讓你拿錢去贖回自己的自尊。辦法很簡單,你心中理想的自己,或者羨慕的偶像,他們在用什么包包,穿什么品牌服裝,或者開什么車,你都得跟上,否則就是自甘墮落。世人,總是在期望與現實自我的落差中,容易迷失自己,而此時,正是營銷發力的好時機。用光鮮的產品與品牌,引誘你奔向自己的理想地,用未來的支付能力,買回超過自己消費能力的房子、車子,不就是要證明自己是有希望的嗎?原來,會玩社會認同感的品牌,可隨心所欲地給顧客貼標簽與撕標簽。營銷,做到這個份上,有點過火了。
營銷這個把戲,若只顧自己玩的精彩,必然會把顧客當成傻瓜?蔂I銷高手們,還會想到顧客的情面,不想玩的太絕。于是,他們假裝恭敬地侍立在顧客面前,一臉的諂媚,滿口的蜜語,居然把顧客當成上帝一般供奉。這真的是尊重客戶,還是口蜜腹劍呢?
在拜物者或無神論者的口中,說出上帝這樣的話,確實匪夷所思。因為,他們曲解了上帝。以為上帝也是隨著自己心意捏造的假神,只要口中供奉它,就可以得到它的應許,嘴上吃點虧不要緊,關鍵是能拿到顧客的錢。稱顧客為上帝,喊顧客爺爺,那不都是哄人開心、賺人錢財的一場戲罷了。
顧客是世人,則能與上帝相提并論?上帝是圣潔的,道德上沒有任何瑕疵,而人,則迷戀物質、貪圖名聲、追求地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往往是強者的法則,與污穢為伍,又豈能沾邊圣潔呢?上帝是唯一的,永恒的,而顧客是眾多的,似水流來流去。上帝是全能的神,無所不能、無處不在、無所不知,宇宙的主宰和大君王,而顧客則是一顆顆宇宙的塵埃,來時不由自己,去時不隨己意,豈敢跟上帝相比?企業故意抬高顧客,不是出自內心的謙卑與尊重,而是出于賺取顧客歡心,謀取顧客錢財而已。
拿上帝當作品牌或產品裝飾物的廠商們,別再由著自己的貪心,哄騙顧客花真金白銀去消費虛假的概念。露出自己的貪心吧,讓那些套上消費枷鎖的顧客們,看清概念營銷貪婪的本質,早一些回歸需求的本真,少一些貪吃誘餌而被釣走的魚。
廠商若真的尊重顧客,那就把人當人對待吧。企業生產的產品,是不是讓自己心動,甚至有一種舍不得賣的感覺。嫁出去的女兒,是割舍心頭肉,還是潑出去的水,有著天壤之別。商家們鼓吹的產品和品牌,是不是自己也在意,生活中首先選擇自己的產品去消費呢?把自己愛的產品賣給顧客,自有一種真情在傳遞。一個愛煙好酒的人,自己抽的舒服,看到好朋友來了,情不自禁地掏出煙來分享,拿出酒來同飲,這樣的營銷出自真情感、真喜愛。不需要過多的說辭,更不需要哄騙,因為你的真愛,真實地流露在顧客眼前,他們被這種真愛與真情感動,購買成了一種暖心的行動,只為那一片真情的交換。
顧客是身邊的親人,不是富在深山的遠親,更不是哄騙作秀的假朋友。當你絞盡腦汁構思廣告語時,想一想,你的父母、妻兒如何看待與感受。拿著這款產品,您真的好意思推薦給親人用嗎?用混亂的概念、虛假的說辭,去哄騙親人的錢財,恐怕不是一個正常人所為吧。
營銷,用善心體會顧客的需求,用善意表達產品的優點,用善良承擔服務,回到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互信,而不是借著媒體的新裝,去包裝出一個個瘋狂的營銷策劃。創意,只為顧客價值而創,莫為誘惑而造。
瘋狂營銷,只因對錢財的狂熱,忘了潛心做好產品,丟了營銷的本來價值,一群自作聰明的人,不知毀掉了多少不成熟的顧客群體。假若有一丁點基督的心腸,也斷不會犯下如此欺世盜名的過錯。沒有愛的營銷,就會演變成混亂概念喂迷魂藥,瘋狂掠奪顧客的情感與錢財,一個個懷著誠意的產品與品牌的崇拜者,成了一次次的受害者。
真營銷,應該是愛。愛是什么?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一個企業的品牌,不急于一時的索取,而在于成就顧客的生活與生命價值。一顆成就顧客的心,滿溢恩慈,而非惡意的蒙騙與掠奪。這個時代,過于著急了,品牌急于成名,企業經營者急著發財,然后呢,又拿著錢急吼吼地證明自己的成功、證實自己的尊嚴,可這一切,都沒有愛在其中。沒有愛的營銷,如同失去了咸味的鹽,沒有了光的黑暗,只剩下混亂的概念欺詐與瘋狂的巧取豪奪。
作者:葉敦明,工業品營銷教練,上海本質企業管理咨詢首席顧問。7年、ABB和韓國現代電子等2家世界500強企業中高層管理經歷,11年營銷與管理咨詢實戰經驗。
沈陽機床股份(全球機床行業第一名)工業服務商轉型的核心咨詢師與首席培訓師,服務周期長達3年;富士康(全球最大電子產品制造企業)的電商轉型的核心講師,3000個線下體驗店的服務經理的連續培訓;中聯重機(中國最大工程機械與農機企業)海外營銷與電商業務的特邀培訓師。
價值中國網、第一財經、哈佛商業評論網、第一營銷網、中國營銷傳播網、全球品牌網、《銷售與市場評論版》雜志等專欄作者,已有400多篇專業文章發表,專著《變局下的工業品企業7個機遇》。
倡導學與練結合的咨詢式培訓,因為,企業的營銷業績,其源頭決定力是戰略定位與流程組織的表現,盯準源頭問題,抓住市場機遇,再結合實戰方法與工具技巧,這樣的營銷培訓,才能有點有面,有想法有做法,葉敦明倡導的咨詢式培訓,就是將“實際問題解決+營銷體系優化+戰略定位精準”融為一體,為培訓學員打開自我思考做點、自助解決問題、自主捕捉機會的能力之窗。
對參訓學員的理解能力、思維習慣與做事風格,能夠迅速找準靶心,有針對性地組織案例分析、互動練習、問題解答,并打破相對窄小的慣性思維方式,以產業鏈、標桿行業或企業、關聯行業或企業的寬闊視野,引導學員們深入剖析自己的企業問題,找到切實的突破點。培訓的功效,就是讓參訓學員找準問題點、找到好做點,這樣的培訓,才有杠桿力,才能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