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鄭新安
其實我極不愿意摳字眼,用戶與客戶有何區別?你還別說,在移動互聯時代,它們真的區別很大。而且,只有這樣一種細分,才能將互聯網的商業模式說清楚,才能看到其中玄機。所以,這個字眼必需摳。
我們知道,這幾年,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沖擊很大,不僅僅是沖擊,己經到了基本改變和顛覆的局面了,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公司推出捕撈用戶的水池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相應的它們獲得的魚也就越來越多。
水池是給用戶來用的,大家都來灌水,不要錢,免費。
來享受免費服務的就是用戶。
百度的搜索我們在用,不用花錢;
騰訊的微信用的人很多,是免費的;
360的殺毒用戶上億,也是完全免費。
搜索解決我們與信息的關系,微信解決與朋友們的溝通關系,殺毒解決我們電腦的安全,以便用起來更方便。這些都是一般用戶的基本需求,有人提供免費服務,自然用者甚眾,推行這種服務根本不需要營銷,就可以達到讓大多數人使用的這個產品的目標。所以,用戶是用來享用的,因為這種享受就必然會聚集人群,有了人群就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此時,在你有需求的時候,客戶就來了。什么是客戶呢?就是給你送錢的人,就是花錢買服務,花錢買產品的人。在互聯網公司的臺子上,人流就是流量,入口就是平臺,搜索就是營銷,任何一個傳統行業的企業,想要找到自己的客戶,就必須到他們這個水池中來,因為這個水池水很深,魚很多,只要到這才能釣到魚。
當然,當你想釣到自個的魚時,互聯網公司己經釣到了無數的魚。他們就賺你釣魚的過路錢,他們根本不需要釣魚就賺到了大錢。從百度到騰訊再到360,再到阿里,無一例外。
過去,大儒們常說通往心靈的路最長。現在看,產品和服務通往客戶的路是最長的,也是最短的。只要你找到方法。
要找到這種方法,線下的傳統方式顯然是過時了,不僅花費大,耗時長,而且效果也不理想。于是這樣,就給互聯網公司帶來了機會,他們利用線上的種種技術與方法,發明了無數新花樣的產品,將這個聚人流的水池越擴越大,最后,成了各類人流的主要匯聚地。
百度匯聚了尋找信息的人流;
阿里匯聚了尋找交易的人流;
騰訊匯聚了尋找交流的人流;
360匯聚了尋找安全的人流;
有了匯聚人流的工具與平臺,它們的商業模式就基本建立了,水池也就搭建好了。
有了水池還愁沒有魚嗎?
有人使用就證明他們產品的價值,下一步他們的任務就是要賣這個價值,這就是客戶的價值。
客戶的價值太重要了,人人都需要客戶,林林總總,人人都要尋找客戶,只要你能搭起這個找到客戶的橋梁,一個市值百億美金的上市公司就出來了,幾乎不用費什么勁。
平臺的價值是人人都可以去的,人人都愿意去的,就如同菜市場,每天開門必然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擺攤的人,隨時都會發生交易,生意都很穩定,這是剛需。你有這樣的平臺,就不僅僅是一個信息的平臺,而是一個服務的平臺了。
百度是典型的從信息平臺轉向服務平臺的公司。他們的水溏很大很深,要不自己撈些魚上來就虧大了。于是,他們會挖空心思把這個水溏的魚都撈上來。怎么辦呢?在人與信息尋求時,互聯網公司開發了無數的廣告產品,搜索竟價就不用說了,現在最新的是直達號。他們知道,只有這些才能將魚更多的撈上來,才能將免費的人氣變成現金。
直達號是個什么玩意兒,就是他們所謂的科學家瞎去的名字,為的是好賣產品。不然,他們如何收費。
我是百度竟價排名的客戶,在他們哪也沒少投錢。說實話,還是有些效果,但浪費也是很大的,真正能實效和剛性需求的客戶不多,垃圾的不少。這說明,他們這款產品還不夠好,里面的流量墨洞還很多,轉化率很低。其結果,就如拍賣場一樣,百度在哪坐著收錢,客戶在哪比著看誰出的錢多,都想把坐位往前面靠,往前靠意味著有機會碰見客戶。整個一個靠撞大運似的。百度他們到好,反正穩賺不賠。
可能百度也發現,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客戶體驗太差了,于是,趕緊研發新產品,目的是提高拉新率,轉化率和留存率。這樣,客戶的體驗會好的多,客戶自己獲得的客戶的機率也會大大提高。
幫助別人成功,這才會更成功。這一點,百度比誰都明白。
百度這新產品真有這本事?
百度官方是這樣的說的:為傳統服務行業向移動互聯網轉型提供解決方案,是傳統服務企業在百度移動平臺的官方服務賬號,移動搜索、@賬號、地圖、個性化推薦可基于等多種方式讓顧客隨時隨地直達商家服務。
看,捕魚開始了!他們就是讓你似懂非懂,讓你有一種非趕上這股潮流的勁,不然,出現“失聯”的尷尬是最丟份的。
你猶豫不要緊,會有一大批的中間商先搞明白是怎么回事,然后去兜售他們。還有更多的客戶是想早點用上這個直達客戶的“神馬”東西,以便搶得先機。正因為有這樣的人群,線上營銷的新產品幾乎無需營銷,只要開個大會,在網上開立百科,地圖,知識等自己的產品應用,就一切都齊活了。不說人人都知道吧,該知道人也都知道的差不多了。
好了,不管是框計算,還是“神馬”輕應用,“神馬”直達號,目的只有一個,我要讓客戶找到我,知道我能干什以么,而且還要找我去干。
百度這直達號能做到嗎?
從他們的表述來看,我覺得有這種可能性,且很值得一試。
這個直達號有這三個功能:
1、讓企業移動化產生實效
很多線下企業想要移動化,但沒有解決方案。用戶在移動端不能方便地直接觸達企業服務。直達號能過移動搜索、@賬號、地圖、個性化推薦來解決這個問題。
2、移動端搜索浪費減少
過去百度的竟價搜索浪費極大,我用過,體會很深。一天流量不大,也沒有轉化率,但錢都花掉了,很奇怪!如同,我開了一個門店,人都沒來,引志人流的錢都花光了,更不要說有人真的買了東西。現在直達號有拉新的作用,且轉化率較高。
3、看清你的客戶
過去,你雖然知道你的客戶都來自哪里,流量多少,你也知道你哪個詞花的錢多,但你還真說不清你的客戶是什么樣的人,畫不出像來。現在這個直達號可以告訴你,讓我們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有了可能。
看起,好處是顯而易見。客戶在哪我們就要跟到哪,百度現推出這個與用戶最近的路,我們當然要走一下。我們的目的,不僅是要在這里買到流量,更多的是要買到轉化率才行。
一切都是營銷,僅網絡廣告的收入支撐,百度就值千億美金,你說打通到客戶的路有多值錢?
線下有無數的企業和營銷類公司在掘這塊金,但無奈沒有百度這個公司會開水溏的技術,因此大家都來成就百度。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認不承認,互聯網推送的營銷方式是時下最有效果的手段。一切新的產品與服務,第一時間搶占的好入也是清楚的:一是搶奪資源,一是搶奪客戶。
但愿如百度這種新產品不是一個馬甲,而是真正實效的直達客戶的號碼,
未來的流量戰爭會更加激烈,撈魚一定是在大流量的水中去撈才撈的上,這個大水池就在“BAT中。當然,還有360。可能還有未來萬達出臺的新平臺也未可知。
魚都在這幾個大池里,早下去,早得益。
總之,跟上流量的入口,就會有魚,可能還有大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