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勝威
最近,我在中山和潮州創業幫扶中心了解到,為了幫助企業在產能過剩、市場乏力下如何突圍,他們實施了政府引導,企業與企業對接的幫扶措施,這個措施的實施對企業來說,收益很大,見效也快。其中,中山市阜沙鎮和潮州古巷鎮從今年2月份開始實施對接,對接企業總共有30多家。通過對接,雙方都取得很好的成效,單就20家對接企業10個項目中預計年銷售額達到2.1億元。目前,潮州古巷鎮做陶瓷的企業有500多家,而中山阜沙鎮有一個淋浴房基地,基地協會名冊上有淋浴房企業200多家,在兩地鎮政府的引導下,行業協會與協會對接,企業與企業深度對接。筆者認為此項活動起碼有以下五點值得同行借鑒:
第一、互通信息
在“新常態下”,信息的互通和交流是企業很重要的資源。生產馬桶的企業與生產淋浴房的企業對接不但可以相互交流產品信息、管理信息、人力資源信息、客戶信息,還可以交流企業的發展信息。對接后,兩地企業多次共同組織到外地參觀、參展。在參觀和參展中,他們互相溝通、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其實,企業與企業的信息交流可以杜絕惡性競爭,提升企業利潤;可以互相學習,引入科學管理,更新軟件硬件設施。我們經常看到,目前企業在管理軟件上的應用是五花八門,不知道采用那款軟件適合自己的企業應用。但是,他們通過互相溝通交流,在管理上進步很快,尤其是思想碰撞后更能認識到那些工具適用自己的企業,那些方法、那種學習更有促進企業發展作用。一位中山的老板告訴我,以前他們總是以為對方是自己的競爭對手,但通過對接了解,他們得知雙方并沒有什么利益上的沖突,無論是產品還是渠道,他們只有互補,沒有惡性競爭。
第二、取長補短
筆者通過對兩地對接企業的深入了解中還發現,他們在信息互相交流的前提下,雙方企業都有取長補短的做法。例如,潮州古巷的馬桶企業原來一直在打價格戰,但通過與中山的淋浴房企業對接后,一些企業實施了差異化戰略,在如何走出低價位、低聲譽的迷局里,一些企業開始在商標和公司名字注冊上做文章,在管理上對自己的企業進行了引進外來人管理的整改嘗試。而對中山企業來說,因為淋浴房企業發展時間比較短,無論是企業規模還是實力還不夠古巷的企業大氣。對接后,中山企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覺得他們也要向潮州企業學習他們的大氣和舍得,尤其是在樣板店的建設和廣告的投入上加大了力度。在其它管理上他們都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中山一家叫瑪莎的衛浴企業梁老板告訴我,他每次對接會和雙方組織的活動都有參加,而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獲,可能是戰略上的改動,可能是管理上的提升,可能是開拓了自己的視野,最可能的是認識了更多的業內朋友。
第三、互幫互助
在對接企業當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互幫互助、攜手共進的局面。例如,中山愛沐村衛浴與潮州康納陶瓷互相進行OEM合作,雖然,過去兩家企業也有一些接觸,但沒有這一次深入合作;中山發明達人李展開是馬桶水箱大小按鍵的發明人,擁有多項發明專利,曾多次獲得國家領導人的贊揚,在與潮州安陸衛浴對接中,他主動把自己的發明專利隱形馬桶提供給對方使用,從而使自己的發明專利也得到了實際應用和社會認可。對接中,他們還進行了對行業實施“幫帶”模式,讓一些大企業帶動小企業,幫助他們發展,使行業更加成行成市,其中“展中展”的形式就是大企業帶動小企業參展,令小企業的發展更有朝氣、更有沖勁。
第四、資源共享
資源共享方面,兩地企業在對接中最為突出的是雙方都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客戶資源拿出來共享。當然,這主要是兩地企業企業項目和產品不同,但渠道客戶基本類同,可以共享。對接中,中山的郎斯淋浴房企業主動與潮州的牧野陶瓷合作,共同開發北方市場,而郎斯在北方市場一直擁有較多客戶資源。在這次對接開拓北方市場中他們共同拿下了6000多萬元的合同金額。中山雅立潔具與廣東夢佳陶瓷則以智能淋浴房和智能馬桶進行互補性合作,共同推出立體智能衛浴項目。還有很多對接企業都把自己的認為有價值的資源拿出來共同分享,比如,我聽說他們在對接會上進行了一些行業發展趨勢分享、管理經驗分享、企業發展戰略分享等等,這些分享對其它企業的進步有很大促進作用。
第五、抱團發展
今年,兩地企業在政府的倡導下,兩地商會先后組織了56家企業先后參加2014年上海國際衛浴展和廣州衛浴展。實行了“異地包館”、“展中展”的形式讓兩地企業獲得了大豐收。就上海國際衛浴展兩地共收集洽談項目達430多個,簽訂意向合同348個,合同金額達15億元,現場收取定金則達1500多萬元。抱團發展讓他們看到前景,看到希望,也掌握了如何闖開目前行業市場低迷的策略方法。
當筆者看到中山和潮州兩地企業老板在對接中露出那種欣慰的微笑時,我就感覺到這肯定是給企業帶來了不少的價值,否則,兩地企業是不會一輪又一輪地進行對接的。其實,在“新常態”下的年代是合作的年代,也是整合的年代,更是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進步的年代,我們希望不要辜負這個好年代,更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從中得到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