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慶亮
我想很多從農村成長起來的人,尤其是70年代長大的人更有深刻的體會,他們的學費大多數都是其父母辛辛苦苦養豬換來的錢,孩子拼命讀書,并繼承了父母的勤勞美德,當家中孩子成功考入大學并且進入社會辛苦打拼并成功后,這個家庭就會越來越好。當家中有幾個孩子時,父母因為家庭窮確實無法供幾個小孩學習時,就會挑選其中一個最會讀書的孩子去讀,最后一人得道,福及家族。
在《賣不動到暢銷》中孟慶亮有這樣一段評論。
喂豬養兒,很多企業在一開始創業的時候,總是雄心勃勃,想創造一批品牌或重點產品出來,結果是養了一群兒子卻養不活,要么送人(給別人代理貼牌),更有甚者產品死掉。
這里就得提出一個觀點,在創建企業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誰是您的豬,誰是您的兒,窮人家的辦法就是一群人“喂豬育兒”,這個兒就是最有出息的兒。
因此創業的時候一定要有“窮人思維”您才可能養好一個兒,當然有條件的話更要喂一群豬、養好一個兒,喂豬賺現在的小錢,育兒賺未來的大錢。
因此對于中小型企業在創業初期一定要逐步摸清你的主業及副業,主業就是要有眼光放棄全面出擊全面培養思路,而要找到其中最為重要的哪個重點品種或服務來進行培養,在《賣不動到暢銷》的案例中,太陽石在我去規劃前想將自己的多個產品都當兒子養,結果沒有一個成功賣起來,后來我加盟太陽石,堅定將企業定位婦兒市場,并且在實際操作中重點做兒童感冒藥及婦科抗真菌的生殖感染藥才成功的,其他產品全部代理或者貼牌,不再占有企業資源,從此企業實施聚焦,企業連續4年百分百增長,最終好娃娃成長為中國兒童藥老大,亞洲顆粒劑老大,2008年美國上市,2011年3月以醫藥行業第一天價35元人民幣賣掉。
在離開太陽石藥業的日子里,《賣不動到暢銷》作者孟慶亮又再次對多家企業實施了這個非常好的模式。
比如:湖南安邦制藥的咨詢活動中再次采用喂豬育兒理論,先用一些低毛利但是有規模及容量的產品采用低毛利快速占領市場,贏得渠道信任,然后重點培育重點品種的成長,目前企業即有規模,又做大單品,當然利潤水平大幅度提升,相信2014年這個兒子會成長更好,給企業帶來更好的回報。
喂豬育兒的理論告訴我們,中小企業資源是有限的,我們想多品牌,多品種同時成功是不現實的,在目前弱增長的今天就會更加難,對于多品種企業的中小企業,一定要將產品資源進行分類,“分出豬,找準兒”,用好銷售模式,你即不會敗在今天,更加會贏在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