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王先琳 在品績管理推廣實踐中,我們清晰的認識到,人的品格的巨大影響力:品格是產生業績的動力,“品”和“績”是相輔相成的,“績”由“品”生、“品”定“績”相;“品”和“績”產生“品績力”,“品績力”決定生產力,“品績力”決定企業興衰! 同時,我們還認識到:在充滿變革與挑戰的體驗經濟時代,企業家要站在戰略高度上,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當今的中國,更需要一大批有洞察力、有實戰經驗、有感知動態、破譯動態能力的領導者——品績管理人才,他們是博古通今、融會中西、具有深厚文化素養、雄才大略的現代卓越領導:他們是睿智的領導者、心靈的啟迪者、堅強的行動者、快樂人生的體驗者。他們應該學會和掌握新型訓練模式,并用這種模式提升企業/組織的凝聚力,增強企業/組織的品績力,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為此,我們提出了“品績、品績力和品績力促進生產力”的概念,總結推廣了“品績訓練管理與考評模式”,希望能夠對企業/組織轉變管理觀念與方式,提高經濟效益有所幫助 體驗經濟時代全球企業領導人必然新角色——品績管理者。在體驗經濟大潮下,全球早已駛入體驗經濟時代的快車道,與此同時,體驗經濟時代企業面臨巨大的挑戰,企業只有轉換管理方式才能適應外界的變化,否則只有死路一條!促進生產力發展,體驗快樂生活,建立和諧社會,實現世界大同,決定企業領導人的角色必然是品績訓練導師和品績管理者。 優秀的品績訓練導師會和品績管理者清楚對方“想要什么”,并協助對方看清自己的現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清楚地知道自己實際狀況時采取的行動,才是有用的。品績訓練和品績管理者要依據訓練程序對被訓練者進行訓練。 人是動態的,應該去挖掘人的潛能、打破自我設限的框框、調整心態,自然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人的問題解決了,事情自然會迎刃而解。 品績訓練模式認為:人的品格會影響人的行為,人的行為又影響事的結果。正像武術很高,武德很差的武師必然禍害江湖、殘害蒼生一樣。人應該在知識技術、心態信念兩方面平衡發展,才能成為卓越人才。因此,我們提出有效的品績訓練技巧、品績訓練能力,以及品績訓練十大品績力、品績訓練十大方略、品績訓練十大心法和品績訓練的八種能力,可以有效引導被訓練者達到目標。 當今企業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復雜,更需要員工的主動參與。傳統命令式的領導已經不管用;“品績訓練模式”讓訓練導師協助被訓練者決定目標、準備行動、進而達成目標。重要的不是“教他做什么”、“怎么做”,而是問他“想做什么”、“要怎樣才能達到目標”,進而培育出第一流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