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李國旺
所謂戰略,是以未來為主導,與環境相匹配,以現實為基礎,對組織發展的策劃、規劃,它研究的是組織的明天。而戰略創新,是指組織匯聚集體智慧,通過金融創新,融合資源、政策、管理、科技、產品、市場的六維創新,發現或擴展國家、產業或行業戰略定位中的市場空缺或潛在的市場需求,填補空缺或發現新需求,并使之發展成為一個無人競爭的新市場,進而實現價值創新。
因此,很清楚,戰略創新的核心問題,是通過金融創新,形成新型的激勵機制,發動企業全員去重新發現、確定組織的市場目標或擴展市場邊界。分析那些知名企業的個案,大凡成功的戰略創新者,總會采用與所有競爭對手完全不同的競爭策略和經營目標,從而創造就出新市場,獲得新利潤。
組織戰略選擇的目標,必須滿足顧客的現實需要并挖掘顧客“未現、未來、未知”的需要。對組織內部的優劣勢和外部環境機會與威脅進行綜合分析,對相關的成本或投資進行加減乘除,集中精力開發生產的產品要滿足的顧客需要和自身的核心能力,所以,重大的戰略創新往往是組織改變經營目標的結果。要成功地開展戰略創新活動,智本家還應在組織內部創新適當的企業文化,建立適當的組織結構、經營系統、管理程序、激勵制度,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克服組織內部各種妨礙創新的障礙,使創新活動變成組織內部運行的常態。
智本家的戰略創新通常采用戰略模式革新、聯合聯盟模式、戰略模式重組、以創新組合帶動戰略創新四種方法。
戰略模式革新,就是放棄傳統戰略模式,放棄競爭的思維,設計出跨界的特別的風格、沒有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戰略模式。聯合聯盟模式,就是利用產業間或跨產業間的利益相關性和優勢互補性,實現上下左右資源創新,化競爭者為合作方,變博弈為聯盟,從而創造出新戰略力量。戰略模式重組,就是重新評估所有戰略模式,揚棄高成本低產出的戰略模式,引入創造性的新思維,重組戰略模式行,精心設計自己與眾不同的“戰略組合”,發揮舊戰略的新效益。智本家通過金融創新推動的資源創新、組織創新、政策創新、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都需要戰略創新為指引,所有創新都可能帶動全新的市場環境,革新戰略、重新定位企業的宗旨、愿景、使命,從而將創新文化(300336,股吧)與戰略創新有機統一。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現代戰略創新是從以物為中心的剛性管理到以人為中心的柔性管理。所謂剛性管理,即以“規章制度為中心”,憑借制度約束、紀律監督、獎懲規則、銷售獎勵等手段對企業員工或客戶進行“管理”。柔性管理,是依靠人性解放、權利平等、民主管理,從內心深處來激發每個員工、每個客戶的內在潛力、主動性、創造精神,從而由客戶對商品或服務的消費向客戶對商品或服務的體驗轉變。
由此出發,真正的人性管理,自該樹立“組織即人,組織為人,組織靠人”三個觀念,注重對組織的主體即人(員工和客戶)的關懷和信任。質言之,以“員工需要什么福利”和“客戶需要什么價值”為根本導向。
在當今的知識經濟社會,高科技、互聯網不斷改變著世人的生活和觀念,企業家如沒有創新的理念,就沒有立足之地,也無法成為運用知識、資本與智慧實現超額利潤的智本家。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競爭,智本家需要集中主要力量關注企業核心戰略管理,做好智本型的戰略創新,這大致包括三方面內容:
先是從戰略空間上要及時適應變化,爭取得到無量客戶的認可,即“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能適應環境”。智本家對內讓內部員工“好做人”,對外則是“做好人”。組織作為一個主體,對內,理當為所有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和心態關系,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氣場”,讓員工們有體面、有尊嚴地“好做人”,這樣才能充分積聚起員工的工作能動性。對外,則應全力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產品質量與良好的信譽,是組織對客戶盡孝心的表現,孝心感動天地,客戶資源持續增長,就會帶來高額回報,員工就能“做好人”,也就創造了良好的外部企業運行環境。
然后是從時間上善于把握未來,發現未來的客戶,即“你把握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把握未來”。戰略必須面向未來,知道未來是為了指導當前。因此,戰略必須面向未知,通過將未知的客戶轉化成現實的客戶,不斷擴展市場的邊界。事實上,關注趨勢的人,不僅能分析當下所面臨的潛在威脅,而更重要的是能在威脅變成危機之前準備好方案,加以解決。
再是立足于提高自身進而提高產品的品質與服務,最后提升客戶的價值,即“你調整不了別人,但你能調整自己”。如果市場無法改變,就先改變自己的思維、改變自己的策略,以此開辟市場的藍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