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文榮
馬年伊始,很多個人和企業都在制訂全年工作計劃。制訂計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讓自己和企業的未來,少一些變數,多一些掌控。而制訂計劃遇到的兩大問題,恰恰都和變數有關。
問題之一,計劃的跨度。國家有五年規劃,跨度再長就不易把握了。很多企業都有百年夢想,但是大部分企業都只能做到一年一計劃。工作計劃不是戰略構想,必須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李彥宏經常說,百度離倒閉不到30天;ヂ摼W企業度月如年,花太多時間思考年度計劃,有點像高中生憂慮如何養老。 計劃的時間跨度,宜短不宜長。能控制到月的,不妨退一步,先做好周計劃。能控制到周的,不妨也退一步,先做好日計劃。最容易做、也最難做的,恰恰是每日計劃。說容易做,每天都在工作和生活,總能安排一些事情。說難做,是不容易確定當天做的事情,是否真的應該做,是否遺漏了更重要的事情。因此,能堅持寫日記、堅持每日計劃的,往往都是偉人。 時間跨度延長一點點,不可預期的變數將會有爆炸性的增長。不要妄想去控制一切,熟讀一萬部成功學著作也成不了全知全能的救世主。認清所在行業、認清所在團隊、認清自己的長短,制定一個切實可控的計劃,這是所有計劃的根本。實在沒把握,就從日計劃開始吧。像偉人那樣工作和生活,一點也不丟人的。 問題之二,計劃的粒度。計劃究竟制訂到什么程度,也是一個很費思量的問題。計劃太粗,要么是決心書,要么是行業分析報告,只有動員意義,起不到計劃應有的作用。計劃太細,勞神費力不說,事實上也無法以不變應萬變,總有很多變化,是遠在計劃之外的。只能籠而統之地說,計劃宜細不宜粗,但是又不能過細。對于大多數工作來說,兩個層級的工作計劃就足夠用了。 第一級是較為寬泛的目標。類似生產、市場、團隊建設之類。目標不能太寬,世界和平的事情,有美國政府操心就夠了。目標也不能太泛,公司層面打理的事情,部門就不要干預了。 第二級是較為具體的指標。沒有指標,沒有量化的標準,工作成果無從考核,這樣的計劃,終究是鏡花水月。確定計劃的粒度很有難度,難在指標的選擇上,難在指標的量化上。 如何有效控制計劃的粒度呢,改變一下計劃的制訂方式,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情況是上級為下級制訂工作計劃,這種從上到下、層層分拆的計劃模式,有濃烈的官僚味道和監工色彩。管事的人安排工作,干活的人討價還價。來來去去達成一致,雙方都可以對上級交差了事。這樣錙銖必較的勞資關系,工作計劃的制訂一定很費勁,也許更適合簡單的計件式體力工作。而現代知識性工作,需要知識工作者全身心投入。不是要我干工作,而是我要干工作。不是管理者安排我做什么,而是我自己對工作負責,工作者就是管理者。那么,做什么、如何做,就應該更多聽取工作者本人的意見。原本爭論的雙方,現在只剩下一方,爭論也自然不存在了。 因此,當工作計劃的粒度難以控制的時候,不妨讓直接工作的員工,反過來制訂計劃。也許得到一份合理可行的工作計劃,遠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此坪転跬邪畹南敕,已經是真真切切的現實了。 近些年軟件行業迅猛發展的各種“敏捷開發過程”,比如極限編程、Scrum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原有的“從上到下”的監督工作模式。開發計劃完全由開發人員自己確定,并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地每天調整。如此天翻地覆的改變,如此徹徹底底的“勞動人民當家做主”,換來的是不是混亂,而是更合理的工作計劃、更短的完成時間、更高的產品品質。 如此計劃,何樂而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