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名企 學管理 悟文化 促提升”標桿考察行之—— 赴青島名企“海爾、青啤”標桿考察研討會 2015年12月06-09日【每月一期】 地點:青島華能賓館
一、【課程背景】 青島素有“中國品牌之都”的美譽,擁有一大批品牌企業,如“海爾”、“海信”、“青啤”、“青島港”、“即發”等。其中,海爾集團連續多年蟬聯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并被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網站評為全球十大創新公司。 以“海爾”、“青啤”、“海景”為首的青島名企,不僅生產了一流的產品,也打造了一流的文化與管理模式、管理工具等。這些企業的管理之道,十多年來都是中國商界學習的標桿之一,每年有近60萬各界人士赴青島學習考察。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這些企業又做了哪些變革,哪些創新,哪些轉型,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走近青島名企,現場考察,互動交流,直觀、深層次地了解這些企業并探尋其成功之道,開拓視野,轉變思維,為我們的企業尋求在新形勢下更快更好的發展之道,是本次研修班的宗旨。 二、學員對象【限額50位,先到先得,以匯款時間為準】 總經理/副總經理/廠長等企業領導;人力資源/培訓/生產車間/研發等部門負責人;班組長等生產骨干人員。 三、課程費用: 會務費:3600元/位(含青島兩天課程研修費;海爾、青啤兩家企業考察費;青島期間地面交通費、期間20萬元保險費,學員講義及其它雜費等) 食宿費:570元/位(青島2015年12月06-09日3天雙標間住宿及3個午餐、3個晚餐{單間補房差270,含早}等) 四、【行程安排】 第一天: 下午 抵達青島,安排入住,報名簽到,發放學員手冊,了解學習行程。 18:30-20:00 歡迎晚餐,學員互相認識、拓展人脈,學員分組等。 第二天: 08:30-11:30 課程研修:《創客模式---海爾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轉型》 12:00-13:00 午餐 14:00-17:00 課程研修:《創客模式---海爾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轉型》 17:00-18:00 晚餐 第三天: 08:30-11:30 課程研修:《海爾文化與OEC管理模式學習借鑒》 12:00-13:00 午餐 14:00-17:00 課程研修:《海爾文化與OEC管理模式學習借鑒》 17:00-18:00 晚餐 第四天: 08:00-08:20 由華能賓館乘大巴赴“青啤”集團 08:30-10:00 實地考察“青啤”集團:百年標志合影,參觀百年頌文化展廳,了解青啤百年歷史變遷與發展現狀;參觀百年生產線,現代包裝生產線,了解青啤生產管理與品質管理理念,體驗青啤“好人釀好酒”的文化精髓;酒吧品酒,體驗青啤“激情創造夢想”的文化核心。 10:30-11:30 青島新城區參觀:參觀東部城區標志五四廣場、新市政府、2008奧帆比賽中心,了解近二十年青島東部新城區的飛速發展等。 12:00-13:00 午餐 13:30-16:00 實地考察“海爾”集團:參觀海爾文化廣場,總部大樓前合影,了解海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參觀創新生活展,了解海爾創業與創新的精神,以及對未來科技與生活的暢想;參觀海爾大學,了解海爾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參觀海爾文化展,了解海爾發展歷程及各階段的戰略與文化管理精髓;參觀海爾生產線,了解海爾生產現場管理理念與看板文化、星光大道等。 16:00以后 由“海爾”乘大巴赴機場或火車站【5人以上團隊統一接送】 注:以上行程安排,根據天氣、交通、考察企業等原因會務組可適當調整次序,以達到更好效果。 五、【課程參考內容】 課程一:《創客模式---海爾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轉型》 第一講:創客定義與內涵 創客的定義與特征: 海爾創客解讀: 海爾創客必要性: 第二講:創客密碼與工具 創客模式之“兩大模塊”: 創客模式之“兩大機制”: 創客模式之“實施四部曲”: 創客模式之“三大平臺”: 創客公地之“三方法”: 創客之“四權”: 海爾創客效果: 第三講:創客保障與支持 創客文化支持 文化內涵: 創客文化的創建: 體系保障 七大創新體系: 激勵體系建立: 創客激勵的特色: 解析:基本生活費?超額分成?小微主股東? 基礎保障: 人人創新: 自營體: 無邊界管理: 創客模式對海爾人的要求: 容忍失敗: 自以為非: 自我手術: 非本地主義: 第四講:創客前提與傳承 海爾的戰略轉型: 五大戰略階段: 要飛越不能跨越: 創客前提: 自營體與SBU 自營體與小微 創客發展目標: 解析:小微的特點? 小微對創客的激勵? 小微誰控股? 第五講:互動交流與解疑 創客的創意定向? 創客評審? 創客模式實施的重點? 創客模式三步走? 課程二:《海爾文化與OEC管理模式學習借鑒》 第一部分:海爾的企業文化 第一講、企業文化的本質(案例分享) 用一句話歸納(案例分享) 用一個詞歸納(案例分享) 用一個字歸納(案例分享) 第二講、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 物質文化(案例分享) 制度行為文化(案例分享) 精神文化(案例分享) 第三講:企業文化責任部門如何推進企業文化(價值觀) 企業文化責任部門的定位與職能(案例分享) 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理念的三個三分之一現象(案例分享) 企業文化理念提煉的基本原則(案例分享) 企業文化責任部門如何推進?(案例分享) 對內:經營員工(重點造勢經典案例分享) 對外:經營市場(重點造勢經典案例分享) 企業文化對企業品牌的影響(案例分享) 經典企業文化理念實戰版式分享
第二部分、海爾的OEC管理 第一講、OEC管理的主要內容 OEC管理的思想基礎(案例分享) OEC管理的地位與作用(案例分享) OEC管理的定義 OEC管理的含義 OEC管理的核心(案例分享) OEC管理的三個構成體系(案例分享) OEC管理的三個基本原則(案例分享) OEC管理的九個控制要素(案例分享) 第二講、OEC管理的目標體系 目標分解(1、分解方式,2、分解手段)(案例分享) 目標的執行與控制 目標建立與分解的特征(1、指標具體可以量化。2、目標分解時堅持責任到人的原則。3、作到管理不漏項) 目標分解后各主要部門該忙什么? 案例分享 第三講、OEC管理的日清體系 OEC管理的日清體系 日清體系的兩個方面 日清的操作形式 日清表 日清的程序 日清,清什么? 日清,怎樣清? 第四講、OEC管理的激勵體系 什么是激勵 激勵的原則 激勵的方法 打造激勵體系需要注意的幾個主要問題 適宜企業一線的一些創新的激勵方法 案例分析 第五講、OEC管理的推行 OEC管理推行指導思想 OEC管理推行的原則 OEC管理推行流程
注:以上課程內容僅供參考,因老師不同,在核心內容不變的前提,授課內容順序以現場為準。
六、【核心師資團隊】 王致遠 老師 歷任海爾集團中高層管理職位十余年,某大型企業總經理三年,海爾高級研學專家,高級講師、咨詢師,上海財大EMBA班客座教授,中國企業家聯合會特聘教授,兼任廣州、重慶、上海、北京、濟南、青島多家管理咨詢公司的首席研修師、高級研修師和企業診斷師,兼任鄂爾多斯、唐山多家企業的簽約管理顧問,具有豐富的大型公開課和企業咨詢式內訓的實戰經驗。 王老師專業理論超前,與國際接軌;案例典型,指導性強;現場授課與互動結合,突出解決實際問題的務實性;學院派與實戰派的緊密結合是王老師的最大特色。 王維寶 老師 王維寶老師,有“引爆中國第一執行力”美譽的“OEC管理模式”推廣專家、企業文化與班組建設研學專家。 現兼任中國企業家聯合會、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等37家研修管理機構的高級顧問。 王維寶老師在海爾跟隨有“中國第一CEO”美譽的張瑞敏首席執行官28多年,曾任職:海爾企業文化中心《海爾報》編輯、記者 ,海爾整體廚房、海爾整體衛浴本部企劃部部長、海爾大學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班組建設主講等。王維寶老師參與了海爾發展史上許多響譽海內外的管理模式、流程再造、問題案例起源、過程、完善、優化、提升的操作過程。他實戰經歷豐富,學識廣博,授課風格生動、激昂,控場能力強,對學員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楊克明 老師 企業文化咨詢專家,集團管控咨詢專家,海爾經驗研學專家。 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課程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博士。曾獲青島十大名師、中國百位優秀講師稱號,PTT國際職業培訓師。 海爾企業文化體系主創人員之一,在企業文化、集團管控、人力資源管理、OEC管理、SBU經營、市場鏈與業務流程再造、PSI等現代企業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獨到見解,受聘擔任上百家企業管理顧問。 ☆ 個人著作有《海爾兵法》、《OEC管理》、《創新經營》、《企業文化落地高效手冊》等多部。 ☆ 主要研究和培訓領域:企業文化、執行力、OEC管理、SBU經營、管理技能提升、海爾管理課題。 孫海藍 老師 ·海爾實戰派資深培訓師 ·高級咨詢顧問 ·海爾企業文化 ·OEC、培訓管理、服務管理推廣專家 中國百強企業優秀講師,企業文化專業領域10大講師,IPTS國際職業培訓師行業協會職業培訓師;IPTS國際職業培訓師30強金牌培訓師。北大、人大、清華、華東理工MBA、EMBA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主講老師,影響力EAP企業學院特約講師。 借鑒海爾管理經驗,創建了中國本土備增企業利潤的管理咨詢模式,國內多家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培訓師、咨詢師。 【工作經歷】: 海爾資深實戰工作經驗10年,原海爾集團企業文化體系主創人員、曾任海爾某本部企業文化部長,行政人力部長,海爾大學高級講師。10年工作經歷走過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目標管理、行政等管理崗位。海爾內部企業講師5年實戰工作經驗。 【研究領域】: 企業文化、培訓管理、服務管理、行政統籌、中高層管理能力提升 【授課風格】: 實用+分享+互動+參與 實戰、實用、實效。可以根據企業需求量身定做管理課程。孫老師的課程實用性很強,和企業結合緊密,不忽悠,課程樸實自然,課堂氛圍活躍,學員參與很高。孫老師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用心培訓,用心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