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 楊帆 教授 楊帆(Yang Fan)教授、博導,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任國防大學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并兼任多所大學的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宏觀經濟、國際金融、涉外經濟,特別是在人民幣匯率等方面研究上有獨到見解。同時涉及社會、文化以及國際問題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探索之路》、《價格財政危機與反危機》、《匯率改革與金融創新》、《狙擊風暴——人民幣匯率走勢與反危機》等,其中專著《人民幣匯率研究-兼論國際金融危機與中國涉外經濟》于2002年獲得中國第13屆國家圖書一等獎。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人民幣匯率趨勢國內外經濟的影響》等省部級重大課題項目。楊帆教授目前已發表論文上千篇,著作15本,總字數超過1000萬字。在《管理世界》等權威期刊、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逾百篇。其中,論文《比較優勢的動態性與中國加入WTO的政策導向》在《管理世界》發表,經《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節目播送。 楊帆有關國家經濟安全和大國防的思想,迅速得到有關方面的認同。2001年,國防大學聘任楊帆為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楊帆關于加強國防,發展戰略產業,全球化與國家安全的關系的思想,關于經濟增長必須關注資源環境防止兩極分化,關于危機與反危機,和大量關心弱勢群體的文章,在社會各個階層都有廣泛的影響。 楊帆對于國家安全,發展國防科技戰略產業,非常熱心。楊帆是國際金融和WTO專家,但是他并不盲從于西方制定的規則。近年來他在這方面已經發表許多著作。如:主編《世紀選擇》叢書,共10本,批判新自由主義在中國的誤導。他的專著《大國戰略》,《狙擊風暴》,《中國直面大國挑戰》,《2002:中國走勢》等,都強調,中國在全球化中有特殊的利益和立場,不能盲從西方。楊帆年輕時代在天津開發區研究外資工作,在國家物價局研究外貿,對于企業有直接經驗,他結合加入WTO廣泛地研究了產業問題。他的最新論文《比較優勢的動態性與中國加入WTO的政策導向》已經在《管理世界》(2001年 第6期)發表,并且經《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節目播送,社會反響很大。主要觀點是:關于加入WTO的諸多對策,多數主張中國“融入國際社會”,發展勞動密集型行業,以此為基礎實現產業升級。很少人主張以國家力量支持,發展獨立知識產權和戰略產業。究其理論根源,有迷信“自由貿易”,厭惡國家保護,懷疑中國創新能力,脫離大國特征等一系列誤區,而忽視“比較優勢”的動態性,可能是理論之基本誤區。從解釋比較優勢的動態性開始,論證中國產業的升級,不僅僅是利用現實比較優勢的過程,也應是國家有意識支持企業,創造新比較優勢的過程。利用現實比較優勢和創造新的比較優勢的關系,不是前后順序發展的關系,而是并行不悖,互相促進的關系。他的論點已為1997年以來的美國金融危機所證明。以楊帆為代表的經濟學的新觀點,已經大量被中央所吸收,體現在可持續發展,關注民生,國家安全,自主創新等許多方針政策之中。 2006年,楊帆接受國家有關部門委托,研究重要課題《中國維權與利益集團問題》,2007年研究司法部重點<利益集團與社會主義法治>, 是未來時期中國政治,法律與社會的最尖端問題之一。 楊帆實踐經驗多,思想非常敏銳有創新精神,知識面豐富,哲學歷史底子好,在寫作和講演方面都有特長。特別是他有人文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非常有名的直言不諱和憂國憂民,因此有相當廣泛的社會影響,在學術上有很大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