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4年5月16-17日(上海) 5月24-25日(深圳) 培訓費用:4500元/人 (包括培訓、培訓教材、兩天午餐、以及上下午茶點等費用) 學員對象:中小民營企業董事長,總經理,企業高管,職能部門經理,IT部門負責人
課程背景: 改革30年為中國民營企業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天賜良機,但經濟增長速度已經出現回落。 計劃經濟時代的商品短缺是民企30年快速發展的市場基礎,國家政策支持是發展的保障。 開放前期勞動密集型產業與落后農業相對優越,形成我國前30年特有的民企低成本優勢。 開放前期雙軌制及官商融合的資源配置條件,使某些新生企業獲得先機,高速、畸形成長。 開放前期在高新科技及機械加工企業中,民企數量很少、規模很小、發展很慢、步履艱難。 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發展,隨著與世貿接軌,客觀經濟規律的作用發酵,優勝劣汰開始衍生。 與此同時歐美各國出現金融危機,導致消費品市場需求萎縮,致使我國外貿受挫出口銳減。 由于國內短缺經濟逐步緩解、出口銳減,加上勞動報酬有限,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現象。 蓬勃發展起來的廣大民營企業都將面臨一場生死考驗,如何繼續健康發展?大家都在思考。 本人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視角,從三個層面向民營企業家指出了企業發展必須遵循的規律。 本人從民企生存的五條主線,為民營企業家指出了企業發展必須面對解決的五大方面課題。 本人從民企運行的客觀脈絡,為民營企業家指出了企業運行必須建立疏通的各種內部關系。 本人從民企管理的20個系統,為民營企業家指出了內部管理各系統的作用及相互間關聯。 本人從民企管理的兩大領域,為民營企業家指出了健全內部管理的方向、范圍、辦法、策略。 本人以“管理金三角”和“管理金三線”,為民營企業家闡明了如何建立高效的管理系統。 本人以“管理金三角”和“管理金三線”的實踐為民營企業家展示實現信息化管理的前景。
培訓收益: 幫助民營企業家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視角重新思考企業發展目標。 幫助民營企業家從五個生的線路重新思考企業的戰略任務各項工作。 幫助民營企業家從六四脈絡中重新思考建立內部組織管理分工設置。 幫助民營企業家從20個系統中重新思考建立管理信息系統通盤方案。 幫助民營企業家從“山”和“水”中重新認識管理領域和業務領域。 幫助民營企業家從管理金三角和管理金三線中,認清其中重中之重。 幫助民營企業家有條不紊地全面建設企業內部管理系統。 幫助民營企業家能夠抓住企業內部管理破冰的關鍵線路。 幫助民營企業家能夠為員工、社會、企業構建三贏平臺。 使企業能夠獲得新時期繼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使企業各項管理功能和水平能夠與國際接軌。 使企業能夠真正實現現代化管理,與時俱進。 使企業能夠生成在世界經濟環境中成長基因。 使企業能夠升華生長的核心競爭力不斷進步。 使企業能夠邁進世界經濟大循環的常青軌道。
課時安排: 一、認清現階段中國民營企業的管理現狀 0.5天 二、快速提升中國民營企業管理的通路 1.5天
課程大綱: 一、認清現階段中國民營企業的管理現狀 1、民營企業管理的重要性 ①、中國實現小康的金字塔 ②、三個重要條件缺一不可 ③、企業的地位及重大作用 ④、管理的作用及落后現狀 ⑤、制約著國民經濟發展 ⑥、管理要創新實現跨越 2、從人均GDP看企業的短板 ①、2011年中國GDP總量 ②、人均值排位 ③、與日本相比 ④、中國還很窮 ⑤、企業9要素 ⑥、管理最短板 3、民營企業管理的共同軟肋 第一、目標戰略不清晰,使任務分解不到位; 第二、業務流程不清晰,使組織設置不到位; 第三、職責分工不清晰,使工作保障不到位; 第四、產品設計不清晰,使工藝設計不到位; 第五、物料定額不清晰,使計劃收發不到位; 第六、計劃系統不清晰,使達成統計不到位; 第七、物控系統不清晰,使物流管控不到位; 第八、資源投入不清晰,使成本核算不到位; 第九、投入產出不清晰,使盈利核算不到位; 第十、問題風險不清晰,使應對措施不到位; 第十一、過程控制不清晰,使預警提示不到位; 第十二、溝通渠道不清晰,使跟蹤反饋不到位; 第十三、工作標準不清晰,使獎懲標準不到位; 第十四、業績指標不清晰,使績效考核不到位; 第十五、管理系統不清晰,使管理功效不到位。 4、民營企業要解決的重點課題 第一、本企業所在行業的特性與市場前景;即:興衰與大小,如何選定方向; 第二、本企業發展的愿景目標與戰略規劃;即:目標與戰略,如何制定戰略; 第三、本企業的市場競爭對手與如何應對;即:競態與排位,如何制定策略; 第四、本企業產品定位與人才、技術投入;即:生命與保障,如何增強實力; 第五、本企業產品價格與變動費用的構成;即:價格與貢獻,如何提升貢獻; 第六、本企業產品品種組合與產銷總目標;即:品種與產銷,如何實現銷售; 第七、本企業固定費用與量本利平衡分析;即:盈虧與平衡,如何界定盈虧; 第八、本企業目標銷售計劃與保本、盈利;即:定產銷指標,如何保證盈利; 第九、本企業核心業務構成與貢獻額大。患:事業與貢獻,如何統籌事業; 第十、本企業各項事業的貢獻能力與現狀;即:已貢獻程度,如何達成目標; 第十一、本企業管理重點、難點、關鍵所在;即:逐一面對,如何逐項攻克; 第十二、本企業各價值鏈中短板及風險所在;即:針對風險,如何制定預案; 第十三、本企業如何建立監控風險預警機制;即:風險預警,如何掌控應對; 第十四、本企業如何建立風險分散管控機制;即:降低風險,如何規避風險; 第十五、本企業如何建立員工長期利益機制;即:利益共享,如何穩固根基; 第十六、本企業如何形成員工的核心價值觀;即:榮辱與共,如何建設文化。
二、Z管理模式-快速提升民營企業管理通路 1、三大規律 ①、規律總圖 ②、根本規律 ③、競爭規律 ④、基本規律 ⑤、企業要遵循根本規律 ⑥、企業要掌握競爭規律 ⑦、企業要運用基本規律 ⑧、企業要依規建設文化 2、五條主線 ①、五生總圖 ②、企業生命 ③、企業生路 ④、企業生機 ⑤、企業生理 ⑥、企業生力 ⑦、前兩生依然要創新 ⑧、后三生必須要創新 ⑨、基業長青靠后三生 3、四六脈絡 ①、四六總圖 ②、四個流 ③、六條鏈 ④、匯成脈絡 ⑤、管理路線 ⑥、架構組織 ⑦、決定分工 ⑧、梳理流程 ⑨、指導運行 ⑩、不斷優化 4、三四系統 ①、三四總圖 ②、三縱體系 ③、四橫體系 ④、模塊關聯 ⑤、匯集卓越 5、“山”與“水” ①、山水本源 ②、ERP范圍 ③、兩大范疇 ④、管理順序 ⑤、重在山上 ⑥、落在水中 6、管理“金三角” ①、山上抓三 ②、管理金三角 ③、自上而下 ④、提綱挈領 ⑤、互動循環 ⑥、逐步擴展 7、物流“金三線” ①、水中抓三 ②、管理金三線 ③、注重個性 ④、兩化互動 ⑤、實現跨越 ⑥、山水互動 ⑦、逐步深化 ⑧、實現精益
專家介紹:林向東老師 具有22年大型國企生產管理和16年民企高管經歷。先后任職有,班組長、生產經理,廠長、總經理,董事長等職位。清華大學MBA學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信息化工程碩士。中國最早一批國企出身,最早一批學習引進豐田精益生產系統,熟悉美,德,日,發達國家企業運營管理模式,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國內首創的一套適合中國企業發展的一套運營管理模式,Z管理模式-《快速提升中國民營企業管理的通路》。從企業運營管理,投入產出、生產運營、企業信息化建設(企業管理生產管理與信息化結合落地)、ERP、精益管理、管理金三角、物流“金三線”等方面,幫助中國企業快速發展。幫助企業真正實現現代化。語錄:“世界上沒有多余的企業,只有尚待管理好的企業;時不我待,如果企業不能在自身還有‘生力’的時候找到生命的源泉,這家企業就只能成為一個沒有生存權力的‘夢工廠’了!” 工作簡歷: 1971.12-1983.12 北京汽車制造廠生產科,班組長、歷任資料員、調度員、計劃員、計劃調度組組長; 1984.01-1985.02 兩廠分立(中美合資成立北京吉普公司),留任原北汽生產計劃科計劃組組長; 1985.02-同年.07 北京汽車制造廠光華實業公司,任生產技術部經理; 1985.07-1986.03 北京汽車制造廠光華實業公司汽車改裝廠,任生產廠長; 1986.03---1993.03北京汽車制造廠汽車總裝廠,任副科長;任生產廠長;任常務廠長。 1989.3 (北京市)首批破格評為經濟師資格; 1993.03-1996.06 北京物資學院,任講師; 1993.03-1996.06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讀MBA,任黨支部書記; 1996.06-1999.03 生產部長、管委會常委;汕頭春源實業集團,任副總裁;(服裝鞋冒制造業) 2000.07-2001.03 應春源實業集團董事長邀請,全面主持生產經營管理; 2002.09-2004.05 深圳三諾電子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主持公司管理系統各項工作;(三諾集團在韓國上市,全球第一家在韓國上市的外國企業“中國行業最具競爭力第一品牌”,并被科技部,國資委,總工會聯合認定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2004.06-2010.07 汕頭宜華集團,先后任集團常務副總裁、宜華木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汕頭宜華集團主營項目,宜華木業、宜華地產、宜華投資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 2012.03-同年.05 昌達肯特(天津)家具有限公司兼任總經理,負責公司整個生產系統及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主要經營美式家具、法式家具、沙發、酒店家具等) 2012.06-同年.12 兼任廣東復興食品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擔當管理顧問。(廣東省復興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品工藝、機械設計、制造于一身的綜合性企業,長期致力于生產食品、包裝及其周邊設備的制造。80年代建廠至今不斷吸收消化國內外先進技術經驗,且消化運用自身產品的研發于制造之中,現產品已能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和減少污染,有較高的柔韌性和靈活性;普遍產品完全自動化、數字化,從根本上實現高效、高速、高質,經多年不懈努力,已逐步成為廣東乃至全國的知名企業。 至今任,奧迪公司、凱撒、華鷹、皇威、達誠、(天津)應大、(北京)遠東、三諾電子、宜華集團、中興、華為、北汽集團、一汽等多家大型企業運營、精細化管理、組織運營、精益生產、信息化建設等,幫助企業打造國際化的運營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