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5年3月29日(上海) 6月5日(上海) 9月19日(上海) 12月11日(上海) 培訓費用:2200元/人(包括:講師授課費、場地費、發票稅費、培訓教材、午餐及上下午茶點等) 課程對象:中高層管理者。 培訓背景: 教練技術是什么? “教練技術”(英文Coaching),源于體育,是運動員奪冠軍重要支持者。80年代,歐美企業界把體育教練技術、技巧、方式、原則和文化理念引進企業管理界,歷經企業家十幾年管理智慧經驗的沉淀和實踐,而產生的一套能夠激發企業員工內在能力、增加企業效益、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及達成目標的一套管理技術。 如何定位管理教練? 管理教練是一個啟蒙者、激勵者、支持者和守護神。教練技術是管理教練通過方向性和策略性的有效問題,激發被教練者向發掘自己的潛能,探求更多的可能性,令被教練者更加快捷、更加容易的達到目標。管理教練不是顧問,不提供解決問題方案的專家,而是支持被教練者正視困境,去發現早已潛藏在他自己心中的答案的對話者;管理教練不是導師,甚至不比被教練者懂得更多,并不灌輸概念和知識,但他能支持被教練者發掘自己的潛力和智慧;管理教練不是心理醫生,不會去干預被教練者的情緒,而是支持對方提升自己管理情緒的能力。 管理教練核心技術是什么? 管理教練是促進者,在教練下屬的過程當中,當事人通過專業教練技術的聆聽、發問、分享、體驗、區分、整合、應用、回應、支持、激發等,使當事人更加明確自己的方向,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厘清現狀與差距,善用自身的所有資源,從有序的引發行動。從而不斷的挑戰目標走向卓越。 【課程背景】 “無代馬走,使盡其力;無代鳥飛,使弊其翼。”——《管子 心術篇》 管理是通過他人完成任務的藝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經理有效而得當地使用激勵的方法,能夠充分發揮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使自己的工作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一名管理者因為不能改變企業的激勵機制,因此管理者本身的行為對于員工具有強烈激勵作用。 如何提高員工的工作表現?如何讓下屬勇于面對挑戰?如何糾正下屬的錯誤行為?如何能提升員工的責任感?如何迅速提升下屬的能力?以上可能是每個管理者關心的問題,而教練型管理模式是最快最有效的發展下屬的手段。好的教練和績效管理方式能夠激發下屬的雄心、使下屬勇于面向挑戰和進行持續改善。 本課程幫助管理者向管理教練轉換,將教練技巧融入其領導風格。通過充滿樂趣的學習,讓經理人掌握做為一名教練型管理者應擁有的工具和技能。讓學員了解到可以指導實踐的教練理論,并通過體驗式的學習理解和掌握激勵員工的有效方法。 【課程特色】 ·快速見效: 所教授技巧及練習,經過實踐驗證均能實時帶來改變 ·互動體驗: 通過互動式學習,引發學員深刻感悟,倍增學習成效 ·實戰演練: 通過演示和輔導,讓學員即學即用,實戰演練成習慣 ·課后跟進: 協助學員組成“學習小組”,并課后幫助學員成果實踐 【課程收益】 提升管理技能,做到管理過程中關注“人”和“事”平衡 通過教練技巧,使員工的心態由被動待命轉變為積極主動 運用教練式管理,提升下屬工作內驅力,使能力快速提升 通過教練流程,協助并支持員工訂出實際行動步驟,創造卓越的業績 通過有效對話,激發員工的潛能和創意,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掌握教練技法,破除員工的限制性信念,化解內心障礙 學會管理教練必備的四大核心技能與核心步驟,使管理者做到有效授權 【課程形式】視頻觀賞+小組研討+互動游戲+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工具演練+精彩點評 【課程內容】 第一模塊:從管理者到管理教練 一、猴子管理法:別讓猴子跳回你的背上; 源源不斷的猴子:被迫承擔下屬的工作 請示=推脫責任? 管理者為何總會被下屬反授權? 下屬不能盡責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為何說企業中最大的浪費是智慧? 視頻案例:經理人的苦惱 二、從傳統管理模式到教練型管理模式 管理對象已發生改變,傳統管理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教練式管理使管理者追求卓越,下屬快速成長,團隊提升績效 傳統管理與教練式管理不同的關鍵在于“給”與“取“ 員工在企業中的四個階段:入職期、學習期、成熟期、高效期 四種領導風格:指令、合作、教練、授權 領導風格中的指令性與支持性行為 領導風格要與員工狀態及不同時期相匹配 第二模塊:教練技術的原理及原則 一、教練技術基本原理 表現=潛能-干擾 拓寬信念、改善行為、擴大成果 教練的核心信念:“看人之大,用人之長” 教練的三大角色:指南針、催化劑、鏡子 二、教練技術的三大核心理念 從問題導向到目標導向 從失敗思維到反饋思維 從受害者角色到責任者角色 第三模塊:管理教練的四大核心技能 一、關于聆聽的技能: 聆聽主要目的:先診斷,再開方,了解先于行動 聆聽中運用 “約哈利窗”模型 聆聽的層級與同理心聆聽 聆聽中的常見干擾及排除 常見四種聆聽惡習 聆聽的中的有效反饋技巧 聆聽中的復述與歸納技巧 聆聽中的同理與共情技巧 教練聆聽的核心要點 工具演練:學員案例聆聽演練 情景案例:會議中的聆聽 二、關于發問的技能: 發問主要目的:聚焦目標正向思考,跳出框框擴寬視野 提問的立場與出發點:批判性與啟發性 提問的方向性:帶領與探索 有效發問的四大特性:發現,換框、擴展,動力 多問WHAT 少問WHY 多問開放式少問封閉式 解除當事人內在防衛的問話技巧 引發當事人深入思考,強而有力的教練問題 教練發問的利器“檢定語言模式” 工具演練:學員案例發問演練 情景演練:業績指標為何不能達成 三、關于區分的技能: 區分主要目的:看清現實,解除障礙 教練的過程就是不斷區分的過程 教練區分的重點及內容 學會區分事實與演繹 學會區分目標與障礙 學會區分行為與動機 解除限制性信念的區分法 工具演練:學員案例區分演練 情景案例:如何化解小李與同事的矛盾 四、關于回應的技能: 回應主要目的:拓寬信念,看到盲點 錯誤性回應引發的不良后果 誘發行動的回應技巧與與超然對話 教練“回應”的三種方式 建設性回應的核心要點 教練回應的情緒鏈接 抗拒回應的實用技巧 實戰演練:學員案例回應演練 第四模塊:教練式管理的核心模型與步驟 一、基本教練模型:GROWS Goal:當事人的目標(企業或者團隊戰略目標) Reality:個人團隊及企業面臨的現實 Option:基于現狀可選擇的策略及路徑 Will:把計劃轉化為行動的意愿和決心 Support:整合資源 激發及支持 二、基于模型分解出教練實務: GR階段:引導自我審視 認清現實要求 建立可行目標 O階段:擴展選項 頭腦風暴 選擇策略及路徑 W階段:規劃關鍵行動 儲備必要能力 擬定行動計劃 設定執行計劃 S階段:整合教練計劃 落實教練行為 評估教練效果 持續優化行為 三、關鍵模型環節演練:(情景案例研討) 基于對積極下屬的情景演練:G-R-O演練 基于個人計劃到教練計劃演練:W階段演練 基于尋求并落實教練行為演練:S階段演練 第五模塊:以心態為導向的教練模式 一、以心態為導向的教練原則 忌說教和說服 多引導其感悟和體驗 追本溯源 感悟越深 提升越快 轉型需要時間 切忌急功近利 引發內在覺察,自省先于行動 二、以心態為導向的教練模式步驟 厘清目標:挖掘內在渴望、清晰正面動機 反應真相:認清現實狀況、找出實際障礙 遷善心態:自我向內醒覺、心態積極轉化 行動計劃:清晰行動步驟、明晰計劃行為 行動跟進:落實教練行為、做好效果評估 實戰演練:現場研討出四個步驟的問題設計 三、員工心智模式塑造教練可影響的層級 思維模式層級:處理事情的方法和邏輯 價值系統層級:選擇及關注的優先順序 心態意愿層級:看待問題角度及積極性 心里素質層級:面對壓力和挑戰的能力 四、案例研討:小王的消極的心智模式 深度匯談: 從行為引導其自覺 從心智反思其原因 從原因追溯到源頭 引導感悟: 從源頭喚醒其改變 從改變提供其反饋 從反饋引導其領悟 第六模塊:以績效為導向的教練模式 一、以績效為導向的教練原則 掌握關鍵可控因素 聚焦高價值活動和及行為 以賽帶練 以練養賽 二、以績效為導向的教練模式步驟 精準目標:聚焦團隊能量、引發團隊動力 理清現狀:看到事實關鍵、找到杠桿支點 優選方法:看到多種可能、找到最佳路徑 提煉模板:精進有效行動、快速復制成功 制定計劃:優化資源配置、獲得執行地圖 實施行動:知變應變控變、直達行動目標 跟進執行:突破執行困境、實現卓越目標 實戰演練:針對每個步驟具體實戰演練 三、教練如何引導其突破客觀障礙 同理心傾聽、擴展對話、讓對方闡述障礙及理由 引導對方區分可控及不可控因素 以面對現實理念接受不可控因素 牽引對方思考方向、聚焦可控因素 以擴展式激發釋放對話、尋求超越現實之道 以主動承擔對話、總結可行策略及行動計劃 實戰演練:面對客觀存在的障礙,教練如何有效引導其突破? 課程結尾:我的下一步…… 現場答疑:對所學知識點回顧總結,對學員的疑問解答 學員分享:學員分享收獲點,總結對自己的啟發 行動計劃:學員下一步行動計劃,承諾實踐并如何執行
培訓導師:張高睿 九型人格與企業教練 體驗式培訓與演講教練 ICF(國際教練聯盟) 認證教練 企翼名家 特聘講師 職業指南頻道 特聘講師 清華總裁班教練技術 特聘講師 北大總裁班教練技術 特聘講師 原一正藥業集團 常務副總 維美思乳業有限公司 常務副總
張高睿老師始終專注于教練技術及團隊打造領域的研究,曾任一正藥業集團黑龍江區常務副總、維美思乳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憑借在名企6年的管理實踐,以及8年咨詢培訓的豐富經驗,積累了大量的鮮活案例,張老師采用多元化的授課方式,以“教練式+培訓式”的授課原則,本著“不僅知道,更要做到”的培訓理念,曾服務于中國移動、三星電子、華潤集團、大陸汽車等數百家知名企業,以成果為導向從企業實際問題入手,幫助企業創造最大績效。
培訓特色: 管理學與心理學的有機融合,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為主導,從人性角度出發 以解決企業問題為中心,以學員實際案例為范本 提供最系統、最實戰工具與方法,課后配有訓練方案 服務于百家大型企業,幫企業已將擁有的技術、資源和創造性等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課程激情洋溢,引導要點中肯,學員心態把控牢固,談吐幽默,語言風趣; 培訓現場學員參與性強,培訓始終氣氛生動、熱烈活躍;調動參訓人員的學習激情和專注力,令其記憶深刻,深受裨益! 明確與理性的邏輯思維,善于引導學員相互之間的友誼的建立以及團隊力量的發揮
實戰化:以企業真實案例為演練藍本,確保所講內容解決企業實際問題,課程現場實戰應用。 多元化:以教練法為主軸,輔以多項精心設計的分組討論、演練及分享,以參與、互動式教學為主杜絕傳統灌輸式上課方式,并在課后加入一些跟進過程,確保讓每個學員都能效果最大化。 模塊化:模塊化的設計,確保課程的嚴謹性、結構性與邏輯性,便于學員的記憶與理解。 進階化:課程體系完備,階段性的課程安排,使學員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并且邊學邊在工作中運用,使學習效果快速轉化。 工具化:配有實戰工具與方法,使理論知識能夠有效落地,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具”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