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背景】 國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經歷數千年的演化推動和承載著中華文明的進步。特別是當下社會,在經歷了西學的實用主義大潮后,人們反思現實的得失,開始從高速旋轉的功利型社會中脫胎出來,逐漸轉變為對樸實自然生活的追求,希圖回歸傳統文化的溫暖和睿智之中。而中華傳統文化中先哲們的學說,則讓大家的心靈得到充分的滋養,成為不竭的智慧源泉。 上海交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以國學養心、中醫養生為理念,精心設計明德國學養生研修課程。明德學堂以國學和中醫兩把利劍,斬斷煩惱,清涼心靈,善養身心。國學養心以儒、釋、道、周易為主,突破思想的局限,叩問心靈的大門;中醫養生以《黃帝內經》為主,用中醫之智慧善養家庭康寧。不僅幫助企業家達到個人思想上的涅槃,更是促進家庭的健康和睦,身心雙修,成就美好生活! 【課程特色】 ·國學養心— 縱覽諸子通達睿智,細數歷代致用之學, 端本清源闡明義理,頤養心性體悟真諦; ·中醫養生--- 學《內經》攝生之道,習中醫養生之法, 小疾可去大病不生,善養家庭福壽康寧; ·國藝養性--- 不讀詩書談吐不文,不品香茗落筆無鋒, 煮酒弘論海內知音,絲竹天籟陶冶性情。
【課程內容】
課 程 模 塊 |
課 程 |
國學養心 |
蓄勢篇 |
儒釋道與傳統文化 |
修身篇 |
儒家精典與人生智慧 |
半部治天下之《論語》 |
《大學》之三綱八目 |
治行篇 |
道家精神的哲學智慧 |
《道德經》解讀 |
莊子的逍遙 |
養心篇 |
禪與人生 |
《金剛經》解讀 |
治世篇
(講座) |
治世明君-唐太宗 |
剛柔并濟-宋太祖 |
一代明臣-曾國藩 |
近代偉人-毛澤東 |
中醫養生 |
養生篇 |
《黃帝內經》之經絡養生 |
《黃帝內經》之藏象智慧 |
藥膳食療的養生智慧 |
手診面診的奧妙 |
周易智慧與養生 |
有情建筑與養生 |
道家養生 |
國藝養性 |
養性篇
(沙龍) |
禮樂文化與品位人生 |
藝術品鑒賞之字畫 |
藝術品鑒賞之古玩、玉器 |
煮酒論道--花道、茶道 |
家居風水 |
【部分擬邀課程師資】 1、明師。以師德和學術功底作為擇師標準。 2、博學。老師飽讀詩書,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融入貫通,行云流水; 3、善教。老師教學靈巧,課堂講授與實踐結合,上課生趣輕松。 陳鼓應 當代道家研究領域泰斗,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悲劇哲學家尼采》、《尼采新論》、《存在主義》、《莊子哲學》、《老子注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等書。 徐小躍 江蘇省圖書館館長,曾任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主任,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南京大學“儒學與基督教比較研究中心”主任,哲學學士,中國哲學碩士,中國歷史學博士,中國哲學、宗教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里 四川師范大學教授,少有神童之譽;年未十五即有志于學,并著長衫至今,稱為“長衫先生”。他把純學理的深刻理論探討寓于行云流水般的娓娓道來之中,寄寓于可讀性與趣味性之中,既不失學術的嚴謹規范,又有文學藝術的情趣興致,這顯然得力于廣博的知識結構和對先秦典籍爛熟于胸的深厚學養。 季惟齋 早年于北京大學旁聽,精 通儒、釋、道。私塾名“明道精舍”,宗旨乃以儒學為主,融通三教。現任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檀作文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詩歌教育與傳播工作部部長,兼任中國詩歌網站長、北京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同時也是中華詩詞研究院研究員。北大求學期間,曾在林庚先生指導下研讀李白,并追隨吳小如先生研讀儒家經典與中國詩學。治學方向以儒家經典與中國詩歌為主,出版過《論語解讀》《朱熹詩經學研究》《中國古代詩歌研究論辯》《網絡詩詞年選》《李煜》等專著數種。 柯小剛 字如之,號無竟寓。同濟人文學院主任,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系主任、中國思想與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同濟中國思想與文化叢書及《儒學與古典學評論》主編、道里書院山長。 李虎群 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博士,清華大學中國哲學博士后。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系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張岱年先生助理秘書;“北京大學古琴社”發起人和第一、二屆社長;中國琴會會員。近年來應邀在北京、上海、青島、福州、西安、廣州、寧波等地講學,致力于中國傳統儒佛暨藝術之核心價值的切身體認、學理研究和傳承應用。 陳建忠 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潛心探究 “《周易》六爻”。凝聚二十多年心血的苦心鉆研使得陳先生成為公認的“《周易》六爻”的主要權威之一,在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望。其獨到的授課內容和見解,使學員為之嘆服。 朱鶴亭 道號玄鶴子,雖已至耄耋之年,卻仍是鶴發童顏,精神矍鑠。其關于養生的書籍深受海內外讀者的喜愛,曾多次受邀在東歐國家講授運動醫學和養生方法,長于運用食療、點穴、針灸、氣功、中草藥等綜合療法。 徐平 上海中醫藥大學針推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曙光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全國針灸文獻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針灸文獻學術委員副主任,國家級精品課程“針灸學”負責人,國家級教學團隊“針灸學探究性學習改革與實踐”負責人,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走進經絡的世界”主講老師。 羅大倫 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學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后。他還曾任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節目主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嘉賓,主講《大國醫》。 趙宇寧 四大名醫之一孔伯華先生再傳弟子。中醫主治醫師,幼承家學,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追隨武學泰斗高紫云先生傳人習練太極。 孟至嶺 道長 傳奇的人,隱居之前,刀槍劍棍太極都很精通,出家之后發現廟上不是自己的理想,于是走訪了許多名師,尋求那些口口秘授的真傳。 現為中國道教協會副秘書長。 馬凱翰(美國) 99年開始練習合氣道并開始學習中國內家功夫和靜坐;04年來華即始習中醫后從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系畢業;隨同陳家溝第19代真宗傳人陳瑜先生學習太極拳,并在06年正式成為其入門弟子,苦練至今;近十年中在方術、針道、調形、內功中醫文化各方面受過多位導師的真傳。馬凱翰憑借其武術特長,結合傳統正骨按摩手法和正確的運動指導,對辦公室常見職業病如頸椎腰椎疾病等施以形、氣、神兼備的完整治療方案,獲得了顯著療效 張樹劍 六世業醫,幼承庭訓。先后就讀于山東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十余年來,遍訪名師,深得多位一流中醫名家的真傳。針法與方藥兼擅,內科、傷科、婦科、兒科同時見長。應用針刀、針灸出神入化,常能立止病痛,應用中醫方藥精湛獨到,多能起人痼疾。對疑難病癥,善于抽絲剝繭,深入病情的本質,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王彤 孔伯華醫館執業醫師,孔門再傳弟子,孔伯華研究室研究員,孔伯華師承講堂講師。畢業于北京聯合大學中醫藥學院。從事臨床工作多年。從學醫之日起,勤學不綴,虛心求教,學業有進。后游歷蜀中,南粵,鄂州等地。幸得機緣,拜入孔氏門中,得少華先師教誨指點。
【課程參加對象】 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已接受過MBA、EMBA課程教育者優先; 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 關注生活品質,珍愛身心健康的企事業高層人員。 【入學審核】 1、學員須先提交報名表。審核合格頒發錄取通知書。 2、學員在規定的時間內繳納學費,并辦理入學的相關手續。(提交身份證復印件一份,2寸照片4張等相關資料) 【學制/課時】 10個月課程,1年內完成。每月集中2天課程。 學滿畢業頒發上海交通大學結業證書。 【學 費】 人民幣58800元。 (含講義費、學費、茶點費等。食宿、游學及考察費用自理) 【學員專享】 “夫妻學習”、“全家修學”是我們一直倡導的學習方式。一方報名,另一方僅需交納¥19800,即可享受學員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