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2014年5月15-16日(上海) 6月19-20日(北京) 9月18-19日(上海) 培訓費用:5800元/兩天 培訓規模:30人 誰應該參加:財務總監 稅務總監 財務經理 稅務經理 活動關鍵詞:非貿付匯 合同修改 特許權使用費 常設機構 管理分攤費 轉讓定價
活動介紹: 近年來,由于全球經濟發展放緩,境外投資方或關聯公司迫切需要從中國取得股息、特許權使用費、管理服務費或其他代墊款等資金,然而,外商投資企業要順利對外支付,既要滿足外匯、稅務和海關等多方面的合規要求,還需考慮相應的稅務成本和轉移定價風險等相關問題。雖然2013年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40號公告簡化了服務貿易等項目對外支付的流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非貿付匯依舊難關重重,仍是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次課程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和擬真付匯合同修改,全方位解決從合同撰寫到、稅局應對到企業內部溝通等方面的問題,分享經驗和技巧,幫助企業做好前期籌劃,順應稅收政策,全面規避風險。
本次活動的特點: ·八大模塊系統梳理非貿付匯要點 ·八個生動案例解決五大付匯難點 ·四份擬真合同透析暗藏的風險點 ·企業、稅局、老板,多角度解決內外部問題
參加活動將收益: 換位思考非貿付匯問題背后的產生原因 親自動手修改4份擬真付匯合同,透徹了解條款下隱藏的風險 全面掌握稅務局核查重點,知曉與稅務局溝通技巧 獲取最新上海地區非貿付匯現狀調研報告
活動流程: 第一天 8:30 簽到 9:00 非貿付匯為什么這么難? 從集團總部運營管理的角度審視非貿付匯 集團總部、在華外企、稅務局、外匯管理局、銀行在支付中的訴求和作用 為何非貿付匯中稅務局、外管局和企業三方考量點總是矛盾的? 非貿付匯的最新流程:錢出去真的變容易了嗎?風險變小了嗎? 不同類型費用對外支付難度剖析:股息、服務費、代墊款、特許權使用費 鉑略非貿付匯現狀調研報告發布
課程虛擬案例概覽 美國M集團是大型汽車集團,其美國A公司為集團全球管理運營中心,在香港設有亞洲地區總部H公司,在上海設有投資性公司S,并在中國境內設有多家子公司。2013年各子公司與集團發生一系列的派遣、技術咨詢、設計、信息數據平臺等費用分攤事項,并發生代墊款、特許權使用費、管理服務費、咨詢服務費等相關費用。
10:30 茶歇
10:45 非貿付匯合同的重要性:稅局重點關注的條款和關注的原因 ·合同標的 ·合同期限 合同內容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履行地點和方式 ·合同金額和收費方式 ·合同金額是否含稅 ·知識產權歸屬 11:00 拉鋸戰:股息享受協定優惠對外支付 為何稅務局需要提供“居民身份證明”等資料 提供了居民身份證明就能享受優惠嗎? 案例分析:M集團C公司向境外支付375萬股息繳納34萬滯納金
12:00 午餐
13:30 讓人避之不及的常設機構 跨境服務想避開常設機構只需要注意183天嗎? 派遣人員不繳納企業所得稅和流轉稅的機會何在?
案例分析: 案例1:集團向境內子公司提供派遣及咨詢,拆分合同是否可避免構成常設機構? 案例2:向境外集團支付代墊境外費用及派遣高管工資的費用可選擇哪些方式?
合同條款設置訓練:派遣及代墊協議 合同概覽 M集團為協助其蘇州子公司D公司在中國進行業務,M公司將其部分雇員調任到D公司以配合其在中國境內的日常業務運作,并與D公司簽署調任協議;同時,M公司將代D公司在中國境外向被派遣的雇員支付薪金及有關費用,D公司在收到代墊費用返還通知書后全額返還,并簽署了相關的代墊費用協議。
審閱合同后思考 1. 調任協議是否可以會被稅務機關認可為有效的外派資料? 2. 實務中稅務機關如何考量M公司對外派人員的工作指導? 3. 代墊協議的簽署能否說明實際代墊行為的產生? 4. 如果你是D公司的財稅主管,如何提出條款修改建議?
15:30 茶歇
15:45 特許權使用費vs服務費 稅務局為何對特許權使用費情有獨鐘?
國稅總局實際判定特許權使用費案例分析 案例1:提供跨境技術服務被判定構成特許權使用費 案例2:為什么租賃境外設備也構成特許權使用費? 案例3:特許權使用費判定的延伸:集團遠程服務費被判定為為網絡租金
合同條款設置訓練:物流管理系統服務協議 合同概覽 M集團中國子公司A在2013年初與C公司簽訂了一份物流管理系統服務合同,同年8月其又與英國一家B公司簽署了技術支持協議,合同約定B公司運用其在英國的技術支持呼叫中心為C公司的物流管理系統提供電話技術支持等一系列的技術支持服務,同時包括可能的在華技術支持服務。9月,A公司需要向境外B公司支付相應費用。
審閱合同后請思考 1.A公司支付的費用是特許權項下費用還是技術服務費? 2.出于常設機構的考量該合同應當進行哪些調整? 3.怎樣修改合同以避免各類對外付匯的風險?
17:45 第一天結束
第二天 8:30 簽到
9:00 管理服務費分攤-非貿付匯闖關的最大挑戰 母公司怎么偏好管理服務費分攤(BEPS) 稅務局的想法:你愿意挨打,我還不敢下板子
合同條款設置訓練:各種管理服務費用分攤 合同概覽 對于某些共同業務,M集團境內各個子公司與其全球運營中心A公司簽訂“管理服務費分攤協議”,委托A公司安排境外聯絡其他企業或其關聯企業進行開發、研究、生產等事宜,并由A公司代墊相關費用;此外,A公司作為全球運營中心,也為集團內各子公司提供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服務。 A公司根據各家子公司的規模、銷售收入以及服務的實際使用量計算分攤,同時向各家子公司提供相關費用憑證。中國地區分攤的項目具體包括: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服務;SAP軟件使用費以及專為中國地區使用的特殊軟件開發費;中國地區子公司的員工培訓(境內和境外);中國市場的廣告制作;專為適合中國市場而進行的技術研究和開發。 審閱合同后思考 1. 由境外代墊再支付的模式是否合理? 2. SAP相關費用應如何征稅? 3. 針對中國市場進行的研發費如何征稅? 4. 境內境外培訓如何征稅? 5. 基層稅務機關對相關代墊款支付的主要考量點? 6. 如果你是M集團中國區財稅負責人,應提出哪些合同修改意見?
11:00 茶歇
11:15 和我的老板統一戰線-非貿付匯內部管理和控制策略分析 B公司為M集團在北京的子公司,2013年B公司與M公司之間發生一系列代墊款、特許權使用費、服務管理費等費用,然而在對外支付時頻頻受到稅務局的挑戰。由于境外總部對于每項費用的支付都設置了支付期限,B公司的稅務經理也因此倍感壓力。 老板憑什么支持我? 非貿付匯是各部門協作的系統工程—非貿付匯內部控制體系的設立 前置風險體系的設立 如何管理你的底線,控制好總部的預期?
12:15 午餐
13:30 避免站在稅務局的對立面:非貿付匯的稅務機關溝通策略 理解稅務局的現行體系 用稅務局的思維去思考非貿付匯 隨時讓稅務局了解你的業務流程很重要
14:30 茶歇
14:45 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非貿付匯的轉讓定價風險管控 非貿付匯已成稅務局轉讓定價調查的重要案源之一 如何平衡非貿付匯與轉讓定價的風險 案例-累計補繳稅款和罰金8億元的集團跨境服務費轉讓定價調查案
15:45 合同條款修改練習:一系列信息技術服務協議 合同概述 B公司是M集團設在北京的生產和研發的外資企業,2012年,其集團公司M公司與其簽訂了一系列的與IT相關的一攬子服務協議,包括母公司提供的IT服務以及母公司集中采購的IT服務費用的分攤。 具體為:ERP系統的建立、實施與技術支持,集團內部信息及網絡服務費、客戶服務系統使用費、采購物流服務系統費等。由于支付金額較大以及相關合同條款設置較籠統,B公司一直沒有向境外去支付相關費用。 審閱合同后思考 1. B公司為何一直沒有申請該合同對外支付? 2. 合同條款設置可能有哪些內容可能引起稅務局的“重視”? 3. 如果您是B公司財稅主管,如何向母公司提出修改建議?
16:45 課程小結
17:00 課程結束
培訓講師:王女士 知名跨國企業集團稅務總監
王女士擁有近20年的企業稅務管理和咨詢服務經驗,現任某知名跨國企業集團稅務總監。主要領導負責集團的稅務項目,包括稅務風險管理、稅務籌劃、供應鏈環節上的稅務處理和投資/運營業務架構的規劃等工作。曾參與該集團重大業務稅務架構規劃和設置工作,在稅務籌劃、集團稅務管理、國際稅務管理有著豐富的經驗,在非貿付匯領域領導并制定了該集團非貿付匯的內控流程。
在加入該集團前,王老師曾擔任上海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國際稅務組的高級稅務經理,在為跨國企業提供投資架構調整和規劃、兼并重組等業務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在擔任高級經理期間,王女士對于國際稅務理論以及實踐研究方面均有著獨到的見解。
王老師擁有荷蘭萊頓大學的國際稅法學碩士學位,是中國注冊會計師和中國注冊稅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