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時間:2014年4月18日-19日(共2天,17日全天報到) 培訓地點:廣州山西大廈酒店(廣州市越秀區三元里大道山西大廈) 培訓費用:3800元/人(含培訓費、資料費、現場咨詢費、學習期間午餐費及茶點等) 培訓對象:企業總經理、財務總監、經理、成本經理、工廠經理、運營經理、及相關中高層管理人員。 培訓方式:重點采用“方法與操作結合”、“案例與實踐同步”的專題講解方式,并輔以提問、答疑、討論、現場咨詢等互動的交流方式進行。
培訓背景: 財務報表來自于企業的經濟活動,而且必須回到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去,指導企業的經濟活動,才能真正體現財務報表分析的價值所在。該課程突破傳統財務報表分析只分析財務報表,不能解決企業實際經營問題的缺陷,力求將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經營決策緊密結合,從財務的視角談經營,從經營的視角讀報表,將財務分析與企業經營決策兩者完美對接,真正學以致用。具體來說,不僅幫助學員從報表中發現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圍繞企業融資、投資、經營和分配等活動,結合報表提出獨到的決策思路與方法。真正使財務報表分析能為企業高層的決策服務。 課程收益: 該課程采用國際通行的案例教學法,絕大部分案例以國內國際知名上市公司公開的報表為數據來源進行分析,通過案例分析,掌握規律,增強實踐能力;也包括中小民營企業的真實案例。內容充實,思維新穎,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該課程運用真實案例證明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對企業經營決策的誤導。并從全新的視角提出財務報表分析的新思維與新方法,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該課程同時告訴大家如何識別虛假報表,然后將虛假的報表還原成真實的報表后,再進行財務分析與決策。否則,財務分析不僅不能幫助我們決策,反而會誤導我們的投資及經營決策。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財務報表概述 1、哈佛財務報表分析框架 2、財務報表分析的邏輯思路與切入點 3、財務報表分析的三大功能 4、財務報表分析的三元素 5、財務報表三元素與企業價值管理 6、財務報表三元素與企業財務危機 7、如何把握經濟景氣、股市行情與財務報表之間的關系 8、識別虛假財務報表的整體思路 9、企業財務指標體系及其關系 10.四大財務報表的演變歷史及其啟示 第二部分 資產負債表分析與經營決策 一、現金 1.企業經營成功的關鍵是現金與非現金資產的結合 2.GE的現金管理 3.集團公司現金管理體制 4.現金消失的五條路徑 5.現金回流的五條路徑 6.如何保持現金平衡 7.企業融資路線圖 8.現金的戰略管理 案例:蘋果公司、福特公司的現金管理 9.現金周轉模型及對利潤的影響 案例:格力電器與海爾電器的現金周期比較 10.京瓷、豐田、李嘉誠、微軟、萬科、聯想等公司的現金管理策略 二、預付賬款 1.預付帳款中存在的陷阱 2.預付賬款的審計預期 3.案例:分析云南銅礦的預付賬款對企業利潤和現金流的影響 4.預付賬款劇增為哪般? 案例:京能熱電與航天機電的預付款項分析 三、從應收票據看企業市場競爭力 1.如何從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看企業的競爭力; 2.格力電器等優秀企業的應收票據管理策略 四、應收賬款 1.應收賬款是為擴大銷售進行的投資,是經營風險的轉移 2.以應收賬款的高增長換取銷售額和利潤的增長不可取 3.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應收賬款與企業經營方式、經營風險 案例:從四川長虹的應收賬款透視其經營策略及其慘痛教訓 案例:如何通過改造經營模式來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聯想與戴爾) 5。應收帳款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補救策略 6。如何識別虛假的應收帳款:銀廣夏 7.成功企業的應收帳款管理及分析 8.應收帳款壞帳準備計提的分析 案例:三一重工與中聯重科的應收帳款分析 五、存貨 1.采購環節的存貨分析與管控 案例:日本京瓷的采購策略、 案例:戴爾公司采購策略 案例:飛利浦的一把火對愛立信意味著什么? 案例:中國鋼鐵企業的存貨病癥分析 2.生產環節的存貨分析與管控 案例:海爾的零庫存是靈丹妙藥嗎? 3.銷售環節的存貨分析與管控 案例:萬科的存貨管理策略 4.存貨積壓對利潤的影響 案例:康佳彩電存貨積壓對利潤的短期和長遠影響 5.存貨結構分析與企業經營狀況 6.存貨分析綜合案例:康佳彩電的庫存分析與管理 7。如何保持合理的庫存水平? 六、其它應收款 1。其它應收款的審計預期 2。其它應收款的異常情況及其風險分析 3。其它應收款的管理策略 案例:猴王的其他應收款分析 七、固定資產 1.固定資產投資與市場的培育要匹配 案例:某啤酒廠的失敗案例 案例:某造紙廠的成功案例 2.如何實現固定資產的綜合成本最優 案例:華潤電廠 案例:西南航空公司 3.如何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 案例:聯邦快遞 案例:華潤電廠 案例:西南航空公司 4.固定資產折舊政策對利潤的影響 5.失敗在過度投資固定資產的3個理由 6.解開藍田的固定資產之秘 7.固定資產折舊政策解析 8.固定資產投資規劃 案例:寶鋼、茅臺、上海汽車的產能過剩狀況分析 案例:長航油運的產能擴張如何走到極限 七、長期股權性質投資 1.投資分類與企業的選擇 2.股權投資的扁平化 3.巴菲特現金與利潤平衡的投資藝術 4.李嘉誠的投資組合藝術 5.豐田的先行投資原則 6.史玉柱的投資理念 7.長期投資的多元化與專業化 8.如何檢視長期投資的品質優劣 9.對外投資多的企業如何保持高股價 10.善用合并報表,了解投資績效 11.集團公司如何設置合理的企業架購 12.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失敗投資的投資損失 八、商譽與企業并購 案例:青島海爾 案例:有的中國企業愛耍小聰明 案例:蘋果公司在品牌管理上的教訓 九、資產結構對企業的經營方式、贏利模式的影響 案例:華聯綜超與大商股份 十、短期借款 1.案例:沃爾瑪還不起錢? 2。如何與銀行打交道? 3.如何優化負債結構? 4.傳統的短期償債能力分析中存在的誤區 5。德隆的融資戰略及其后果 6.如何才能順利地從銀行借到錢? 案例:萬科地產的融資策略及其解析 7。如何降低資金成本? 案例:龍湖地產的融資策略 十一、長期借款 1.案例:十家美國上市公司的負債水平分析及其內在規律 2.資產負債率分析中存在的誤區 3.如何確定合理的資產負債率水平 4.影響企業資產負債率的五大因素 5.格力的負債水平是否太高? 6。巴菲特如何看待負債? 十二、應付賬款中的風險控制 案例:普爾斯馬特倒閉案件解析 如何加強應付帳款的流動性管理 十三、如何檢視企業負債的安全性 案例:中石化與IBM 案例:集團公司的真實負債率如何測算? 十四、資產負債表類型的劃分 十五、所有者權益 1、企業融資的優先次序 2、企業成立之初的融資注意事項 3、企業如何與風險投資、私募基金打交道 案例:李彥宏的融資秘訣 4、公司為什么要上市?何時為上市最佳時機? 5、上市后再次募集資金的時機選擇 案例:萬科的融資策略分析 6.從股權杠桿檢視企業的治理能力 案例:王永慶的臺塑集團下屬企業的治理水平 7、如何推行平衡股利政策 8、從股東權益構成透視企業實力 案例:沃爾瑪與金蝶軟件比較分析 第三部分 利潤表分析與經營決策 一、營業收入 1.營業收入的分析思路 2.企業的銷售組合分析 案例:沃爾瑪的銷售組合分析 3.企業連接經營 案例:麥當勞的銷售策略分析 案例:零售業的類金融分析 4.營業收入真實性分析 案例:藍田股份與銀廣夏的虛假報表識別 5.營業收入與獲利哪一個更重要? 6。如何解決企業快速成長中的現金流問題? 案例:從世界500強的興衰演變看企業財務管理 案例:格力電器與長航油運的增長對比分析 6、企業的定價策略 7、如何漲價才能不是去客戶? 二、營業成本 1.營業成本與產品質量的關系 2.變動成本與產品定價 3.虧損的產品可以停產嗎? 4.如何選擇好產品? 5.企業戰略與營業成本控制 案例:北京物美與沃爾瑪 8、賠本的生意為什么有人搶著做? 9、如何識別企業虛減成本的現象:銀廣夏 10、壓低企業生產成本的三種主要策略 二、投資收益 1.從合并報表與單個報表的邏輯關系中分析投資收益的真實性 2.從投資收益與營業利潤的互補關系中分析投資收益的真實性 案例:解析科龍電器的投資收益 三、期間費用 1.銷售費用的與企業形態有關 2.管理費用與企業發展階段有關 3. 財務費用與企業不同階段的融資風險 4.減法式的成本削減對策為什么總失敗 5.期間費用分析的幾種思路與方法 6.如何通過流程化管理降低期間費用 7.豐田汽車如何節省研發費用 8.如何降低企業財務費用 四、企業各種稅金的分析及其識別 1。營業稅金及附加 2。管理費用—稅金 3。所得稅費用 4.增值稅 五、新會計準則下的利潤結構分析體系 1.新準則下營業利潤分析中的誤區 2.利潤結構的內在質量 3.利潤結構的資產增值質量分析 4.利潤結構現金獲取質量分析 五、盈余質量分析 1.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的穩健性分析 2.主要會計報表相關項目金額的分析 3.利潤的含金量分析 4.企業操縱盈余的十二大信號 案例:美的電器與格力電器的盈利質量的比較分析 第四部分 現金流量表分析與經營決策 一、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分析 二、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分析 三、融資活動現金流量分析 四、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現金流特征 五、銷售增長時期的現金流特征 六、銷售下降時期的現金流特征 七、銷售平穩時期的現金流特征 八、虧損企業的現金流特征 九、通貨膨脹下的現金流特征 十、如何獲取更多的經營活動的現金流? 案例:沃爾瑪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分析 十一、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與分析 案例:索尼與佳能的現金流比較分析 十二、虛假現金流量表的識別 案例:藍田的現金流分析 十三、通過現金流量表來驗證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項目的真實性 案例:某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真實性分析 十四、關注企業票據化的現金流 第五部分 價值分析與企業價值決定 一、為什么要關注企業的價值 二、企業價值決定的主要因素 三、凈資產報酬率與企業價值 四、成長性與企業價值 五、風險與企業的價值 案例: 微軟與三大汽車公司的企業價值對比分析 案例: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企業價值對比分析
培訓講師:楊念祖老師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著名財務專家,實戰派講師,職業指南頻道《企管天下》欄目特邀專家。曾先后擔任大型中央企業、外資房地產企業、投資公司、物流公司的財務經理、財務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副董事長等職務,具有建筑、勘察設計、工業、房地產、商業、物業、餐飲、咨詢、物流等行業工作經驗。現擔任北京鐵運新世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楊念祖老師不僅具有豐富的財務總監職業經驗,又具有扎實的企業經營管理的實戰經驗。近年來主要講授財務總監班、總裁班、MBA班、EMBA班、職業經理人班、銀行信貸等方面的課程。 楊念祖老師在企業投融資管理、企業經營管理和財務分析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特別是近年來在《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經營決策》、《非財務經理的財務管理》、《會計報表與銀行信貸決策》、《企業現金流管理策略》、《財務報表分析與企業價值管理》等系列課程的培訓方面,形成了清晰、嚴謹、實用、生動的培訓風格,培訓課程運用大量的實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風格新穎,視角獨到,內容充實縝密,邏輯性強,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他力求把先進的會計理念和財務思維傳授給學員,不僅能讓學員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是將財務理論與企業經營實踐緊密結合,實現財務與經營的無縫對接,通過財務報表發現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反過來用財務的思維指導企業的經營決策,使財務充滿鮮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