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講師:陳秀明(>>點擊查看詳細介紹) 培訓背景: 工作安全分析(JSA),又稱作業安全分析,由美國葛瑪利教授1947年提出,是歐美企業長期在使用的一套較先進的風險管理工具之一,近年來逐步被國內企業所認識并接受,率先在石油化工企業導入使用,并收到良好的成效。它能有序地對存在的危害進行識別、評估和制定實施控制措施的過程。組織者可以指導崗位工人對自身的作業進行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仔細地研究和記錄工作的每一個步驟,識別已有或者潛在的危害。然后,對人員、程序、設備、材料和環境等隱患進行分析,找到最好的辦法來減小或者消除這些隱患所帶來的風險,以避免事故的發生。 當JSA工作的深入與推廣和有效使用,可以幫助企業快速識別運營過程中的各類風險,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從而避免一些重大安全事故或職業傷害事故的發生,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方面的績效。 本次培訓,陳老師將總結其十余年安全管理工作經驗,通過詳細的數據、大量的案例研討與演練,幫助學員快速掌握工作安全分析的基本要領,并能快速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培訓期望: 1. 正確了解JSA工具的應用范圍、對象、場所和背景; 2. 掌握JSA工具的步驟、方法和規則; 3. 學會從人、機、料、法、環五個緯度識別不安全行為與不安全狀態 4. 學會JSA基本工具與表格使用 5. 掌握危險源控制對策 6. 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及標準化作業方案的設計 培訓對象:企業高層、部門負責人、安全管理主管及專員、車間主任、班組長或一線員工等 授課方法:講授實例、案例分析研討、經驗分享、游戲互動等 課程大綱: 一、 工作安全分析概述 1.1 基本概念:危害,風險、事件、事故、險情、安全 1.2 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的由來和發展 1.3 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方法介紹 1.4 作業場所中的主要危害和分類 1.5 工作安全分析(JSA)起源 1.6 工作安全分析和其它安全管理工具的區別 1.7 工作安全分析與事故預防 二、步驟一:確定需要進行工作安全分析的工作 2.1 工作安全分析小組的組成 2.2 從事件頻率、事件的嚴重性、暴露的頻率、四新工作等角度考慮 2.3 需要考慮的工作: 無程序管理、控制的工作; 新的工作 工作環境變化或工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程序未明確的危害的工作 可能偏離程序的非常規作業 現場作業人員提出需要進行安全分析的工作任務 2.4研討演練:選擇一個實際工作中需要安全分析的工作,并闡述理由 三、步驟二:把工作分解成具體工作任務或步驟 3.1 工作分解的具體方法 3.2 工作步驟分解的基本原則 3.3 研討演練:將需要安全分析的工作進行步驟分解 四、步驟三:觀察工作的流程,識別并評估每一步驟相關的危害及風險狀況 4.1 工作安全分析需考慮的因素 4.2 危險識別的基本方法 4.3 危險源的狀態和形態 4.4 風險評估基本方法與原則 4.5 研討演練:按步驟識別各個步驟中危害與風險狀況 五、步驟四:確定預防風險的控制措施 5.1 風險控制3E原則 5.2 如何使用階梯式控制方式 5.3 工程控制:取消或替代方法 5.4 隔離:防護裝置,圍欄,機械援助管理控制 5.5 如何減少暴露時間 5.6 如何進行個體勞動保護及PPE管理模式 六、步驟五:安全操作規程編制與作業標準化 6.1 什么是作業標準化 6.2 標準化管理的意義 6.3 標準化演練:標準豬的誕生 6.4 安全作業規程的編制方法與基本原則 七、步驟六:存檔記錄JSA,對員工進行培訓 八、檢查更新JSA 8.1 更新JSA的時機 8.2 更新JSA原則 九、案例演練(大量案例分享): 9.1 看圖分解作業步驟 9.2 看圖識別危險源與風險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