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國學】
所謂“國學”,指的是中國固有的傳統學問,范圍涉及“經史子集”四部,內容涵蓋儒墨道法等“九流十家”。幾千年的傳統國學,無論在安頓個體心性,還是在維護天下秩序方面,都曾經發揮過積極而持久的作用,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思想源泉。五千年文明綿延不絕,便驗證了它價值的永恒!百年之后的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境遇卻是:思想多元、信仰缺乏、世風浮躁、人情冷漠,民眾普遍感到“民族自信力”的嚴重匱乏和“個體幸福感”的無由追尋。
“解鈴還須系鈴人”!要徹底解決中國人自身的安身立命問題,必須要從中國自己的傳統智慧中找尋答案。“時代華商國學班”從中國傳統經典中,精心挑選最有代表性的典籍,邀請國內對國學有精深造詣的專家學者,帶您一起細心品讀作品,從中體悟古代圣賢的人生智慧!
中國經典,博大精深!清人云:“學者研理于經,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敗。”以古典的眼光涵泳經典,親近圣賢,可以讓人心境淡泊,態度從容,舉止優雅,見識高遠。既已得“道”,則管理、經營策略之“器”迎刃而可解。
【國學的現代意義】
對于個人安身立命,對于家庭幸福和諧,提高個人文化素質,辨清人生方向,改善人際關系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稻盛和夫認為,企業家個人的“修煉”、正確價值觀的建立、“心性提高”才能使企業真正走向成功并持續長久發展。“提高心性”是企業經營之根本,只有企業經營者提高自身人格修養,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企業的成長之路才能順暢。更大的說,國學可以喚起文化自覺,恢復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認同,增強民族凝聚力。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學習國學,溯源,啟智,經世致用,經典傳承!
中國經典,博大精深!清人云:“學者研理于經,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敗。”以古典的眼光涵泳經典,親近圣賢,可以讓人心境淡泊,態度從容,舉止優雅,見識高遠。既已得“道”,則管理、經營策略之“器”迎刃而可解。
【課程體系】
模 塊 |
課程名稱 |
主要內容及學習收獲 |
總論 |
國學里的大智慧 |
經史子集,儒道釋法,五千年智慧,浩瀚精深。國學大智慧將介紹“國學”的由來、內容及主要特征,同時闡明當今研習古代經典的意義和必要性。 |
經部 |
《周易》:玄妙的哲思 |
位于群經之首,相傳為“伏羲、文王、孔子”三圣所作,以神妙的卜筮形式寄寓了無窮的自然人世哲理,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源頭。 |
《詩經》:遠古的歌聲 |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全面生動地反映了周代的社會和生活狀況,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溫柔敦厚”的詩教精神更是影響深遠。 |
《論語》與修身 |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孔子所推重的“仁”與“禮”,深入國人骨髓,成為歷代影響中國最大的觀念之一。 |
《孟子》與治國 |
孟子在繼承孔子學說的基礎上又有發揚,主張“性善”,強調“仁政”,并倡言“民貴君輕”,在中國哲學史和政治史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孝經》與孝道 |
孝為“仁”之本,全書以孔子答問的形式分別論述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不同階層的孝道,核心為“以孝治天下”,是古人必讀的經典之一。 |
史部 |
《史記》:史家之絕唱 |
西漢司馬遷所修,創立紀傳體,總括黃帝至漢武帝三千年史事,是中國第一部“正史”。具備“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及高妙的文采,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資治通鑒》:帝王之明鏡 |
北宋司馬光主編的著名編年體通史,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者,以為帝王提供治國平天下鑒誡,清人譽為“搜羅宏富,體大思精”。 |
子部 |
《老子》的智慧:清凈無為 |
《老子》又名《道德經》,道家哲學的奠基之作,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是一種超然的古典智慧;同時,道家主張清虛自守,卑弱自持,是一種最為高明的君王南面之術。 |
《莊子》心得:生命的哲學 |
道家經典,戰國莊周及其后學所作,提出“齊物論”和“逍遙游”,影響深遠。《莊子》之書,思想獨特離奇、文風汪洋恣肆,意象光怪陸離,思想之深刻,堪稱古今獨步。 |
《鬼谷子》縱橫術:贏的策略 |
春秋人,相傳是戰國縱橫家蘇秦、張儀、兵家孫臏、龐涓的老師。書中講政治謀略,反對忠信仁義,主張“熒惑諸侯,以非為是”,以獲取政治實利,故有學者斥其為“小人之書”。 |
《孫子兵法》與統帥之道 |
《孫子兵法》——天下第一奇書,百家兵法之始祖。當《孫子兵法》對應到企業經營時,得天獨厚的超級戰略、決戰經典,成為企業界不可或缺的商戰參謀。 |
《六祖壇經》與禪宗 |
佛教禪宗經典,記錄六祖慧能佛說而成,是中國人唯一被尊為經的佛教著作,類似孔門之《論語》。《壇經》主張“見性成佛”,對佛教影響深遠。 |
集部 |
唐詩宋詞鑒賞 |
戰國時期詩歌總集,因其產生于南方楚國,故名“楚辭”。作品以屈原《離騷》最有代表性,寄寓了詩人深沉的政治情懷。唐詩代表了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涌現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偉大詩人,特點是言情含蓄,法度森嚴,格律詩發展到極致。宋詞是詩的一種變體,又稱“詩余”、“長短句”,宋詞以描寫“艷情”為主,宛轉細膩地表現人之復雜情感。小說為明清時期文學的代表樣式,小說之“四大名著”皆出自明清,宏大篇幅和獨特體裁,立體地展現出當時紛紜的世態,具有歷史認識價值。 |
模塊 |
課程名稱 |
主要內容及學習收獲 |
專題講座(每個班級選排六天) |
中國古典文學精神 |
文學本質上是用來表達情感的。古典文學和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漸行漸遠,是一個民族的悲哀。群星閃耀的古典文學并不僅僅只是一個遙遠而模糊的天幕,無論什么時代,如果我們愿意抬頭仰望,我們會看到自己。因為情感是相通的,一千年,一萬年…… |
儒學商道 |
“晉商”、“徽商”等中國商家所推崇的做人準則和經商的“商道”。 歸納起來就是:仁、義、禮、智、信。 |
中國式心靈 |
哲學是關于心靈的學問,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心靈的選擇。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儒、墨、道、法,如同映射了人們心靈的春夏秋冬四季----儒家是春天,暖意融融、仁德愛人;墨家如夏日,兼愛天下;道家如秋天,虛靜自然;法家如冬天,殘酷冷絕。 |
從“愛與寬容”看儒道智慧 |
儒家的基調——生生不息;從先秦到宋明,一脈相承,其經典讀起來亦是如此。愛,屬于儒家本質的含義,儒家討論了愛的關系、秩序、政治,直至愛的宇宙。儒家的愛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從自我出發的愛,經過道家的反思,呈現出一種“不愛”的特征,即寬容。 |
漢唐浪漫精神 |
漢唐的氣魄,不會讓我們斤斤計較于一時際遇與得失,不會讓我們面對強大的外國勢力而自慚形穢,漢唐氣魄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成分。是我們歷史中透射出的重要傳統文化精神。 |
《菜根譚》的智慧 |
《菜根譚》,明人洪應明撰,是一部以處世思想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全書融合儒、釋、道三家修身與處世智慧,人世中的大道無所不包,既有治國經世的的智慧方略,又有涵養身心的修持之道,文字優美、哲理深刻。 |
《增廣賢文》與現代社會生活 |
《增廣賢文》成書于明清時期,以有韻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內容涉及讀書治學、立身處世、命運際遇等,是人生經驗的成功總結,道家色彩十分濃厚。以一條條精辟的諺語,冷靜地詮釋著這個世界。 |
禪宗智慧與心靈修煉 |
通過課程的學習,體會禪學要義,掌握禪學精髓;激發生命潛能,修煉身心,開啟智慧之門。 |
曾國藩的管理方略 |
學習曾國藩揣摩人性、收服人心、知人識人、周旋應對、廣結關系、防范奸詐的謀人之法,以及厚積薄發、借力成事、造勢做局、把握時機、危機自救的謀事之道,為企業人事管理、權力運作等汲取智慧源泉。 |
法家智慧與權制之道 |
傳統法家文化對現代管理具有很高的指導作用。通過研讀韓非子等法家思想,把握法家強調制度、權威與技巧的法、勢、術的管理思想,以強化組織的統御與控制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
黃帝內經與中醫養生 |
《黃帝內經》是國學瑰寶,是我國最早、地位最高的中醫巨著,是得天道的關于生命與健康的哲學。課程將告訴我們如何效法古代先人合理地養生。 |
《弟子規》與立身規范 |
千字奇文《弟子規》按照儒家倫理道德標準,規定了少兒居家、出外和讀書學習應該遵守的規范,是清代以來童蒙教學的必選之書。學《弟子規》,體會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
識人用人智慧-人物志現代解讀 |
將人才學、心理學、倫理學和政治融于一體的《人物志》是我國第一部人才學專著,一部縱橫捭闔的識人相人的寶典,堪稱是識人用人的“書中伯樂”。 |
小班或游學(單獨收費) |
《佛學與禪修》3天3夜 |
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五觀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通過對“五蘊”中“色”蘊的觀照入門,反省自我,打破我執,逐漸認識并消除煩惱、憂郁、焦慮、恐懼等情緒毒素,探索生與死的真相。從而喚醒我們與生俱來的慈悲心及寬恕心,找尋迷失了的自我,回歸寧靜、安詳、自在的心靈家園,重獲充滿活力與健康的生命。 |
《周易》智慧3天2夜 |
《周易》是我國預測科學和決策科學的起源和基礎,能為高速發達的現代科學、生活處事、旅游生居、商務運籌、權利統御術、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提供指導。《周易》預測的方法有很多種,較為流行的有:梅花易數、六爻預測、奇門遁甲、大六壬、命理四住、紫微斗數、風水、手面相,測字術等。 |
四書五經精髓品讀 |
品讀四書五經精髓,修養身心。汲取古人智慧,促進心態平和。 |
國學夏令營 |
信息時代,網絡社會,面對著堆積如山、狂轟亂砸的負面信息,我們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當有一天孩子走向社會,有沒有一種東西,讓孩子抵抗住誘惑、承擔住壓力,持續不間斷地支撐著他(她)的人生走向一個陽光的、幸福的前程? 中華五千年的經典,愛孩子,就請在孩子內心播下一粒智慧的種子吧!讓孩子誦讀經典,體驗智慧,研習禮儀,感受愛與關懷! |
【部分師資介紹】
宮玉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理事、北京大學孫子兵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 博: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道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莊子》研究專家。
張其成:北京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中易國學院院長,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北京衛視有關欄目主講人,被譽為“國學修心第一人”。
于曉非:中央黨校教授、北京大學禪學社首任名譽社長、九華山佛學院講座教授,被譽為“亞洲最具魅力的弘法居士”。
方爾加: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長江商學院、中歐工商學院特邀主講教授。
郝萬山: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傷寒論》研究大家,著名《黃帝內經》研究專家。百家講壇主講嘉賓。
吳言生:陜西師范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文學博士、哲學博士后。
薛國安:國防大學教授,將軍、博導,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央7臺、北京3臺主講“名戰名將與《孫子兵法》”、“正說軍師”。
陳兆杰:文化學者、《名家講壇》欄目特聘專家。
葉觀瀾:傳統文化學者,安徽省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新華學院國學研究院院長 上海文匯出版社簽約作家。
陳少明:中山大學哲學系學術委員會主席, 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珠江學者”,《論語》研究專家。
馮煥珍: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廣東禪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廣東古琴研究會副會長,佛學研究專家。
周春健: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中山大學古典學中心副主任,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經學文獻整理與研究。
金海峰:長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語言文字研究所所長,吉林省素質教育研究會秘書長。《贏家大講堂》特邀講師,吉林省“國學大講堂”電視媒體主講嘉賓。
劉冬穎: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歷史、哲學雙博士后,山東電視臺“新杏壇”主講人。
霍明琨: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后,曾為中央電視臺錄制《菜根譚》。
于天罡:吉林大學副教授,吉林炎黃國學書院副院長、吉林省孔子學會副秘書長、中華智慧女性論壇副秘書長。
【同學感悟】
感恩陽光,感恩雨露,感恩空氣。感恩來到我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他(她)對我是善意還是惡意,放下"我執",換個角度看一切事,以平和靜心喜悅的心接受一切事物,接受所有人。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時時以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喜悅面對一切,時時潛意識提醒自己微笑對人,滿心喜悅對事,語氣柔和,心誠事即成。相信堅持三月半年即成習慣,從而自身的磁場能量隨之轉變,相信一切會越來越好,很好,非常好!
——國學班學員萬伯怡
生活健康幽默心態又長的帥,國學班男生最可愛!溫柔賢惠有內涵,國學班女生美麗可敬又和藹!
——國學班學員劉麗
進入國學班,給我一種很溫暖的感覺。同學們在恬靜的外表下都有一顆無比強大的內心。在這里,幾乎沒有人談生意,好像一群置身事外的隱者,接收并傳遞著古代圣賢凝結出來的各種人生智慧,彼此間吸收著蕩漾在空氣中的種種人生感悟。國學賦予我們對事業、對家庭、對身邊所有的人和事一種不同的視角,讓我們重新認識那個曾經以為知道的世界。在這里,我們沒有急躁、更沒有憂傷。有的僅僅是快樂、幸福和取之不盡的正能量。
——國學班學員王海濤
生活方面:看得破,放得下,工作方面:獎勵比處罰更重要!
——國學班學員董曉曉
增值服務:
游學考察:定期組織學員去國學圣地(如光孝寺、孔廟、孟廟、武夷山、白鹿洞書院等)游學考察,交流。費用學員自理。
直系親屬共讀:每位學員可免費攜帶一名10-20周歲的直系親屬共同參加課程(必須學員本人參加課程時方可攜帶)。20歲(含20歲)以上直系親屬同讀學費優惠1萬。
人文講座:開設古典文學欣賞、書法藝術、民俗文化、古樂鑒賞、風水等人文講座,提高人文素養。
3年免費復訓:3年內學員可不限次數的免費復習回爐。
報名須知:
招生對象:企業管理者、政府機關干部、國學愛好者。
學 制:1.5年
學 時:22天核心課程+6天專題課程
學習時間:每月集中授課2-3天,周末上課。
學習費用:52800元(含教材資料、課間茶點及午餐,不含游學費用)
上課地點:中山大學或國學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