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管理系列 公開課
課程時間:10月30、31、11月1日 課程地點:蘇州市解放東路555號桐涇商務廣場2號樓11樓 課程費用:3700元/人
課程背景: 冷戰時期,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特工與前蘇聯的克格勃曾經進行過無數次驚心動魄的間諜戰,其中一次就是圍繞被稱為神奇的“點金術”展開的。因為美國、德 國等西方國家驚異于前蘇聯在軍事、工業等方面的創造能力,他們把創造這種奇跡的神秘武器稱為“點金術”,可結果強大的克格勃使歐美國家只能望“術”興嘆。這個“點金術”就是當前世界上著名的發明問題解決理論,被簡稱為TRIZ理論,它是由前蘇聯發明家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創立的,TRIZ就是“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俄語縮寫,后來Altshuller也被尊稱為TRIZ之父。 TRIZ理論成功地揭示了創造發明的內在規律和原理,著力于澄清和強調系統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標是完全解決矛盾,獲得最終的理想解。它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協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術的發展演化規律研究整個設計與開發過程,而不再是隨機的行為。實踐證明,運用TRIZ理論,可大大加快人們創造發明的進程而且能得到高質量的創新產品。1946年由G.S.Altshuller創立分析了前蘇聯不同工程領域中20萬個發明專利,選出了4萬個有代表性的創新方案,從中研究人類進行發明創造、解決技術難題過程中所遵循的科學原理和法則產品及其技術的發展總是遵循著一定的客觀規律同一條規律往往在不同的產品或技術領域被反復應用,很多創新實質上往往是其他領域技術在某一領域的全新應用,人們只要遵循著產品及其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就能能動地進行產品設計并預測產品的未來發展趨勢。
課程收益: 1. 認識企業科技創新體系和創新要素; 2. 了解創新理論TRIZ的起源和基本構成; 3. 掌握TRIZ理論基礎-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4. 了解TRIZ中歸納的40種創新方法及解決技術矛盾的矩陣表; 5. 通過案例與練習建立系統的創新思維意識,有效的激勵和提高創新能力。
課程對象:制造和科研行業的研制、開發、設計、工藝技術、生產、質量、物流供應、以及對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感興趣的其他人士。
課程大綱: 一、創新思維引言 1. 繁榮背后隱藏著危機企業的創新體系 2. 創造性思維方法 二、TRIZ 概況TRIZ理論來源 1. 什么是TRIZ 2. 發明創造的5個級別 3. 矛盾分析及消除原理 4. 發明問題的標準解法 三、TRIZ的五大關鍵概念 1. 創造性 2. 功能性 3. 矛盾 4. 資源 5. 進化 四、TRIZ技術進化的八個法則 1. 法則一:完備性法則 2. 法則二:能量傳遞法則 3. 法則三:動態性進化法則 4. 法則四:提高理想度法則 5. 法則五:子系統不均衡進化法則 6. 法則六:向超系統進化法則 7. 法則七:向微觀進化法則 8. 法則八:協調性法則 五、TRIZ的方法體系 1. 界定問題 2. 功能模型與功能分析 3. 分級與歸類 六、物理矛盾的解決辦法 1. 分析物理矛盾的三步法 2. 解決方法——分離矛盾 3. 6個實例 七、技術矛盾的解決辦法 1. 39個技術參數 2. 解決沖突的40條創新原理 3. 技術矛盾39X39矩陣表 4. 技術沖突解決思路 5. 具體解題路徑和案例 八、功能改善方法 1. 改善有用功能的四種方法和案例 ① 方法一:補充“主體—行為—物體”模型中缺失的部分 ② 方法二:增加主體行為從而產生合適的結果 ③ 方法三:改善 “物體” ④ 方法四:改善 F 2. 消除有害功能和五種方法和案例 ① 方法一:阻止有害行為 ② 方法二:施加另一個場,抵消有害行為 ③ 方法三:將有害行為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 ④ 方法四:調整或替換具有損害功能的主體 ⑤ 方法五:調整或替換有損害功能作用的物體
講師介紹: 冀老師,高級工程師、咨詢師、認證黑帶大師(MBB) 工作經歷:冀老師在生產制造型企業(儀器儀表、電子、通訊、汽車另部件和機械行業)工作近30年,其中產品研發,項目管理、生產和持續改進實施的經驗多年。他曾在 TRW、 ASIMCO、Tyco等知名的跨國集團擔任高層管理,負責持續改進(Six Sigma和Lean)以及OE(Operation Excellence)BE (Business Excellence)的企業推行。冀宏先生對制造業的質量改進和六西格瑪/DOE實施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豐富的實際運作經驗。幾年來獨自或為主對近千人進行過六西格瑪基礎、綠帶培訓、黑帶培訓、DOE以及多種質量工具的培訓。直接參與和輔導過近百個綠帶和黑帶項目。 主要課程:六西格瑪企業管理和項目實施,精益生產,質量工具和統計工具: Six Sigma GB/BB Training、Minitab、DOE(試驗設計), SPC(統計過程控制), MSA(測量系統分析)、Process Mapping、VSM(價值流圖)、Visual Management (可視化管理)、Standard Work(標準化操作)、SMED(快速換裝)、Poka Yoke(防錯)等 提供內訓(咨詢)的公司:培訓客戶包括天合(TRW)、亞新科工業技術有限公司(ASIMCO)、格雷電動工具、維運電訊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柴油機廠、火炬集團、霍尼維爾(Honeywell)、馬勒(上海)濾清系統有限公司、西子奧的斯(OTS)、康可無錫(Littlefuse)、海拉(上海)、奇瑞汽車、瀚德汽車(Haldex)、Springfield (東莞)、臺科視訊(蘇州)、紐迪希亞(無錫)、施奈德、泰科流體控制(TFCC)、富士施樂、普安閥門(PRATT)、安費諾(Amphenol)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