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時間:2014年4月18日 北京 培訓投資:人民幣1980元/人(含培訓、資料費、茶點、文具費等) 培訓對象:中層管理人員、重點培養的企業骨干、新任經理、新任主管等。 培訓方式:講師授課、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演練、視頻分享及游戲活動。 培訓目標: 明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與核心技能要求; 學會有效進行工作管理的技巧與方法; 認識組建團隊的重要意義以及高效團隊的運轉; 建設高績效的管理團隊、積極、高效、發揮全部的團隊潛力; 全面激勵管理,讓下屬在工作中發揮更高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 前 言: 許多企業的新任主管和經理,從員工崗位轉換為主管經理后,對管理工作及管理角色的認識不到位,沒有真正把管理的責任擔當起來。有些中層管理干部雖然具有管理意識,但缺思路和方法,工作效果不佳,事情沒做好,人員沒留住,團隊不成型,積極性不高…… 《新任管理者管理核心能力綜合訓練》能夠幫助新任主管和經理系統學習和掌握管理的知識,明確自身角色,分析管理中的常見問題,梳理思路,總結方法,縮短干部的成長周期,減少管理失誤,提高管理效率,以適應市場競爭形勢和企業的快速發展! 敬請帶著您的團隊和管理中遇到的難題,步入培訓現場,與中國著名實戰派培訓專家何先生現場對話!
課程要點:
《新任管理者管理核心能力綜合訓練》 主講:何先生(4月18日)
第一部分 自我管理:管理者的自我認知 1、鐵三句:從員工到管理者應思考的問題 2、管理的內涵是什么? 3、管理者要承擔哪些管理責任? 4、管理者如何確立自己對上,對下,對中的身份定位? 5、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管理態度與意識 6、管理者應具備哪些管理能力與素養? 第二部分 工作管理:有系統地開展工作 一、工作管理 – 時間管理 1、案例分析:張經理的一天 2、時間管理的原則 3、四個象限的策略和目標 4、管理者如何識別輕重緩急? 二、工作管理 – 工作計劃與控制 1、計劃為何重要? 2、制定計劃的流程 3、目標制定SMART原則 4、如何做工作分解? 5、工作任務的統籌與合理安排 6、工作控制方法與工具 第三部分 人員與團隊管理 一、團隊管理 – 溝通技能 1、對上溝通應掌握的方法及注意之處 如何處理上司的不合理決策? 如何處理多頭指揮的情況? 上司對我工作經常挑剔指責怎么辦? 2、平行溝通 平行溝通的問題? 如何改善平行溝通? 3、對下溝通應掌握的方法及注意之處 下達指示 表揚肯定 批評指正 二、團隊管理 – 領導力發揮 1、什么是領導力? 2、領導與管理的區別 3、領導力來源于什么? 4、新任管理者如何提升領導力素質,發揮領導作用? 三、團隊管理 – 員工管理 1、如何識人 – 知己知彼 識別不同個性的五類人 不同性格的人如何溝通? 不同性格的人如何使用? 不同性格的人如何激勵? 2、如何用人 ◇ 用人之長 ◇ 如何識別人的長處? ◇ 如何管理“問題”員工? 四、員工管理 – 員工激勵 1、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員工激勵有什么啟示? 2、雙因素理論對員工激勵有什么啟示? 3、期望理論對員工激勵有什么啟示? 4、強化理論對員工激勵有什么啟示? 5、員工的積極性從何而來? 6、如何激發員工:激勵員工的方法與措施
培訓講師:何冰 先生 一、講師背景 中國培訓行業出道最早的實戰派培訓專家。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授會成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高校企業家研修班、總裁班客座教授,何先生開發的管理與營銷課程是在實際操作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各類企業的真實案例,專為企業拓展國內市場而開發、設計的,深受企業和學員的好評,課程滿意度穩居4.5 分以上(5 分制),成為近十五年來最受歡迎的培訓師之一。 二、工作經歷 何先生現任博思嘉業培訓總監,北京大學企業家研修班,清華大學職業經理訓練中心教授會成員,一汽豐田特邀講師,曾任某知名大型跨國公司(德國)華南區市場經理、銷售總監等職位,有豐富的企業管理和培訓經驗,熟知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三、授課風格 授課風格熱情、生動、幽默,能將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與中國的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將理論性、實踐性與趣味性相結合,講解深入淺出,演繹通俗易懂。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深受企業和學員的好評。 四、主講課程 《從專業/技術人才走向管理精英》、《客戶開發與客戶關系深度經營》、《MTP-中高層管理人員綜合技能提升》、《部門主管、經理全面管理技能提升》、《職業經理人核心技能修煉》、《塑造管理高手:目標、計劃與管理》、《高效管理溝通技巧》、《銷售實戰技能訓練》等。 五、曾經服務的客戶 何老師近年服務過的客戶主要來自計算機、通信、金融、證券、保險、消費品、生物工程、建筑、醫藥、貿易、房地產、服務和零售等多個行業,包括:HP、ABB、SONY、殼牌、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阿爾卡特、搜狐、中外運、東方航空、海南航空、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約克、科勒、飛利浦、DHL、中化、中海油、中化建、海南航空、聯想集團、北大方正、清華紫光、清華同方、用友軟件、時代集團、大田集團、賽特集團、三一重工、中國國藥集團、北京醫藥集團、同仁堂醫藥等近千家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