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時間:2014年12月6日9:00-17:30;
培訓地點:上海市延安中路1111號延安飯店3樓會議室;
培訓費用:¥2900.00元/人,含午餐,不含停車費;
摘要:1.介于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過渡地帶,是總經理的現實地帶.每個你都是天才,需要點燃你的一根火柴…
2.認識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正確了認識,方法隨之而來,你的才干是你本自具足的...
4.打開了你,就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5.我們來深刻再認識那些耳熟能詳的或宏大的或具體的事物,點燃你的天才...
培訓大綱:
開篇:認識“總經理”---
理論與實踐的雙性人,理性與感性的抵足者...
總經理需要根據過去,為了將來,研究現在;同時要解析過去,控制現在,籌劃將來。理論通過總經理寫入實踐,實踐通過總經理成為理論。總經理的挑戰之一就是成為這個樞紐。盲從理論將被理論害死,盲從實踐將被實踐淹死。沒有理論成了瞎子,沒有實踐成了瘸子。總經理只能是總經理,不能是別的。理論如此精彩,實踐如此豐富。在理性分析與感性直覺之間,我們的經營和管理如何被定位?如何更富有成效?認識他,發現他,打開他。本質上,企業組織是總經理職能在各個方向的延伸。管理,是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準確,是管理的核心競爭力...
第一篇:認識“人”---
狗,活在它的此時此地;而人,活在他的計劃中…
人,不僅在空間中主動穿梭,也在時間中主動穿梭。時間,是人和人類發展的空間,也是企業組織發展的空間。人,總在自己和自己的影子之間徘徊。組織和文化總要透過“人”才得以更新和茁壯。人的計劃為誰,效能就為誰。除了性、饑餓,人還追求勝任感和成就感。人總和他面臨的問題相處得最久。人與人的關系是風險關系。認識人,管理人,發展人,成就所有人…
第二篇:認識“文化”---
業務上了軌道,隊伍已經官僚.這無關人品,正是文化...
邏輯與文化是毫不相干的。直白點,文化并不講可以講得出來的道理。關于組織行為的穩定預期和共同信念,是用以分享的文化內涵。文化,即紋化,紋理的對象,顧名思義,飽含了規范與標準的內在定義。文化,是組織的個性,以形式或內容,意識或行為的方式表現。假若隊伍官僚,那么,滿懷謙卑不是態度,而是底線,這并沒有什么邏輯,文而化之,是為文化...
第三篇:認識“中國”與“中國經濟”---
脫胎農業社會,快速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早產兒...
西周以來的文治武功奠定了文優先于武的傳統。秦漢一統實現了晚清之前近2000年的絕對強國。秦即CHINA,漢即漢人。唐開元盛世把中國文明推到輝煌的頂點。宋王安石變法提前世界700年構想了現代金融體系。乾隆下江南,英國卻忙工業革命。成功的慣性成為落后的原因。直到鄧小平打開國門,到城市化的今天,歷史與今日世界雜交的早產兒...
經濟是在歷史和政治框架下的活動.從改革早期的萬馬奔騰到如今普遍產能過剩,未來經濟必以創意支配.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市場同此理.量他馬云千般能耐也無法再造一個百度,可見,這個世界從來只有”妙手”,沒有”英雄”。讀懂經濟的天意,你才有機會成為”妙手”…
第四篇:認識“世界”與“世界經濟”---
歐亞歷史嬗變與美國革命至今,包圍著我們的世界...
從希臘的燦爛文明到亞歷山大的征服,直至阿拉伯興起之前,歐洲與中國幾乎步調一致。之后的整個中世紀是阿拉伯與中國的世界。歐洲忙于內亂和宗教戰爭。然而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以及科學革命,把中國和阿拉伯甩在身后,尤其阿拉伯,若非石油優勢幾近湮沒無聞,歐洲世界誕生了文明的新標本-美國。在金融與科技的全球經濟產業融合中,中國確實正在崛起,我們的機會...
今日的世界經濟,肇始于工業革命這臺發動機。技術驅動產業不斷升級,全球范圍的再分工次第展開。生產與消費的全球化,迫使我們不斷拓展思考的邊界,沒有隨隨便便的強弱,必定是系統的結構性的強弱,經濟資源的分布決定了特定人群的作為空間...
第五篇:認識“治理”---
治理結構不同,企業目標就不同,并非大公司專有...
企業是一系列契約的連接點。這些契約之間的關系即為治理結構。有效的結構能滿足所有參與人,使總價值最大。產權邊界越模糊,權力紛爭越嚴重。科學良好的治理結構,是實現管理質量的根本和基礎。治理是天,管理是地…
第六篇:認識“管理”---
沒有共同勞動,就不需要管理. 管理,就要合理…
某個單獨勞動是完不成全部工作任務的,是不同勞動之間的互動完成的。居功至偉是荒唐的。世間有兩種事物,一種是“實體”,一種是“關系”,關系聯結了實體而獨立于實體,實體自身很難駕馭關系,如同兩個戀愛無法駕馭他們的戀愛關系一樣。管理就是合理,合事理,合情理,合心理,合生理,合物理,才配得上”總經理”.這樣的管理才不會吃掉利潤.管理的一般對象是”事物”,復雜對象是”關系和流程”,高級對象是“變化”。管理的靈魂是準確…
第七篇:認識“組織”---
道路是行走的凝結,組織是關系的沉淀….
問題是組織必須面對的,但重點更應放在機會上。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組織頂層設計有力,腰部執行發力,基層去阻力,辨析結構性阻力與摩擦性阻力,形成優質基因,捕捉發展機會…
第八篇:認識“績效”---
工作開發真我,績效開發潛能…
人和組織因績效而不同。績效體系不應是少發錢的借口,而是塑造行為標準和價值觀念的手段。制度用以約束,文化用以滲透,績效用以激勵。科學的績效指標體系總是要經過一些反復,武斷,獨裁,帶來的績效傷害,遠遠大于什么也不做…
第九篇:認識“分工與執行”---
名正物定,分職督事,執行當事人的’自由裁量權’…
真正的分工始于機器大生產至今。橫向分工產生部門,縱向分工產生崗位,縱橫交錯成了組織及結構。有效分工依賴綜合管理。執行中的持續改善是關鍵,問題總能超乎想象,執行人都有’自由裁量權’這個天賦人權。人們能耗盡能量空氣和水卻耗不盡理由...
培訓講師:沈素明先生 有正咨詢創始人,畢業于南京大學文學院,管理思想的發動機,理論與實干兼具。10余年管理研究與實踐,從事過軟件開發、通訊工程、人才管理、市政服務、電子制造、服務連鎖等多個行業與產業的理論研究和管理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