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銷傳播網 作者:曾偉 對執行力的稽核不是從人的思想入手來管人,而是通過檢查人們所做的事來管人,具有就事論人的特點,查的是事,而用意在人。 我們歐博管理咨詢公司在項目調研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企業的執行力差”。于是,有人投其所好。各色“執行力培訓”熱極一時。但有用嗎?執行力的課聽了不少,企業的執行力卻每況愈下。究竟是什么化解、消磨了我們的執行力呢? 企業不缺制度、不缺流程、不缺表單,就是執行不到位。究其原因是走入了誤區:只重方案,不重實施。 筆者在東莞一家機繡企業調研時,老板指著一本印刷的《員工手冊》頗為得意地說:我們的各種規章制度都在其中,應有盡有。 我問他,這里共有多少規定,他說有132條。我又問他,真正被執行的有多少?他沉思了一下說,有30多條,也就是說企業的執行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幾。這位老板還講起一年前發生在工廠的“撕通告風波”。當時工廠行政部作出了一條規定:員工上班時不許講家鄉話。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定?原來,這個老板是潮汕人,員工來自湖南、四川、江西,在一起講家鄉話老板聽得云里霧里。行政經理投老板所好,出了個通告:上班時間不許講家鄉話。通告剛貼上去,有人在上面寫了兩個字:放屁。到下午就被人撕掉了。 這種現象在中小企業很普遍。盡管企業天天強調執行力,但在方案設計之初就不考慮可執行性的問題。這種為規定而規定、重方案、輕執行的做法,久而久之,讓制度成了擺設的同時,也培養出員工“不執行制度”的壞習慣。 針對企業普遍存在的“只說不做,只寫不做、只重方案、不重實施”的壞習慣,可在企業導入稽核機制,新設立一個專門抓執行、改習慣的稽核部門。 所謂稽核就是反復檢查,一句話“反復抓,抓反復,一抓到底”。 關于稽核要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設計流程制度方案就要考慮別人不執行怎么辦?在設計方案之初不要試圖一步到位,起點不要太高。同時要做好萬一不執行的對策方案,考慮出現了違反、抗拒的情況怎么辦?要有多次反復的準備。 第二,稽核要有重點和時效。它有別于企業廠規廠紀的行政檢查。它不是對所有的事情都查,稽核的內容重點放在推行的流程、制度、會議決議,更重要的是對生產任務的達成進行以天為單位的稽查。如配合生產日計劃,每天檢查達成情況,每天兌現獎罰。頻繁和時效是做好稽核的關鍵。 第三,重視稽核工具的運用。根據稽核控制精神,結合企業實際制作《稽核控制卡》管理工具。將誰負責稽核檢查、稽核的要點、稽核的頻次、責任追究都清楚地寫在小卡片上,讓執行人和稽核人都明了,便于檢查,便于執行。 最后,注重對稽核工作的宣導。將稽核結果通過宣傳欄、稽核戰報等形式及時曝光,進行排名發布,對執行達標者予以表揚,對未達標者予以批評,并幫其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措施,接受全廠監督。 當企業通過專職稽核逐漸形成責任文化后,就可在部門間、崗位間和前后工序間推行相互稽核和問責的機制。 執行力不是空談出來的,而要靠稽核。在稽核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執行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員工的好習慣。它是通過“改變人做事的方式來改變人”,最終持續提升業績的有效方法。 稽核是管人管事的交叉點。對執行力的稽核不是從人的思想入手來管人,而是通過檢查人們所做的事來管人,具有就事論人的特點,查的是事,而用意在人。執行力稽核要學會“小題大做”,一件事也許很小,但為了讓人從這件事上看到自身問題,改掉壞習慣,往往要小題大做進行案例分析,舉一反三,以免再犯,也讓更多的人受到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