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中國企業要轉變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行政型、經驗型、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使之向市場化、知識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實現經營管理的現代化,必須引入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ERP和精益生產作為兩種先進的管理思想被不少企業作為管理變革工具廣泛應用著。 通過實施ERP管理信息化工程,利用計算機的準確性、非情感性,借助網絡的及時性、公眾性,使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物資流和工作流集成和整合,從而提升基礎管理,集成部門管理,優化戰略管理,實現決策過程科學化、工作流程科學化,提高企業的生產率,提高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和競爭能力。 然而許多企業正在為深入實施ERP而努力的時候,卻發現ERP系統不能全面解決管理系統上的許多問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生產系統體現出來的問題。 ERP系統中生產管理是基于MRPII的基礎上發展過來的, MRPII系統把生產廠當作“黑匣子”來處理的,對其內部的管理仍是一個盲點,如人員管理、物流流轉、在制品庫存、加工時間和資金周轉率等都不明確,企業的生產單元中仍然存在很多的浪費現象:在制品庫存量很大,等待加工的時間長,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沒有辦法做出快速反應。此外,企業的職能部門不能有效地支持現場,同時因為信息化輸入工作增加了人員,造成了部門人員的臃腫。 運用精益生產理念對企業的內部管理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優化,把批量生產變成連續流作業方式,大大降低在制品數量,縮短生產周期,提高對客戶的響應;讓職能部門轉變成現場支持部門,提高公司整體經營效率;不斷的減少浪費,增加企業的利潤點,有效的解決了ERP不能解決的許多問題。 精益生產與ERP并不是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精益ERP被看成精益制造不可缺少的技術支持。實施ERP不容易,做好精益生產也不容易,只有將二者結合,發揮出各自效益和整合優勢,這樣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變化和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