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執行力系列文章—20年中國企業執行力之怪狀(一) 概要:中國執行力被研究了20年,為何企業依舊執行不力?執行力培訓泛濫,為何依舊不能幫促中國企業發展壯大? 中國執行力之怪狀: 1、執行力一直被強調,始終未見好; 2、小馬拉大車,員工幾近崩潰; 3、企業只關注結果,員工成為“雇傭軍”; 企業應如何強調執行力: 1、成功需要激情,但更需要方法; 2、過程比結果重要,方法比激情重要; 3、生存期應強調結果,發展期應注重過程; 4、企業流程,可沉淀才可復制,可復制才可發展。 總聽到很多老總無奈的抱怨:“防盜防火防培訓,不怕110就怕010,上洗手間也能接到北京咨詢公司的賣課電話。” 當下中國培訓行業已經發展壯大,有西學東傳的,有自主研發的,各家有各家的道理,各家有各家的成功。但對于企業執行力的培訓,當下,在國內還找不到切實可行又無弊端的體系。我們輔導過很多企業,為他們做項目,很普遍的現象:執行力強的企業,培訓效果遠遠比執行力一般的企業好。有的企業輔導一個月甚至比一些企業輔導一年效果還好,從根本上講就是這些企業的執行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培訓。這也是為什么執行力這一個看似沒實際內容又難做的體系,我們卻堅持在做的原因。企業所有的工作都得結合執行力而展開,培訓所有的體系也都得借助執行力而推廣,沒有執行就沒有成果。 當下中國流行的執行體系無非三種,一種是“請給我結果”的唯結果論,一味的強調工作結果,強調“結果說明一切”,這種執行體系很受推崇,但其觀點很多是有弊端的;第二種就是成功學,激情的演講,狂熱的吶喊,將人的信心提升至100,能力還是原地踏步,人要么失敗要么瘋狂;第三種就是“變色龍”式的執行力體系,根據各個體系雜糅而成的體系,這個幾乎可以直接擯棄。“請給我結果”的執行我們姑且先不去談論,先看成功學的危害。 馬云曾經說過,“如果我的員工聽過三次以上成功學,那么這個員工幾乎就廢掉了。” 成功學,強調萬事只要相信成功就能成功,以激情演講的方式鼓舞人的心智,最后使人真的相信自己能輕易成功,但培訓過后卻發現事實太難,無法改變,“小馬拉大車”的痛苦有幾個人能承受?“我要成功”不是喊口號就行的,成功的背后是需要很多的思考、方法和汗水的。而口號喊得越響,人的能力未有提升,沒有切實的方法,最后事與愿違,所受的打擊又有幾個人能面對?我們不能完全否定成功學,但是我們得學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員工需要激情,但是更需要方法。經過多年的培訓實踐,我從人做事的思維和方法為基點研究執行力,以精益思維為原點,將我對執行力的研究形成體系,寫成書稿,也是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為那些有夢想沒方法的人給予一些幫助。 “請給我結果”的唯結果執行力,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中國很多企業渡過生存期進入發展期。而在企業里,領導最關心的也莫過于工作結果。一個員工只能紙上談兵,夸夸其談,最后卻沒有任何工作結果輸出,試問有哪一個老板會重用他?有工作結果,企業才能生存。但是,如果僅僅強調“結果”而不關注“過程”,那“結果主義”勢必會給企業帶來很多麻煩。過度強調“結果主義”,員工與企業就成了利益交換,企業沒有凝聚力,員工成為“雇傭軍”,這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領導只關注“結果”,員工也就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管是流程的還是非流程的。一段時間里某個有能力的員工能通過一些“手段”能將結果做出來,另一段時間換了另一個能力稍遜的員工,缺少“手段”就做不出領導想要的工作結果。可怕的是一批員工采用非流程方法將結果做出來了,產品合格率為99%,另一批員工采用另外的流程做出的產品合格率卻只有50%,產品的生產線流程就被破壞了,產品的合格率永遠沒有預見性。這樣的企業永遠處于不可控之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勢必會遭受重創。 唯結果論的執行體系短期對企業極其有利,但長遠而觀,其弊遠大于利,所以我的觀點是:企業在生存期間,為了存活必須關注結果,而企業一旦進入發展時期,就一定得關注過程,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沉淀流程,復制人才,發展壯大。 企業如何為員工提供工作方法與思維,如何沉淀流程復制人才等等,這就是本書要講的區別于其他三大體系之外的第四大執行體系——精益執行力。 下篇連載,《中國企業執行力之怪狀 二》詳盡詮釋中國執行力的怪狀及精益執行力如何結合思維,尋找方法,解決企業執行不力的整體框架。盡請關注…… 更多了解華創精益資訊: 電話:18901182755 QQ:2239812050;MSN:huachuang@liv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