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怡;源:心聲社區
小小的螺旋槳飛機逐漸下降,我又看到了熟悉的風景:幾內亞盎然的平原一望無際,蜿蜒的河流曲折入海。兩年來,每次抵達這個國度我都能看到同樣的風景,而這一次我卻抱著全然異樣的心情。
2017年,在機關工作五年后,我外派來到北部非洲科特迪瓦代表處做內控BC(業務控制人員),第一站就是小國幾內亞,看了一年大西洋絢爛的落日余暉之后,我去了科特迪瓦推行集成稅務遵從項目,而這次我回來幾內亞是要挑戰新的崗位:辦事處財務。
做辦事處財務,意味著除了擅長的遵從領域,我要更多地學習辦事處、系統部、項目的經營管理,跟著業務并肩作戰。
我,能行嗎?
微澀的氣泡水釀成了甘醇的香檳
抱有疑慮的不止我一個,還有我的主官領導。到達第一晚,辦事處主任請我喝飲料,直言沒有料到是我來接這個崗位,辦事處面臨的經營任務很有挑戰,希望我能從專業上支撐業務。
說完之后,他意味深長地看著我,我深吸一口氣,端起面前的氣泡水一飲而盡:“我已經做好準備了,有信心干好這個崗位!”小小的氣泡在胃里面開了花,我卻感受到了一絲絲苦澀與緊張。
豪言壯語發出去了,接下來就必須好好干一場。
因為之前的積累,財經遵從方面的工作比較容易上手,所以辦事處財務這個崗位最大的挑戰來自經營管理。第一個月,我每天找機會逮著小伙伴去聊,去了解業務。晚上干完活之后夜深人靜,就對著經營規則看損益表,看商業計劃,看每一張PO,每一張發票,再跟業務聊天驗證。
但是辦事處的業務紛繁雜亂,小到5000塊錢的超長期AR(應收賬款),大到全年的客戶預算大包,千頭萬緒從何理起?我仿佛一頭扎進了一片浩瀚的海洋,笨拙地掙扎劃水,卻還沒有學會換氣抬頭。
第一次經營分析會,辦事處還特別邀請了代表,CFO、VP們都參加,我花了20分鐘將經營預測損益數字讀完,自以為數據嚴絲合縫,無懈可擊,然而到具體任務的分解就被問住了:“融資什么時候放款?”“客戶合同最晚什么時候簽字?”“備貨情況怎樣?”……一連串的問題讓我語塞。
會議的后半程,我就從一個主持人變成了一個記錄者,豎起耳朵抱著本子把大家討論的如何改善經營的想法、困難、任務一一記下。會后我給辦事處主任發去一條消息:雖然第一次嘗試不算成功,但是我已經找到了秘訣,下一次我一定能干好!
我的秘訣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我按照會上記錄的討論排出了辦事處重點工作,再逐個模塊地跟業務去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跟困難,拉通每個環節,明確關鍵路徑與plan ABC。
比如為了完成盈利提升目標,我們需要拿下一個PO確認收入,那接下來就倒排海運時間,再安排備發貨任務,時間往前推,還有預付款獲取、PO簽字、框架合同簽署、額外預算引導……我要規劃好這一系列明確的路徑和計劃。
大半年的時間,我組織團隊雷打不動地開晨會、周例會,過每個并行或串行環節的詳細進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我眼里,損益表再不是困擾我的數字,而是我和團隊們要努力去達成的重點工作任務。
到年底,我們幾乎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辦事處團隊終于卸下勁來歡聚一堂,主任帶我去當地最“高檔”的酒窖買了2支香檳,香檳綿密的氣泡在金黃色的液體中慢慢浮現,我與主任碰杯后一飲而盡,甘醇的滋味涌上喉頭,我心里的那根弦也終于稍稍松了松——我終于擁有了經營能力了!
從帆布鞋到高跟鞋
接下來最大的挑戰來了——走出去,見客戶。
平日里在辦事處我都是穿著帆布鞋,穿梭于各個會議室與工位之間,現在我要蹬上高跟鞋,穿上正裝,去見客戶了。2019年下半年,辦事處的壓力就是回款。
客戶支付X千萬牌照費,當地又外匯短缺,沒有美金支付給華為,我們給客戶提供了融資,但融資的流程長,又是新事物,要改變跟客戶多年的工作習慣,需要反復溝通。
雖然是新人,我還是印好了寫著“華為幾內亞CFO”的名片登門拜訪客戶了,第一次見面的場景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客戶F先生是一位身高近兩米的男士,穿著高跟鞋的我幾乎是仰著脖子和他打招呼。F先生氣場強大,在這對比強烈的體型差之下,我只能強裝鎮定,與客戶“嘮嗑”。
我想方設法找客戶財務部溝通催款,澄清融資要求,解決信保的問題。但最痛苦的是,因為剛來沒建立信任,又不懂得技巧,沒多久我就被客戶的資金主管“拉黑”了,客戶那邊經常找不到人,或者告訴我,讓我“稍等一下”,這一等,往往就是一個小時……
那時候我壓力非常大,思考自己是不是沖得太猛太莽撞,不如讓客戶經理來處理。
但惱過之后理性又告訴我,回款是今年經營的卡點,我懂融資的要求,也懂銀行的流程,我跟客戶的直接聯系能發揮價值,客戶關系我必須要攻克。
辦事處主任和系統部主任幫我分析了客戶心理,讓我要站在客戶立場上去想問題,我自己好好消化了一下,主動找到客戶,誠懇地請他當面指出我的問題,打開他的心結。
后來我也格外注意這一點,快不如慢,用客戶能接受的方式與他溝通,并且用自己得到的一手信息以及專業知識幫助客戶,就這樣終于順利完成了回款,2020年上半年,系統部的資金占用降低了4.3pct,有效提高了資金運轉的效率。
如今,我和客戶的關系也更融洽了,為了能與客戶貼得更近,我還給自己訂立了小目標:每次與客戶見面都要用上一句新學的法語。
幾內亞當地官方語言是法語,雖然大家平日里英語溝通工作沒有問題,但是會法語是與客戶走心的好方法。
后來我倒發現了,法語不用說得多標準,介于標準與不標準那種“微妙”的程度,效果最好!我的客戶,也就是那個氣場強大快兩米高的男士,經常被我不太標準的法語戳中笑點,每次笑得前仰后合,給見面都建立了良好的氛圍。
后來他們還給我起了一個當地名字:愛莎,F在每次見面,客戶都會有點小期待地問我:“愛莎,快來說說,這次又學習到了什么新的法語句子?”
省了“一筆小錢”
擔任國家財務半年的時間里,雖然工作在不斷推進,我也在逐漸成長,但是我內心隱隱還是覺得有點“空虛”:2017年老板來幾內亞看望我們的時候,就曾建議我們去做做PFC,深入項目,甚至可以做一個小項目的項目經理。我多希望自己能把這一門課給補上!
在幾內亞,全國64%的人口生活在農村,我第一次下到農村,就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晶瑩剔透的綠色草地上偶爾飛出一兩只水鳥,圓頂的小房子錯落有致地分布,媽媽給小女孩用可樂瓶上五顏六色的塑料環綁著俏皮的臟辮,小男孩們都是梅西C羅內馬爾的小粉絲,把偶像穿在身上……
然而這樣美麗的地方卻沒有基礎設施,沒水少電,缺少移動覆蓋。因此在政府的監管要求下,我們的客戶開展了農網建設。
我們通過建立實驗站,讓客戶“眼見為實”,最終我們優秀的解決方案RuralStar脫穎而出,拿下項目。就在項目組大家歡欣鼓舞的時候,作為項目PFC,喜悅之余我趕緊刷了一個初始預算,結果卻讓我心底一沉,項目的盈利遠低于系統部平均水平,這意味著我們幾乎要做“賠本買賣”。
如何改善這個窘境?抱著這樣的決心開始,我開始了真正的PFC工作。
我迅速開始在W3上查閱所有農網的資料,請教項目組同事,弄清楚產品跟交付步驟,但是怎么才能改善項目盈利呢?要知道,項目的服務成本不是框招的價格,就是反復詢價的結果,基本很難再降低,我不由地陷入悲觀:真的開始深入項目了,PFC真的太難了!我的主官這時候看出來我的挫敗,告訴我既然華為之前有成功案例,不如去看看別人怎么干的。
加納的農網項目已經非常成熟,正是可以借鑒的成功案例,于是我趕緊聯系了加納的PFC,向她詳細了解加納當地農網的盈利情況、成本基線、交付風險等等,再對比我們的概算成本,就這樣迅速地找到了標桿。
雖然沒有喝咖啡,我卻吸收到了滿滿的能量,我找到項目經理,開心地宣布盈利提升有招了!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鐵塔,加納采用的分包商跟我們區域不同,鐵塔成本較我們現有的分包商價格便宜,如果引入新的分包商,鐵塔成本有望大大降低。
嘗到甜頭后,我也更加積極地挖掘其他服務成本了,比如,我發現一定要“知己知彼”,一邊我按照交付步驟,拉通條目,得到了周邊國家分包價格基線;
另外一邊我自己下站點去看站點的實際情況,比如地形、遮擋、土質等,形成了一張基于本地的分包價格基線。有了這兩張基線,再與分包商談判桌上見,也格外有底氣了……
正是如上的一系列深入項目中的調研、精算……我們服務成本相比概算降低了2000多美金/站,我手上也記錄了一張“降成本措施落地跟蹤”的事項清單,讓我對項目的交付計劃以及風險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這一波下來,雖然只是給公司省了“一筆小錢”,我卻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開心。
最有成就感的回報
但是客戶那邊的反饋似乎和我想的不一樣。隨著第一批站點的交付,系統部主任傳回客戶的聲音“我們花了這么多錢,但是現在不賺錢啊!”這樣的抱怨我聽到好幾次,激發我的不服氣和小好奇——農網站點不賺錢?!我決定自己探個究竟。
我讓交付的同事幫忙把站點的話務量數據導出來,這時候,我才第一次聽說“erl”(愛爾蘭)單位,立刻上網一查,才知道這是通信技術里面表示話務量強度的單位,也就是站點的通話小時數。根據數據,華為實驗站的通話時間一直在逐步上升,達到80erl/day左右,話務量并不低呀!
接下來我開始關心具體的資費了。為了精確地計算客戶收入,我連著“騷擾”了七八位本地同事,請教客戶的話費優惠力度,當地用戶的充值習慣等等,自己還撥打了幾百個電話來測算統計,撥打一分鐘收費是如何,超過一分鐘又怎么計算的?最后發現,我測算出來的數值約是客戶提供的3倍。
這是為什么呢?我拿著數據百思不得其解,果斷去找業務同事聊一聊,結果我們優秀的SR前輩一眼就看出問題來,原來客戶使用的只是站點充值數據。
我立馬想到,農村區域被叫的場景更加常見呀,他們一般都是被叫(免費),更多是接聽來自城里親人的電話。這樣看,不能僅僅看充值話費的增長幅度,話務量顯然更能體現客戶的真實收入!
另外一邊,我又開始研究客戶的TCO(總運營成本),我前面學習的產品知識跟平時記錄的各種基線數據就派上了用場。
我們的解決方案RuralStar主打“低成本小而美”,使用的是無線回傳技術無需頻譜費用,太陽能方案節省了電費跟油費,農村區域的站點租金通常只是城市的一半,因此一切都是實實在在的低成本。
收入增長了,成本還低,客戶怎么會不賺錢呢?在團隊討論之后,系統部主任帶著我找到客戶CTO專門做了講解,客戶聽完解釋,雖然當場沒說什么,但從此再也沒有說過農網不賺錢的話了。
雖然取得了一點小成績,我明白自己的PFC生涯還落下不少“功課”,我要抓緊一切機會學習。
慢慢地在實踐中,我學會核算、預測、預算,還“偷偷”跟著項目經理學他做計劃,這又一次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通過與項目經理的計劃對比,我的計劃“猜中了結果卻猜不中過程”:上線站點數對了,但是其他站點的領料、MOS、土建、安裝、調測的進度就抓瞎了。
此外,揣摩過核算,預測之后,次數不多的概算更成了我珍惜的寶貴機會,這讓我了解我們種的是大米還是高粱,我要去打好的糧食!
同樣改變的,還有幾內亞的通信環境現狀,如今,隨著站點交付,第一批100個站點成功幫助幾內亞120個偏遠農村架起與世界聯接的橋梁。我的手機里一直珍藏著一張照片,一位本地的老爺爺,手里握著手機正在打電話,他的身后正是我們引以為傲的RuralStar——一根鐵桿上,掛著若干通信設備,這位一輩子在農村里的老爺爺,人生第一次給在城市里打工的兒子打了電話。
客戶CEO說過一句話,我們工作時要思考,當你離開的時候,能為這片土地留下些什么?粗掌侠蠣敔斝腋Q笠绲男δ槪腋訄孕,我投入的這一段青春時光,不僅僅是讓自己得到了成長,這片原始的土地,也因為我們的存在,發生著變化。
繼續成長,開出小花
說回我所在的幾內亞,這里雖然經濟落后,最大的法國超市也只有三四排貨架,更沒有女生最愛的Shopping Mall。
但是在這里,我能找到別樣的樂趣,比如組織大家一起玩狼人殺,比如自制踏板,花國內1/20的價格請到專業的私教帶我們跳操;
比如無時差地追西甲、歐冠,跟本地員工為國家德比的結果激烈爭論,最后把他“趕”出財務辦公室;比如周末美其名曰要親自下廚請大家吃飯,結果卻因為水平太爛,只配做個“墩子”洗菜打下手……現在手機里的微商、代購成了我最舍不得刪掉的好友,即使只是隔著屏幕看看,也是巨大的滿足。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馬上要搬進更好的宿舍了,酒店式公寓帶游泳池、網球場,直飲水,小伙伴直呼未來充滿了希望!
“希望你能成長,希望過幾年我們能看見你‘長高’!2020年10月末,我剛在“20分鐘”上分享完幾內亞PFC的工作,任總這么對我說。
他提出建議,一定要完成一個全項目的認識,“當一個人把這個事情走‘圓’了,然后在‘圓’外面再走一次,人生的這個圈子就走大了!
回首我來公司的這八年,從機關到外派,從內控到PFC,或許都是在擴大人生圈子的過程,雖然有過苦痛,經歷過風浪,但回頭看,都是最絢爛的彩霞。
還記得當初要成為辦事處財務對自己擔憂的捫心自問“我,能行嗎?”如今,一切過往給了最好的回答:我能行!并且未來我還要繼續成長,長高長大。
在幾內亞這方我揮灑了三年青春熱血,汗水與淚水的熱土,我相信,只要肯鉆研,百折不撓,貧瘠土地上定能綻放出美麗的小花。
【相關課程】
·向華為學習高管領導力:干部管理與文化建設實踐(深圳)
·向華為學習:業務驅動實戰導向的企業大學建設實踐(深圳)
·MTL營銷班:學習華為打造從市場到線索的營銷流程體系(深圳)
·向華為學習激勵:激發組織活力,全力創造價值(杭州-上海-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