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期,網約車領域穩坐江山的滴滴搞出了一個“競爭對手”花小豬,跟自己“打擂”。
“花小豬”也不負滴滴所望,迅速刷屏朋友圈,這款打車軟件主打實惠、年輕、有趣,超過60%的用戶都是“90后”群體,用戶可以推薦乘客領現金、等紅包、玩游戲,社交屬性十足。
滴滴為什么這么做呢?
成立8年的滴滴為什么執意做花小豬?
在10月30日的花小豬打車開放日活動上,滴滴出行總裁柳青進行了公開回應:
你看阿里做了天貓,做了淘寶,還做了聚劃算。其實每個行業的先驅都在不斷拓展行業的邊界,去服務更多的人,我們為什么不效仿?
柳青更是坦言,“作為一個8年的企業,你怎么激活組織,讓每一個團隊都有活力呢?創一個新品牌。一個8年的組織往前走,需要在自己的團隊里面不斷用新的激勵機制讓大家感覺到像第一天。始終創業的激情和熱情。這都是非常真實的樸實的原因。”
打開滴滴出行的APP,快車、禮橙專車、順風車、豪華車等出行服務門類齊全,但在滴滴出行總裁柳青看來,其實還有很多用戶的需求滴滴現有的服務品類無法滿足,特別是那些年輕用戶,還有渴望低價產品的用戶,而花小豬的出現正是要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并通過新產品來激發創新,從而更大地觸及到下沉市場。
根據介紹,滴滴出行在此前的一次業務討論上,有同事提出做一款實惠網約車產品的想法,希望滿足更多用戶尤其年輕用戶的需求。隨后,原滴滴網約車平臺公司副總裁、區域總經理孫樞成為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帶領團隊研發和運營。
啟信寶數據顯示,2020年8月7日,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成立花小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張力峰。花小豬的運營公司為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17日,法定代表人為滴滴出行副總裁趙意波。
事實上,花小豬的前身為“途途網約車”。今年3月份,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收購了遼寧途途網約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并將“途途網約車”APP更名為“花小豬”,這也是花小豬主體的由來。
根據滴滴出行方面介紹,今年3月份,“花小豬”已經在貴州遵義、山東臨沂等城市測試運營。
直至今年7月22日,“花小豬”才以滴滴出行公司旗下的新品牌身份大肆推廣,搶占市場。
8月17日,網約車平臺花小豬在包括北京、廣州、成都、杭州、南京、合肥、鄭州、青島、太原在內的9個城市進行為期一周的大促補貼,用戶每日首單立減 20 元。這讓它飛快登上 App Store 免費排行榜第一,并霸榜一周。有消息稱,補貼首日,花小豬司機端增長量 203%,乘客的增長量 340%。
10月30日,在滴滴旗下打車品牌花小豬舉辦媒體開放日上,孫樞透露,花小豬打車目前吸引了眾多年輕用戶,用戶里“90后”超過60%。
事實上,除了花小豬外,今年以來滴滴一直動作頻繁。
相關信息顯示,今年7月滴滴宣布旗下“滴滴拼車”業務更名為“青菜拼車”,這是繼青桔單車、禮橙專車后,滴滴打造的細分出行領域又一獨立品牌。
而在主營業務之外,滴滴還在今年先后推出了跑腿、貨運、社區團購、以及共享電單車業務。同時,6月27日,滴滴還首次面向公眾開放了自動駕駛服務。
對于滴滴的在今年的頻繁動作,有分析認為,這是滴滴希望通過拓展更多業務線來打造一個更全面的品牌,以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多青睞。
備受爭議的花小豬是否真正激發了組織活力呢?
雖然,花小豬的成立為滴滴開拓市場帶來了機遇,但不可避免的是,一個新事物的出現也迎來一些挑戰。
其實,花小豬自被滴滴推上臺時一直隱憂不斷。早前,已有青島、天津、南京等多個城市約談花小豬,稱其為非法營運平臺。9 月 7 日,鄭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約談花小豬,責令花小豬 App 停止運營,立即整改。相關負責人稱,花小豬未取得鄭州網約車經營許可證及網約車運輸證,且該平臺向不合規司機派單。
對于備受關注的資質問題,花小豬打車總經理孫樞回應說,之前確實有溝通不到位的情況,但目前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城市主管部門的認可和支持。
此外,獨立的花小豬或將與原本的滴滴平臺形成競爭內耗,依舊靠燒錢補貼搶奪用戶的花小豬是否會最終 " 爛尾 " 而加重滴滴的負擔等方面也備受人們的爭議。
孫樞曾在公開采訪中表示,花小豬上所有司機都是在滴滴注冊且可以接單的司機,完全依托于滴滴的司機審核、準入、懲罰處理機制。這其實也表明,發展初期的花小豬在打造平臺供給端體系時,無可避免的要從滴滴這個 " 母體 " 中搶奪資源,無論是供給端還是需求端,皆是如此。
在今年4月,滴滴曾公布未來三年戰略,并提出0188布局,其中最核心的點在于:3年內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而花小豬的出現正是滴滴試圖增加單量、提高滲透率的重要一環。
花小豬雖然備受爭議,但仍吸引了眾多年輕用戶,用戶里90后超過60%;實惠的產品價值也受到用戶歡迎,調研顯示近80%的用戶認可花小豬實惠的服務。
而對于移動出行市場的發展前景,柳青更是回應說,當前國內移動出行滲透率只有3%,出行市場仍然大有可為。
“中國網約車的滲透率是3%,這個概念就是大概一百次出行,有三次是網約車出行的。有人說3%挺高,有人說挺低。但是大家看到,從電商開始到今天,有26%的金額是在線上買的。它經歷了一個曲線,第10個年頭的時候是8%,8%之后就超高速地崛起,到了臨界點就起飛了。出行是更剛需的,大家對服務、品質要求更高,我們相信,出行的滲透率不會比電商低多少,甚至有可能更高。”
從此可以看出,花小豬的成立雖然備受爭議,但卻為滴滴帶來一批新的客戶,為其激活了組織活力,但仍有進步空間。
反觀華為,如何保證組織始終充滿活力?
華為任正非曾說過,一個公司取得成功有兩個關鍵:方向要大致正確,組織要充滿活力。
一家企業如何保證組織始終充滿活力,滴滴的做法是通過成立一個新品牌激活公司的組織活力。
而華為在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實現了從單一產品的成功(最早的時候的程控交換機),到進入不同產品領域的成功,從國內的成功,到海外的成功,到進入了不同的客戶群、不同的商業模式的成功……而這些成功也被眾多企業競相學習。
為什么華為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績?這大概離不開華為對組織活力的激活。
華為公司原產品線研發總裁、喬諾咨詢戰略管理專家凌湘壽曾說過,“方向大致正確”沒有那么困難,沿著DSTE(Develop Strategy To Execution,從戰略到執行)流程,深刻洞察行業、客戶、對手和自己之后,任何一家企業都能看到增長的機會。而“一分規劃,九分執行”,要把機會變成現實,則需要“組織充滿活力”,這比戰略方向清晰要困難得多。
組織活力的根本在于把每一個員工都變成老板。方向清晰聚焦的前提下,如果每一個員工都如同老板一樣有一顆滾燙的創業之心,能釋放出120%的熱情和智慧(一般企業人員能量釋放只有20%),這樣的企業無疑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而激活組織活力貫穿企業的發展全過程,尤其是轉型、變革、困難期更被企業所關注。激活組織是個系統性工程,要不斷地自問四個問題:
1、我們企業未來三年的方向清晰嗎?重點目標清晰嗎?發展節奏清晰嗎?
2、我們企業上下是否目標一致,圍繞戰略目標和組織目標而奮斗?
3、對于員工而言,我在這個組織長期發展,是否有利可圖?
4、對于員工而言,為組織和員工設計的激勵方案穩定可信嗎?
簡言概之,激活組織的四個關鍵:方向清楚、目標一致、有利可圖、激勵穩定。
根據華為等標桿企業的實踐,首先要有戰略和目標;其次,要把公司的戰略和目標通過戰略解碼分解到組織績效;第三,要把組織績效分解到個人層面上。
組織績效主要來源三方面:部門責任定位、戰略解碼、短木板改進。
而激發員工尤其是激發優秀員工持續在一家企業奮斗,就是要讓員工在這家企業工作能持續看到“有利可圖”。
另外,華為的獎金一般都是“公司-體系-部門,三級分享體系劃分”,組織層面的總獎金清晰可算,線性且穩定。
此外,在保持組織活力方面,華為還有三個宗旨:
第一、堅持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正確方向,持續激發組織活力。戰略執行要閉環,經營管理要下沉。堅持導向熵減,加快優秀員工的提拔,讓人才在最佳時間、最佳角色、做出較大貢獻。資金、賬務、審計實行中央集權,全力服務業務,風險控制有效。下放業務經營權,讓聽得到炮聲的人來指揮戰斗。以責任貢獻分配價值,以愿景使命提升隊伍精神追求,加快對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破格提拔。
第二,從單點技術的領先到構建平臺的領先,持續把經驗和能力積累優勢形成競爭力。
第三,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將縮減這些領域的人員及投資,人員經過戰略預備隊訓戰以后,聚焦到增強面向未來的戰略機會點上,撕開戰略突破口。公司通過戰略預備隊充電,讓大家適應新時代、新社會。
華為激活組織活力的措施不勝枚舉,但其仍在前進的道路中不斷探索……
最后,雖然花小豬運營能否成功還有待市場的考驗,但一個8年的企業,已經如此關注組織活力,確實值得肯定。
如何激發組織活力?
12月4-5日《閉門分享會:組織活力——如何助力企業跨越千億規模》,胡老師(華為公司原后備干部系主任、喬諾咨詢人力資源首席專家)以及蘇老師(華為公司原某體系人力資源部部長、喬諾咨詢激勵首席專家)在現場解密華為20萬人集體奮斗的企業文化與激勵機制:
1、Leadership:有使命感、有正確的思想指導、善于團隊激發的高層
2、Growth:以業績增長驅動組織變革與成長
3、Operation:目標清晰、高效協同的組織運作與業績管理
4、Willingness:激發員工高度自覺的激勵分配機制
撰文:Jessica;來源:喬諾之聲(ID:geon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