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想要真的充滿組織活力,源頭要從四個方面加以注意。
1、企業家精神,老板和高管是企業的領頭羊。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一只羊帶一只狼和一只狼帶一只羊,到底誰能打贏?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所以企業家自身對于新事物的一些追求,對于新環境的變化,它的敏感程度是非常關鍵的。
2、業務增長,企業是不是保持有效的業務增長?公司是不是有一個比較大的市場空間?如果一個市場份額最多100億,員工看到20年后公司的規模也就這么大,員工哪來的活力?
所以一定要有一個大的市場,因為只有大的市場才能孕育大的企業,大的企業才能源源不斷地增長。
如何保持增長?績效目標是很關鍵的。很多企業制定項目目標后會PK,其實華為也會PK,但它每年的增長就是這樣,原因是因為:
1)華為公司內部存在賽馬機制,先和內部比,比如說7個產品線,你排在了最后,你就不好意思了,你就是什么資源都不可能拿得到;
2)要與業界比,和同行比;
3)要跟自己比,比如說2009年的時候要跟2008年比,2019年的時候也要跟2018年比。
通過以上幾個步驟,每年必須要比上一年改進10%以上。所以每個業務老大在定自己來年業務目標的時候,如果三條都不滿足的話,那就不用上會了。
3、作戰陣型,作戰陣型是不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因為不管你是研發的,還是市場的,亦或是做生產的。
從橫向的視角來看,我的作戰陣型是不是圍繞著客戶,客戶的需求永遠是變化的,而這恰恰是你的活力來源。
組織活力的引擎就是客戶,也就是說你整個公司的作戰陣型,是不是圍繞著你的客戶來建立的,而不僅僅是圍繞著價值和指揮權。
因為站在個人的角度來看,我又有權又有錢,還要指揮人,這樣干部的壓力就很大了,高壓就可以高活力了。
正如高壓鍋里面的水很沸騰,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而關鍵就在于你的決策機制,以及賦予角色的權利,它的分配流程和制度。
4、激勵機制,通俗地講就是怎么分錢,這個問題如果是大鍋飯,你好我好大家好。做好做壞都一樣,大家久而久之就麻木了。
其實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有把錢給夠了才能講情懷,錢都沒有給夠,講情懷是挺難的,其實是忽悠,是耍流氓。
所以在華為公司為什么說把火車頭的油都加滿了,用油加滿了,壓力也來了,組織自然而然就有活力了。
來源:喬諾商學院;作者:張文鑫
【相關課程】向華為學習:激活組織的績效與激勵機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