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是極其特別的。
在這半年中,我們經歷了疫情的反復爆發。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經歷了大大小小的靜默時刻;許多員工被困家中,正常的銷售活動幾乎停滯,訂貨量明顯下降;
同時,俄烏戰爭的爆發,更是加劇了能源、原材料等供應鏈上游的價格上漲,進一步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7月,很多企業都在開展2022年年中經營分析大會,我們也參加不少優秀企業的復盤大會。但是今年上半年大多經營表現平平,大部分略微持平或略有個位數的增長。
在外部環境極具擠壓的情況下,當企業負責人拿到上半年的經營結果時,都皺緊了眉頭,甚至把2022年上半年定義為企業成立以來最艱難的時間。
然而,即使面對同樣艱難的大環境,我們看到了不同企業應對危機及困難的心態與方式。
總體來講,我們覺得企業也可以分為四個段位——
三流企業,歸因于外。
把增長受挫主要歸因于疫情,與同行做“擺爛”比較。“同行都是負增長20%-30%,而我們是負增長10%,所以已經跑贏競爭對手。”
二流企業,歸因于內。
在做半年度經營分析會時,氣氛極為壓抑。“沒有完成業績,連呼吸都是錯的。”
這類多把原因歸于戰略不聚焦,在非業務重點上耗費了太多資源與精力;或者能力不足,已經很努力了,但是就是達不成目標。
一流企業,歸因于內,并且找到了根因。
比如在產品上看到自身依然有提升和優化的可能性;在組織上看到缺乏端到端的責任主體、為商業成功負責的主要責任人等方面。
找到根因后,這些企業表現出超強的執行力和決斷力,迅速針對根因進行調整。
最后說超一流的企業,早就預判到了各種風險,并構建了穿越周期的能力。
超一流企業用過去10年的時間,為今天的艱難時刻做鋪墊,把各種風險的合理應對做成常態的管理,業務連續性作為了常態的管理。
如果讓你給自己的企業打個分,你的企業屬于哪一種類型?
是歸因于外還是歸因于內?
是否找到了根因并采取了行動?
我們有沒有構建某些方面穿越周期的能力?
為了幫助更多的企業成長為超一流企業,喬諾邀請了三位超一流企業的高管,從戰略的角度、經營的角度、業務協同的角度,三位一體地告訴我們上半年到底出了什么問題,下半年應該如何應對。
相信這是真實商業場景下,許多企業的真實狀態,也相信會對您有所幫助。
來源:喬諾戰略與財經管理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