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現行的有效稅種有18個,但是實際企業不會涉及所有的稅種,不同行業可能涉及的稅種也不同。
一般情況下,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是標配,大部分企業都會涉及。
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煙葉稅、契稅、耕地占用稅、環境保護稅這類財產行為稅種,是你有這類財產或者發生這類行為才會涉及。
關稅只有涉及進口的行業才會涉及,船舶噸稅也僅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港口進入境內港口的船舶繳納。
如果要說哪個行業涉及稅種最多,那么房地產業應該是涉及最多的行業。
讓我們一一細說每一個稅種。
一、印花稅
1.企業設立階段,企業需建立會計賬簿,根據目前最新的印花稅規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對按萬分之五稅率貼花的資金賬簿減半征收印花稅,對按件貼花五元的其他賬簿免征印花稅;
2.企業拿地階段,須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轉讓合同,稅率為0.05%;
3.企業開發建設階段,需要簽訂各類合同,如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貨物運輸合同、建筑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等,不同合同對應的印花稅稅率不同;
4.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有個可以省稅的辦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的規定,購銷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合同上載明的“購銷金額”:
如果購銷合同中只有不含稅金額,以不含稅金額作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如果購銷合同中既有不含稅金額又有增值稅金額,且分別記載的,以不含稅金額作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如果購銷合同所載金額中包含增值稅金額,但未分別記載的,以合同所載金額(即含稅金額)作為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因此合同中訂立的不含稅價格可以少繳納稅款部分的印花稅。
二、契稅
1.納稅義務人:獲得土地使用權的一方;
2.在企業設立階段,若接受出資人以土地使用權出資,則獲得投資的一方需要繳納契稅;
3.在企業拿地之后,企業應繳納的契稅=土地出讓價款*適用稅率(一般適用稅率為3%-5%)。
土地出讓價款包括土地出讓金、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拆遷補償費、市政建設配套費。
4.值得一提的是,市政建設配套費若在《土地出讓合同》明確列明具體價格時,可以作為契稅繳納依據。若《土地出讓合同》未列明,則不應當作為契稅繳納依據,在實務過程中,須充分與主管稅務機關進行溝通確認,進行合同條款設計。
三、耕地占用稅
1.納稅義務人:占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
2.計算公式:耕地占用稅=占用的耕地面積*定額稅率。
四、城鎮土地使用稅
1.納稅義務人: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
2.計算公式:城鎮土地使用稅=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定額稅率;
3.值得一提的是,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土地出讓合同》中約定的交付土地時間,若未約定,則從簽訂合同次月算起。在實務中,開發商先占有土地進行前期開發,是具有節稅效果的~
4.房地產開發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義務截止時間為商品房出售雙方簽訂銷售合同生效的當月末,按房屋銷售相應比例核減應稅土地面積,按月計算城鎮土地使用稅,分上下半年繳納。
五、個人所得稅
這個比較簡單,按照規定,就是在企業取得土地使用權階段,若房開對拆遷的居民沒有超過進當地政府規定的補償標準,則對被拆遷人取得的遷拆補償,免征個人所得稅,若超出了標準,則房開應代扣代繳其應納的個人所得稅。
六、增值稅
1.計算公式:
增值稅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當期允許扣除的土地價款)/(1+9%)*9%-企業當期進項稅額
2.預繳方式:
在企業預售階段,房開采取預收款方式銷售不動產,在收到預收款時按照3%的預征率預繳增值稅。預繳稅額=預收款/(1+適用稅率或征收率)*3%,適用一般計稅方式的話,適用稅率為9%,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按5%的征收率。
3.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5月1日起,房地產行業進行了營改增,即2016年5月1日起,房開銷售房子需要繳納增值稅,而不再是營業稅。在《營改增暫行辦法》中規定,一般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老項目,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辦法按照5%的征收率計稅。
4.關于房地產老項目的界定:
(1)《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注明的合同開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項目。
(2)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注明的開工日期在2016年4 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項目。
5.不同納稅人開發老項目與新項目繳納增值稅的情況匯總如下:
七、城市維護建設稅
增值稅附加稅費是增值稅的影子,包括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以及地方教育費附加,比較容易理解,其計稅公式=增值稅稅額*(7%+3%+2%)。
八、土地增值稅
1.作為房地產繳稅的大頭,土增稅的計稅依據是以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減除法定扣除項目金額后的增值額。
2.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土地增值額*適用稅率-扣除項目金額*速算扣除系數
=(應稅收入-扣除項目金額)*適用稅率-扣除項目金額*速算扣除系數
3.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房地產項目開發周期長,在還沒有正確計算出房地產項目增值率的情況下,為確保稅款平穩,均勻的流入國庫,房地產采取先預征后清算的征管模式。
土增稅應預繳稅款=(預收款-應預繳增值稅稅款)×預征率
不同地方的預征率不同,舉個栗子:
目前南寧市城區和開發區的預征率為:
(1)保障性住房暫不預征土地增值稅;
(2)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普通住宅,按1%預征土地增值稅;
(3)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非普通住宅,按3%預征土地增值稅;
(4)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商鋪及其他房產,按4%預征土地增值稅。,明確免征增值稅、土地增值稅辦理條件。
九、企業所得稅
因為涉及到收入、成本和費用的確認,企業所得稅是所有稅收種類中的最難理解和申報的。本文也只能拋磚引玉,簡單介紹涉及到收入的幾個基本概念:完工年度、預計計稅毛利率、預計毛利額、實際毛利額。這幾個基本概念是做好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必須要明確的~
1.完工年度
房地產開發企業所得稅處理以開發產品完工時點為分水嶺,完工前后企業所得稅處理方法不同。
2.預計計稅毛利率
企業銷售未完工開發產品的計稅毛利率由各省、自治、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按下列規定進行確定:
(1)開發項目位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區和郊區的,不得低于15%。
(2)開發項目位于地及地級市城區及郊區的,不得低于10%。
(3)開發項目位于其他地區的,不得低于5%。
(4)屬于經濟適用房、限價房和危改房的,不得低于3%。
3.預計毛利額
企業預售方式銷售開發產品所取得收入乘以預計計稅毛利率,計算出預計毛利額,并調整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
4.實際毛利額
完工年度,企業根據完工開發產品的單位計稅成本,計算出已售產品的計稅成本,然后根據開發產品的銷售收入減去已售產品的計稅成本,計算出已售開發產品的實際毛利額。
十、房產稅
1.課稅對象:主要為房開自持的物業,用于出租,比如公寓和商鋪。房產稅一年征收一次。
2.計算方法:
(1) 以房產原值為計稅依據的
應納稅額=房產原值×(1-10%或30%)×年稅率(1.2%)
(2) 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的
應納稅額=房產租金收入×年稅率(12%)
3.值得一提的是,若租賃合同約定有免租期,則免收租金期間由產權所有人按照房產原值繳納房產稅。
4.關于房產原值的理解:簡單來說就是房產建造之初所花費的總金額。若納稅人對原有房屋進行改建、擴建的,則要相應增加房屋的原值。
除此之外,還會涉及買車用車,當然還有車船稅和車輛購置稅。
所以,房地產公司的財務對稅務知識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當然相應房地產企業財務的收入也比其他行業略高。
來源:北京稅務 郝老師說會計,青島會計信息,二哥稅稅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