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2021年,這12年不管是電子商務,互聯網,還是各個品牌和產品的發展,都經歷了好幾次紅利。但凡有一次企業品牌抓住了紅利機會,都會帶來爆發式增長。
作為20年的電商老兵,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Gen-Z時代的品牌電商。從歷史中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從歷史中找到下一次紅利的機遇期,讓我們花小錢辦大事,幫助品牌再創輝煌。
20年電商之路,企業品牌要抓住紅利的機遇期
15年前的電子商務叫平臺電商,5年前叫社交電商,這兩年叫內容電商和品牌電商。
本質上是從一個賣貨的電商時代過渡到品效合一的品牌改造時代,以前只是把電商當做一個銷售渠道,但是現在要進行平臺品效合一,就是除了賣貨之外,還要把自己的品牌通過在電商銷售過程當中,潛移默化回歸品牌身上。
這樣的時代既有銷售的結果,又有很好的品牌傳播,是名利雙收的一個時代。
我自己是一個20年的電商老兵了。第一次跟薇婭、李佳琦一起合作直播帶貨的時候,在2017年。
2017年,前衛的品牌已經開始做直播,因為疫情傳播,直到2020年,才叫直播元年,電商帶貨一下子火到了老百姓的視野里。
其實,我最早做電商還在讀大學的時候,就通過ebay一個產品賺100塊錢。
2003年我成為淘寶最早的一批賣家。我決定要找一個中國最賺錢的賽道去做電子商務。后來我發現女人的錢比較好賺。有個理論叫做口紅效應,經濟差口紅賣得更好,經濟好口紅賣得也不差。
2010年的時候,中國臺灣的美容教父從寶島來到中國大陸,他希望來大陸做化妝品,我就跟他一起做化妝品的電子商務。
再后來,我一個EMBA的同學,邀請我就一起做林清軒品牌。
林清軒一開始除了做電商還有線上線下結合,再后來做了包括私域流量在內的會員管理,才做到了品牌的高效增長。
一個國產的小品牌,曾經連資本都沒有,但只要抓住互聯網的紅利,就可以高速增長,花小錢辦大事。
電商的演進史,平臺電商是過去式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到電商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平臺電商
我認為平臺電商是過去式了。但它不會消失,只是它不代表著依舊還有紅利,它是個過去的時代,是一種標配,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但不是我們現在優先做的事情。
馬云1999年創立阿里巴巴,2003年創立淘寶,2009年創造第一個雙11。
劉強東1998年創立京東,2004年京東線上商城上線。
他們都要用近20年的時間,才創造出了中國最偉大的電商企業或者互聯網企業。
但是拼多多成立公司也就5年的光景,卻干出了兩位大佬20年的企業規模,傳統電商平臺變成三分天下,而且目前活躍用戶數、買家數已全面超越另外兩家。
第二個階段,社交電商
平臺電商的客戶是漏斗式的——搜索商品、點擊查看、下單。
但拼多多是裂變式增值,通過紅包,快速發展新用戶,是平臺電商望塵莫及的。而且線上不僅僅是賣貨,還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傳播內容。
當然,除了拼多多,還有其他很多APP垂直電商。
第三個階段,品牌電商
品牌電商是要把產品的內容,品牌的內容跟消費者興趣進行復合,通過社交媒體進行放大傳播,才叫品牌電商。
如果說只在社交媒體上發一個聲量是沒有用的,它是要跟用戶進行強互動的,要給用戶輸出內容。同時用戶要跟品牌共建內容,共建內容會產生口碑的傳播。如果你跟消費者,跟你的粉絲不共建內容,那叫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所以,品牌電商是社交電商+內容電商+興趣電商的復合體。
品牌電商傳播平臺很多,比如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小紅書、微博、抖音、快手、知乎、B站等。我們要把這些APP各自的用戶消費習慣,用戶閱讀習慣,系統地搞清楚,并且跟你的產品跟品牌進行結合,在這些APP上進行傳播,效果一定是非常好的。
即便是傳統行業做品牌電商,利用好傳播平臺也能帶來很好的收益。舉個例子,喬諾的客戶太平鳥很厲害,去年大概是在下半年的時候開始才進軍抖音的店鋪直播,現在平均一個月都是1.5億的銷售額,這樣一家傳統企業,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從零做到每月一點幾個億,這是非常偉大的一個實踐。
銷售額過百萬的抖音小店共計有2648個,這2000多個小店,共計產生的GMV達到110億以上,預估占比抖音電商月度GMV的1/3以上。其中,銷售額過1000萬的店鋪超200個,過億的店鋪12個,太平鳥就是1/12。抖音就是現在巨大的藍海。
如何完成從傳統電商向品牌內容電商的轉變?
平臺電商已是過去式,現在是品牌內容電商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傳統電商如何向品牌內容電商轉變?
01、品牌電商就是要擁有品牌消費者的數據,數據就是核心資產
真正的品牌要能夠發揮長期的價值和效率,很重要的一點是品牌的數據資產。怎么樣才能長期建立消費者心智,并且長期建立強大的復購率,企業要重視品牌的數據資產。
品牌的數據分為:1)痕跡資產,例如,他看了愛奇藝,訪問了今日頭條,還是點了一個什么APP產品,這叫痕跡。
2)購買數據,例如,就是他買了點什么產品,淘寶,微信支付,大眾點評,今天去了哪里錢花在什么地方上?
阿里巴巴的數據銀行就記錄這些信息。當然他不會把具體某個消費者數據透露給你,但能夠提供你的客戶作為一個抽象卻又準確的群體數據。
02、內容中臺、數據中臺是兩大支柱
有了客戶數據的品牌,就可以做全域全渠道、全生命周期會員即消費者運營。
首先建立消費者資產中臺,匯聚線下導購、公司客服、門店、官網、小程序商城、各電商平臺的數據。再把用戶的身份標識、行為數據、交互數據、交易數據、訂單數據、權益處理的數據、手機設備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客戶標簽、客戶視圖、客戶畫像,形成用戶數據資產。
再建立內容中臺,把海量的相關的圖、文、短視頻、直播臺本等進行管理,形成內容資產。
最后再做營銷自動化。
全域全生命周期的消費者數據化營銷,并通過多頻次品牌內容觸達,完成從傳統電商向品牌內容電商的轉變。
爆款時代,如何全域營銷,玩轉社媒,自帶流量?
以小鵬P7、花西子、完美日記為例,我們看一下他們是怎么全域營銷,玩轉社媒,自帶流量的。
01、小鵬P7——癢點就是心動且敢于盲目的行動
如果一臺車,安裝了丹拿Dynaudio劇院級音響系統(原裝進口18揚聲器,7.1.2聲道,DTS:X沉浸式音效技術),配備了1百萬以上跑車才專屬的剪刀門,5個座位用愛馬仕同款的Nappa真皮做了全包。你腦海中這車的價格是多少?
最后告訴你只要30萬,如果企業買還可以抵增值稅,你會心動嗎?網紅爆款產品擊中的是“癢點”,并讓用戶相對容易地成為美好想象中的自己。
02、花西子——和中國文化結合,跨界帶來新物種
花西子把一個口紅做成了雕花,你要拿放大鏡才可以看清楚它上面畫的是個鳳凰,太藝術了,才100多塊錢,你覺得女性買不買?
在我們所有消費者自信崛起的年代,其實是中國文化的自信崛起,所以當產品很好地結合了中國文化價值,品牌傳播就會事半功倍。
花西子通過和古風音樂、繪畫種草、熱門游戲、老牌名酒、傳統文化、影視剪輯、創意劇情、漢服時裝結合,進行跨界種草營銷:國風營銷玩出新高度,助力品牌裂變式出圈。中國文化復興這條路,就是它最最核心的品牌基因。
03、完美日記——新品開發速度是完美日記的核心競爭力
完美日記預計一年要有500個以上的新品,但大部分傳統的化妝品品牌一年可能也就十幾個品,甚至幾個品來迭代。
完美日記采用了“1990投放模型”,1%明星/頭部KOL+9%中腰部KOL+90%素人。完美日記把大部分的錢,很多產品的試用,都給了素人去做體驗,走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路子,而不是靠高舉高打。
從他們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品牌電商的本質是具備品牌傳播的銷售行為。核心是做內容并與客戶共創內容,就是不要自己閉門造車做內容。
品牌如何吸引90后95后00后?顏價比——爆品帶動品類,品類成就品牌
如果一個品牌面向于95后00后,它的展示中心,就不僅僅承擔銷售作用,例如三頓半咖啡,泡泡瑪特等,還需要承擔展示顏值比,F在的年輕消費者就是要看顏值,沒有顏值不可能會為你買單。為什么呢?
01、年輕用戶群體看重顏價比
因為這些90后95后00后的用戶群,他們生下來就具備了豐富的物質條件。
不像我那個年代用過固定電話,手機用摩托羅拉168,現在的消費者不一樣,他生下來就拿著智能手機,握著4G握著5G。
家里面的物質需求他也不缺,他缺的是生活的共鳴以及和他性格、興趣、認知標簽一致的產品。
年輕的用戶群三大消費動機是:為社交,為人設,為悅己。
所以在這樣的時代,需要什么樣的商品?
總結:體驗大于必須,顏值大于功能,口碑大于品宣。
體驗大于必須,大家都喜歡高體驗的商品。
顏值大于功能,但是我個人認為顏值和功能都是重要的,如果是個弱功能的產品,有可能在復購上就會出現問題。
品宣叫王婆賣瓜,就我自己說自己好。但口碑是用戶來說。以前有錢就投央視廣告,有錢做就是了,但現在的時代不一樣,要消費者幫你說話才是真正的厲害。因為消費者更喜歡看互聯網真實的交流,而不是看央視新聞頻道。
02、爆款帶動品類 再形成新銳品牌
現在的時代,如果一個品牌的一兩個產品做得好,它就可以快速的占領消費者心智從而做大。
我們這兩年電商紅利叫品類紅利期,如果你精致地做成一個超高顏價比的產品,哪怕有一點點小貴都沒有關系,你就可能會成為一個品類的老大。
▪ 作者:Nod,新零售及用戶運營專家,林清軒品牌電子商務和新零售奠基人/操盤手
▪ 來源:喬諾“年中十講:給中國企業下半年的十大建議”直播第七講——《數字時代,品牌電商的新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