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優秀的企業家共聚一處,最過癮的莫過于在互相切磋的過程中激蕩思想的火花。
“人要經歷一個不幸的抑郁癥或者自我崩潰階段。在本質上,這是一個昏暗的收縮點。每一個文化創造者都要經歷這個轉折點,他要通過這一關卡,才能到達安全的境地,從而相信自己,確信一個更內在、更高貴的生活!薄诟駹
黑格爾的這段話,總在我耳邊響起,作為企業一把手,我在思考自己的昏暗收縮點是什么?何時到來?是否真正具備超強意志力應對時代的考驗?
從任正非先生的文字和采訪中看得出,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甚至是被現實一次次叫醒卻依舊沒有放棄理想的理想主義者。無數的苦難并沒有讓他倒下,而是讓他成為了一個更高貴的自己。
憑著一些碎片記憶,寫下了關于這次鯤鵬會的7點感想:
01、企業家的意志力決定了企業的意志力
任正非先生近期接受記者采訪被問到:“現在美國打壓的打擊大,還是2002年抑郁癥那時候打擊更大?”任總說,現在不及過去十分之一。
從各個方面的表現來看,也確實如此。2002年的華為,就是一個沒有管理、沒有技術、沒有積累的公司,垮了就很難站起來了;而今天,雖然面臨外界世界霸主的無情打壓,但外力從來壓不垮一個擁有真正內功的組織和個人,F在的華為展現了驚人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從任正非先生和華為經歷過的苦難中得到了升華。只要清醒地認識世界,它已經不那么容易摧垮。
很多時候,決定企業命運的,是企業家的意志力,也就是所謂的那個“底線”,一般的力量是無法擊穿的。
02、變革是利益的再分配,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力保障
任正非先生對人性的深刻洞察,讓人欽佩。他早就明白了變革的表象是業務流程再造,其本質是新業務流程下的利益再分配。而在發生利益格局變化的時候,在確定性的好處到來之前,大多數人會選擇抵抗或者不作為。
而這時,恰好需要一把手的決心,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集團保障,否則很容易在原來的地方打轉轉,等著我們的一定是一大堆“理由”——“西方管理不適合中國”、“顧問不懂我們行業”、“打仗已經很累了,哪有時間寫文檔啊”……而真正的變革,恰如高速換輪胎,是需要勇氣的,沒有偉大追求、沒有利益格局、沒有堅定信念,誰會和你一起為未來而折磨現在的自己呢?
03、“蘋果是我們的老師”
我想這句話任正非先生不是亂說的,而是非常真實的感悟。
我曾問富士康的同學,你們如何對待蘋果和其他客戶?他說很簡單,蘋果給我2美元的利潤,其他企業大多數也就是2元人民幣的利潤,我們當然把最好的工人、最好的工藝都給蘋果了。是的,蘋果敢于加強投入,只要是圍繞客戶需要的創新,也敢于定高價,只要是獨一無二的體驗與品質。這為其生態和長期生存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中國公司大多數缺乏戰略想象力,而蘋果、Google、微軟為首的美國高科技公司總是面向全世界大市場做出大格局的創新,并為之進行巨大投入,蘋果精神不應該只是華為的老師,也應該是更多中國企業的老師。
04、一個人的假設,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
每一個人的世界觀都不一樣,也因此造就了一個豐富的世界。任正非先生深刻地洞見到了“假設”的重要性:我們常常在很多問題上難以達成共識,并非因為問題本身的對錯,而是假設不一樣。如果不回到假設上來找到差異,企業文化建設就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
沒有正確的假設,就沒有正確的方向;
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沒有正確的思想;
沒有正確的思想,就沒有正確的理論;
沒有正確的理論,就不會有正確的戰略。
“人們常常是善意的,也是貪婪的!边@就是一種假設。在日常企業管理過程中,很多問題是認知問題,但是我們常常容易責怪團隊沒有責任心,從而讓組織無法得到有效成長。
“每一個人都在追求一個更好的自己,每一個人都在渴望得到社會的肯定。”這樣的假設下,管理者往往更愿意耐心地對待每一次不完美,也更愿意去表揚、表彰每一次進步。
因此我們在不順利的時候,多半要回歸到假設上找根源,或許能夠找到答案。在鯤鵬會里,我一直有一個假設:“每一個企業家都在希望自己參與的組織變得更好!币虼嗣恳淮温牭浇ㄗh時,我是感激的,并會在下一次活動中得到改進,而不是覺得受到了審判。做產品,不正是需要這種假設嗎?
05、自我救贖的唯一力量,是自我批判
《理性樂觀派》用數據在告訴我們,世界一直在進步,人們都在渴望更美好的未來。在追求它們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困難,甚至不理解。在困難面前,有的人選擇了逃避,有的人選擇了接納與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是行為改變的源頭,也是領導力的源泉。對于企業而言,也需要一個良好的修復機制、人性常常向往舒適、被認可、甚至被拍馬屁,而自我批判是對抗人性、看清現實的最佳手段。
我鼓勵每一家企業內部把“自我批判機制”流行起來,它表面上是一種形式或機制,本質是一種集體心靈洗禮的健康修復文化。
06、能夠拯救你的公司的,只有你自己
松下公司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能夠拯救這艘船的,只有船上的我們自己!泵恳粋員工、包括企業家本人,都只是所在組織里的一員,力量都是有限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只能等待,相反,每一個角色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了公司的偉大愿景、使命,每一個個體都應該做好“角色人”而非“自然人”,去盡自己一份力量。
流程的建設,靠每一個人的力量發揮才能有效實現,而非僅僅靠變革推動者,也不只是投資人的事,F在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集體力量遠遠大于局部力量,一家企業要讓其中每一個人都清晰知道組織的愿景使命,也要多組織大家進行角色認知,一起帶領企業走向勝利。
07、開放精神的背后,是高追求
這是本次鯤鵬私董會會良信之行的最大收獲。良信是一個小而美的公司,正在向大而美挺進,過程中兄臺們給予了很多正反饋與負反饋,也說了很多“假如我是任兄臺”的建議。在短短半天內,各種反饋噼里啪啦,任兄臺則以一個極為開放的態度接納,讓我們倍感尊敬。
我們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有共同精神的集體——高追求、開放、相互幫助。在方教練的指導和團隊的協作下,私董會本身也在變得更加流程化、有效化?释幸惶,我們能夠成為全世界最具價值的私董會。
最后,特別提一下本次“迪士尼行動”,和兄臺們的忘情玩耍,一下子讓我們重回“自然人”。我們之間沒有了任何行業差、財富差、成就差,只有在一起默默地感受共同的童話世界,我們每個人似乎都多了一個可以無話不說的組織,世界也因此正在變得更美好。
致敬鯤鵬會,致敬有追求、又真實的企業家們。紀念難忘的2021年6月24-25日鯤鵬一期私董會第四站:走進良信。也期待第五站:特步。
來源:喬諾之聲;作者:龍波,喬諾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