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時間:2015年6月5~6日(星期五~星期六) 培訓地點:上海 收費標準:¥3800/人(含授課費,合影費、資料費,茶點、會務費,兩天午餐費) 參加人員:精益工程師,制造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工業工程師,生產經理,工程經理等。 課程背景: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產品的需求呈現出復雜多變、多樣化的特點,同時,國內的勞動力成本逐年快速上升,需要研究如何提高人機協作的效率,減低生產成本,同時,隨著獨生子女逐步成為新一代勞動主體,對工廠的工作環境、工作的舒適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故需要在工廠設計時充分考慮人的工作舒適性。因此人機工程的研究和應用逐漸變得越來越重要! 課程目標: 人機工程研究人與機器、設施、工裝工具、環境等多因素間的關系,使得工廠在設計規劃階段就要充分考慮到人這一最重要的因素,從而降低員工的疲勞強度,使員工在舒適的工作環境中高效開展生產活動。同時對現場管理提出系統性改善要求,改變傳統的管理習慣,充分提高工效。 本課程介紹如何進行人機系統分析與設計,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位、工作環境的舒適性,改善現場人機不合理現象等問題。同時研究如何提高人機協作效率。 培訓特點: 將工業工程中的人機協作、聯合操作、動作分析等技術與人機工程系統設計相結合,同時將工作實踐中成功實施人機工程的案例及方法在課程中進行分享,理論與實踐結合,便于學員在工作的應用。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人機工程系統概述 人機工程簡介 人機工程基本原理 人機工程的作業 人機工程的研究領域 人機工程的發展狀況 視頻:人機工程介紹 第二單元:人機工程中人的因素 人的體力因素 人體的力量分布 人體各部位的功能 人體的體力疲勞強度 人的感覺因素 視覺 聽覺 觸覺 其它 人的精神因素 單調 靜寂-音樂 高度注意力 精神壓力 人體的精神疲勞 動作經濟性分析及設計 與人體動作相關 與工作地布置有關 與工具設備相關 案例:與動作經濟性相關的設計案例 第三單元:人機工程中作業環境的因素 作業環境的要求 作業場所的照明設計 作業場所的溫濕度 空氣質量及環境通風 噪聲及對策 工作環境色彩設計 作業工位的設計 工作站設計原則 ·空間規則 ·視線規則 ·持重規則 坐姿工位的設計 坐姿工作空間要求 站姿工位的設計 站姿工作空間要求 工作臺設計 ·流水線/單工位 ·可調節 ·多層設計 座椅設計 案例1:坐姿工位設計案例 案例2:站姿工位設計案例 第四單元:人機工程中設備的因素 設備設計中的人因工程 上下物料的便利性 設備操作便利性 設備符合EHS方面的要求 安裝/裝配設備 替代人的工作 輔助人的工作 ◊ 精確度 ◊ 減輕人的負荷 人機交互工作 加工/制造設備 設備的可操作性 設備的穩定性-人的干預度 設備的自動化-人的看管定額 工裝夾具的設計 工裝夾具的作用 工裝夾具設計中的人因考慮 搬運運輸設備 人工操縱的搬運設備 自動控制的搬運設備 案例1: 設備設計中的人因設計案例 案例2: AGV小車的應用 第五單元:人機系統設計 人機系統設計基本思想 功能實現 人因為先 人機效率 人機系統的目標與功能分析 人機系統的價值工程分析 人機系統成本 人機系統功能 人機系統價值 人機系統價值分析與改善 人機系統中的視覺系統設計 人機系統中的控制系統設計 人機系統的評價 人機系統功效的系統分析檢查表 人機系統的評價方法 案例 1:人機系統價值工程案例 案例 2:人機系統控制系統設計案例 案例 3:人機系統視覺系統設計案例 第六單元:人機系統中的差錯預防設計 人機系統中的差錯預防概述 差錯預防(POKAYOKE)的含義 差錯預防的作用 人機系統中的差錯預防方法 差錯預防十大原理 常用差錯預防方法 案例1:差錯預防案例(某產品信號連線)。 案例2:條碼技術提高發貨準確率。 第七單元:人機系統的人機協作分析與改善 人機協作的含義 人機協作分析 人機協作圖介紹 人機協作分析 人機協作效率提升 人機協作中的聯合操作分析 聯合操作圖介紹 聯合操作分析 聯合操作效率提升 案例1:人機協作分析改善案例 案例2:聯合操作分析改善案例 第八單元:新形勢下人機系統的發展 敏捷制造 概念 背景 實現及應用狀況 制造執行系統-MES 概念 背景 實現及應用狀況 新形勢下的工業自動化 國際、國內經濟發展背景 工業自動化應用的最新案例 自動化的發展 人機工程技術的發展 新一代操作者的心理特征 新一代操作者的身體特征 新形勢下對人機工程的更高要求 講師介紹:Eric Zhang 教育背景: 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曾赴瑞典總公司及公司在美國,德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分公司進行工業工程(IE)及精益生產等方面的技術交流及培訓。 技術職稱: 高級工程師,擁有一項國家專利局頒布的實用新型發明專利。 社會榮譽: 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工作經歷: 張老師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歷任大型國企、大型合資企業、大型外資企業的質量經理、工業工程部經理、物流倉儲經理等高級職位,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 作為工業工程部經理,張老師在精益生產,工業工程方面有較高的理論研究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目前正主持本企業的卓越制造改進項目(口號:從中國制造---〉卓制中國)。主要應用工業工程(IE)技術中的工藝程序分析,操作程序分析及精益生產中的價值流分析技術(VSM)進行生產流程的持續改善,通過動作分析進行裝配測試作業的動作經濟性分析,從而消除動作浪費,并使裝配線員工的工作更加符合人體工學的作業方式。在企業內應用精益生產中的拉動式生產(DFT)對各生產線進行物料補充,并輔以第三方物流的HUB庫來實施JIT生產。應用均衡化生產(Leveling Production)方式進行排產,滿足小批量多頻次的客戶需求。與瑞典同行緊密合作,同時與供應鏈管理,計劃管理,訂單管理,物料管理部門合作,并參考豐田制造系統(TPS)建立本跨國公司的生產管理系統的首個試點子公司。 作為物流倉儲部經理,張老師曾參加過多次國內外企業或行業主辦的倉儲及庫存管理技術研討會, 主持了所屬全球公司制造系統中關于Material handling 模塊(庫房及物料運作管理)的流程設計及軟件系統架構工作。有著豐富的倉儲/庫存管理經驗,從精益生產的角度對庫房功能區域劃分,各種倉儲方式的(多層貨架,平倉,重力式貨架,窄巷自動式貨架等)研究及選擇以提高倉儲空間利用率,作業區域的精益布局以消除動作要素的浪費并提高作業面積利用率,庫房安全管理技術、庫房作業質量管理、庫存管理及庫存準確率的控制、庫存分析(原材料及產品)及對應措施,如何防止呆廢料的產生。庫房進料,存儲,揀選,配料,包裝,分揀等流程的優化或再造。在JIT、Kanban(看板)、物料連續流、均衡生產時物料的配送及物料在庫房的SMED(快速換型)等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及改進項目案例。各種新倉儲技術在庫房的應用,如新型條碼技術(RFID),包裝堆棧移動時的側向防滑等。 作為生產質量經理,張老師持有國家質量經理執業資格證書。在公司內大力推行零缺陷,制造質量改進等項目、組織質量工程師、工藝工程師,檢驗人員對制造全流程進行分析,制定工藝質量控制點,運用SPC,FMEA等6 Sigma 工具進行制造質量的提高。并將IE技術應用到檢驗工作中,減少檢驗工作中的多種浪費,提高檢驗效率和質量。 作為工藝工程師期間, 從事多條生產線的技術支持工作,應用工業工程(IE)技術對生產線進行工藝程序分析及操作程序分析,通過分析進行流程的簡化,合并,重組等方式進行流程再造,消除流程中的各種浪費,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對生產線進行布局設計,減少人員及物料的移動,并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品產出率。 同時還負責倉儲物流布局設計、庫房收貨、存儲、配料發料、包裝、物料退庫等作業流程優化,庫房設備及工具的選型或設計,原材料包裝方案評估、產品包裝設計等工作。 擔任工業工程師期間,還參與了多個新產品的設計工作,使用DFM技術對產品的可生產性進行評估并反饋給設計者。期間還擔任過兩個產品的項目經理,負責這兩個新產品的導入及導出工作。 2006年度,發起并實施了一項應用精益生產和工業工程等技術實施的改進項目,該改進項目每年為所服務的公司節約生產成本900 多萬元。獲集團公司全球改進項目一等獎。 2002年參加了跨國公司總部舉辦的6Sigma培訓,并做了6 Sigma改進項目,通過理論培訓,項目實踐及考試獲得6 Sigma黑帶資格證書。 培訓特點: 張老師有豐富的精益生產、工業工程(IE)技術、質量管理、物料及倉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經驗;精通工業工程,精益生產,卓越制造,豐田生產系統等。授課推崇務實、講求實效,屬于典型的實戰型培訓講師;培訓過程主要以課程體系為主線,全程案例研習、角色演練、小組討論、工作實務模擬并同時伴以咨詢式培訓等形式,引導學員參與,并注重其豐富的企業實際改進案例的分享。張老師現為上海強思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培訓講師。 服務過的客戶: 張老師曾為近千家國內外知名公司進行生產及相關技能的培訓:西門子變壓器、西門子移動通信、博西華家用電器、松下半導體、松下等離子、飛利浦電子元件、飛利浦注塑、3M(中國)、圣戈班(中國)、德爾福派克電氣、固特異輪胎、迅達電梯、玫琳凱、博世、三星電子、艾默生電氣、施耐德電器、日立家用電器、博朗(上海)、強生制藥、三菱電機、艾歐史密斯熱水器、米其林輪胎、菲尼克斯電氣、迪比特、韓泰輪胎、眼力健、首信、寧波波導、聯想、科世達華陽電器、寶鋼、聯合汽車電子等、并受到一致好評。 部分來自客戶的評價: “張老師豐富的實踐經驗、寓教于樂的授課方式及良好的服務精神使我們對精益生產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臺階!” —— 杭州眼力健“IE及精益生產管理者技能培訓” “生動有趣,形象深入,理論和實踐并重。” —— 科世達華陽汽車電器“一線主管管理技能” “張老師的這次培訓,使我清楚的了解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一個管理者,帶領下屬為公司爭創利潤。” —— 好麗友食品“一線主管管理技能” “張老師的授課技巧和表達能力非常出色,語言生動幽默,充分調動了學員的積極性,讓大家自然而然的就融入到課堂氣氛中來,暢所欲言。” —— 西門子移動通信“5S實施與目視管理” “這次培訓促使我回公司將針對現有的生產系統進行改善,建立張老師推薦的自然工作小組,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 日立家用電器“生產經理管理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