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為了避暑,人們能有多瘋狂?
有人直接坐進冰柜,被網友稱為“做了我想干又不敢的事”。
有人大晚上熱的睡不著,干脆直接躺洗手臺。
比涂防曬霜、穿防曬衣更簡單粗暴,也更適合中國懶人體質的正確避暑方式,恐怕還得是打傘。
如今的傘,早已在創意上卷出包漿,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敢造的。
然而有一個牌子,十幾年沒創新了,中國人還家家必有。它就是天堂傘,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還是大媽同款。
這家公司的官網似乎也懶得更新,仿佛停留在80年代。
因為太低調,甚至有網友跑到他們官博留言,求他們多做點營銷。
但誰都想不到,就這個看似躺平的老字號,在網紅品牌激烈搏殺的市場下,還能連續多年營收超20億,超20%的市占率,甚至在某些地區達到50%,悶聲發大財。
躺平的老字號幾乎都逃不過涼涼命運,它憑啥還能活得挺好?
地攤貨的“身子”,卻藏著大牌靈魂
買過天堂傘的人都知道,它家一個特點,就是敢承諾終身維修。
外地寄過來的傘,還會倒貼5塊錢,作為郵費補償。
之所以如此,還要源于天堂傘曾經作為“大牌”的煩惱。
很多人不知道,如今被吐槽丑的天堂傘,幾十年前還是供不應求的高級貨。
1984年,60歲退休的王斌章,拿著2000元,在杭州辦了一個家庭作坊式的傘廠。
當時家庭作坊遍地都是,附近的上虞松廈鎮、晉江東石鎮都有傘城、傘都之名,可想而知造傘有多泛濫。
產品大同小異,在一片紅海之下,王斌章打算另辟蹊徑。雖然開的是小作坊,但行事上卻完全偏向大牌的畫風:
一開始就敢抬價格。當時一般的傘就兩三塊,他一上來就賣7塊,放在當時妥妥的輕奢品。
這可謂是招險棋。
當時杭州的武林廣場,傘還是擺攤賣,因為身價和價格完全不符,最初無人問津,直到有人嘗試著買了一把,發現這傘似乎用不壞,這才慢慢打出口碑。
其次是干品牌。
在同行們還在拼加工、代工,王斌章早早就有了品牌意識。
中國人都知道一句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于是他想到了一個名字:天堂傘。
當時還只是困于蘇杭的天堂傘,兩個決定,徹底讓它逆襲全國知名品牌。
先擴大產能,王斌章在天堂傘廠之外,又陸續成立了銀河制傘廠、蘇杭傘廠以保障產量。
再拿下西湖傘廠,這是一家老牌國營廠,雖然當時處于破產邊緣,卻有強大的渠道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地的百貨大樓。
靠著抱巨頭大腿,天堂傘順利進入全國商場,走上商場直售之路,也成了妥妥的地頭蛇:
全國零售百貨商場銷售額前100的商場里,天堂傘就進駐了93家,即使這樣天堂傘還供不應求,半年之內三次調價,從17.8元漲到28元,依然全部賣光。
但隨著天堂傘越來越火,不少同行紛紛抄襲。僅在杭州,就有至少十來家在做,名義上是天堂傘,實際是各家小作坊產品,打著打折促銷的幌子比正版便宜很多。
人們沖著天堂傘名氣買回去,沒過多久就發現盜版傘壞了,卻怒氣沖沖找天堂傘要說法。
“大冤種”天堂傘的回應,顯然比很多直接舉報同行的奢侈大牌更大氣,也更聰明。
它選擇去游說那些天堂傘盜版商,讓他們賣正品賺得更多,心甘情愿“倒戈”,這樣一來,既解決了假貨,又多了代理商。
不過,讓經銷商們真正被說動的原因,多賺錢還是其次,更關鍵的一點,那就是不被消費者反復找上門的品質。
早從剛辦廠時,王斌章召集所有員工,停工6天開大會,就是為了整頓產品質量。
最狠的是,他要求員工在每把傘上附上小紙條,寫上如果壞了能到哪里免費維修,也有了終身維修。
為此,王斌章還親筆書寫8個大字:“寧失萬貫,不丟品牌!”
從現實來看,這句話的確在幾十年后也發揮奇效。
從高端貨淪為年會周邊,卻越土越賺錢
這幾年,跟防曬衣一樣,傘也進化出了各種各樣“科技與狠活”。
為了搶奪蛋糕,同行們想破腦袋,在概念、技術上拼命卷,各種狠活、狠話都放上了,也成功搶走了天堂傘的風頭。
1.同行拼顏值,它卻接地氣
過去,天堂傘還把自己定位為高端產品,消費群體也是中高收入人群。
現在,在各種同行的高價傘“圍攻”下,天堂傘也肉眼可見地變低端,爺爺輩的外表被人們嫌土,被嘲程序員格子衫同款,價格也從稍貴變成了接地氣。
一度,天堂傘也自降身價淪為各種“周邊”,甚至還倒貼。
頻繁出現在各個大廠的年會、紀念日禮物里。
還有牢中周邊,某頂流出事后,天堂傘因“工號”還被網友質疑,是不是他在里面給我做的?
有人去銀行買保險、辦張電話卡、甚至獻個血,都躲不過一把印有某家企業logo的天堂傘。
雖然輿論場的存在感越來越弱,但在人們生活中,天堂傘的存在感卻越來越強。
2.同行卷噱頭,它卻卷口碑
同行的野心當然不止是靠拼顏值,還要從根源上改變用戶認知。
比如宣揚小黑傘,才是最好的防曬。
還會拿出透光率證明:傘的顏色越深,透光率越低,抵抗紫外線的能力就越強。
單單一個顏色還不足以打動消費者,他們也會把防曬衣的那套標準:UPF值(紫外線防護系數值),照搬到防曬傘上面。
嚴格到,只有產品合格證上標識有“UPF>40,UVA<5%”的,才能真正防紫外線,其他的都不行。
在這個思路下,技術也是拼命的卷,有的發明出3D納米技術,有的搞出“雙層傘面+L.R.C涂層”,不光防紫外線,還能防褪色、防水漬、防酸雨......
效果好不好不知道,反正價格肯定是上去了,直接干到幾百塊。
還有的為了抬價,在傘上卷功能,手電筒、電風扇,看起來越牛叉越好。
連奢侈品大牌都開始下場造傘,標出幾萬塊的天價,最后還驕傲地表示:我們不防水!
跟一眾會整活的同行比,天堂傘顯然遜色多了,外形不潮,還搞不出科技花活,甚至有人吐槽,“天堂傘到底什么時候壞啊,我真想換把新的!
就在人們以為天堂傘會慢慢淡出市場,沒想到它卻還是活得很滋潤。
如今還能年營收超20億,吊打第二名的4億營收,還是其他人繞不開的對手。
同行都以為能用狠活教育天堂傘,殊不知都被它給教訓了。
“壟斷”巨頭天堂傘,離封神還差一步!
其實一直極為低調的天堂傘,也不是沒有搞過噱頭。
只不過,它曾經嘗試推出過JK傘,被網友罵慘翻車了。
有了教訓后,天堂傘再也不敢太高調,此后幾年,就算有聯名,也是默默造傘,想要潛移默化改變刻板印象。
比如跟國家博物館、荷蘭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合作造傘,還有《大圣歸來》《大魚海棠》等電影合作,炸出了一堆歷史動漫粉。
其實搞營銷、變顏值,都不是天堂傘在中國擁有忠實鐵粉的關鍵。
畢竟傘太難真正創新,而我國大大小小的造傘企業就有1.7萬家,只能卷功能、卷價格,甚至卷品類,比如小黑傘。
但很多網紅傘的高價套路,正在一一被官方揭穿。
比如所謂的價格越高,效果越好。有博主曾對七家不同價位的防曬傘做了測評,結果顯示,各家遮陽傘的紫外線阻擋率都達到了99.8%以上,不同價位防曬傘的降溫效果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還有某網紅品牌宣揚自主開發的涂層技術,也曾被業內人士質疑防曬能力還不如一把普通防曬傘。
人們花幾百幾千元買傘,可能只有幾十塊是買到了真實效果上,更多的錢還是“贊助”了網紅品牌的狂飆。
有“中國傘城”之稱的浙江紹興上虞崧廈鎮,蕉下一家的份額,就抵得上它的五分之一。
蕉下的營銷也是同樣狂飆。2019-2021年,蕉下花費在廣告及營銷上的開支分別為0.37億、1.2億、5.86億,3年漲了10倍多。
但更關鍵的是,不少網紅傘狠抓功能噱頭,反而忽略了一個傘最基礎的價值——實用性。
和很多人想象不同,制傘至今也是重度依賴勞動力的,哪怕到現在,包括天堂傘在內沒有一家制傘企業,是真正實現了全方位的自動化。
每把傘都由100多個零件組成,傘面縫制、傘骨加工、裝配,這些環節仍然嚴重依賴于手工,這就造成,傘的品質,也極度依賴背后公司的綜合生產實力。
一些剛誕生幾年的網紅,由于生產經驗不足,全權委托給外包代工廠,人們買回來發現,時間長了不是粘不住了,就是傘頭脫了。
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細節,天堂傘反而能做到吊打同行,人們發現,原來還是天堂傘最結實。
其實看似穩坐老大地位的天堂傘,也并不能被封神。
畢竟傘的使用場景總是有限,并非所有人的日常必需品,而且在設計和營銷上,跟很多會搞事的同行比,差得不是一拍半拍。
所以老字號天堂傘,現在開始慢慢跟網紅學習。
刀哥在它家線上門店看到,如今市面上流行的網紅概念,膠囊傘、自動傘、九折傘......天堂哪個也都沒錯過,如果說挑什么毛病,那就是少了點獨特性。
天堂傘甚至還想跟野獸派學習,打進高端禮品市場,“禮品傘成為中國目前禮品經濟的補缺,100、200元左右有價值、有意義的禮品非常少!
說白了,顏值也好,技術也好,都很容易被抄走,真正難抄走的,還是品質。
王斌章在立下終身維修的規矩時,也立下生產的規矩,“要保證每把傘不出一點毛病,要選用優質的材料,不能偷工減料。”
實用性是1,顏值、黑科技是后面的0,懂得輕重,才是天堂傘與其他同行最大的區別。
只有專注做好產品,才能經得起時間考驗。
不靠狠活的天堂傘能活,比起封神更該被很多品牌反思。
文章來源于金錯刀,作者:江源
【課程推薦】爆品戰略導師金錯刀帶領大家模擬案例實戰,重點分享如何通過用戶精準畫像,發現用戶一級痛點,發掘產品尖叫點,并運用爆點營銷法則,強化和擴大用戶參與感,打造流量產品引爆用戶口碑,從而打造爆品引爆市場!
【課程鏈接】金錯刀《爆品戰略》總裁營:產品為王,爆品絕殺